白蜡虫生产了蜡可以干什么(水蜡枝条上包裹的白色物质)

水蜡树因其树耐修剪,且叶色浓绿,有光泽,落叶晚,经常作为绿篱材料,但是水蜡上面最常见的虫害就是白蜡蚧,危害严重的时候整条枝条都会被白色的蜡纸覆盖,对水蜡的危害甚是严重。那如何做好防治减少危害呢?下面我们去学习下关于白蜡蚧的具体发生吧。

【1】危害

以成虫、若虫在寄主枝条上刺吸为害,造成树势衰弱,生长缓慢,甚至枝条枯死。白蜡蚧以成虫、若虫固着在寄主枝条上刺吸为害。雌虫常分散单个生活;雄幼虫则密集成群,固着在寄主枝条上生活,其所分泌的白色蜡质覆盖物极丰富,包裹寄主枝条呈棒状,俗称“蜡棒”,轻者影响植物长势,重者造成枝条死亡。

【2】形态识别

卵:长卵形,长0.4mm,宽0.25mm,包被于母体下网状白色蜡丝和蜡粉中。雌卵在母壳口部,雄卵在壳底。

若虫:1龄雌若虫近于长卵形,体长0.6mm,宽0.4mm,红褐色;单眼1 对;触角6 节,第六节生长毛7 根;腹末有蜡丝1 对,约等于体长。2 龄雌若虫阔卵形,体长1mm,宽0.6mm,淡黄褐色;腹末蜡丝白色,长等于体;定杆后,体色变为灰黄绿色,体缘微带紫,体缘渐生长而密的蜡毛。1 龄雄若虫卵形,与1 龄雌若虫大体相似,但体色甚淡,易于雌虫相区别。2 龄雄若虫卵圆形,体长0.75mm,宽0.45mm,淡黄褐色;触角7 节。

蛹:仅雄虫具有,分前蛹及真蛹。前蛹梨形,黄褐色,体长约2mm,宽1.1mm;眼淡红褐色,触角短小;足粗短;翅芽伸达第二腹节。真蛹体长2.4mm,宽1.1mm,长椭圆形;眼点暗紫色,前足及腹部褐色,余均淡黄褐而带灰;触角10节,长达中足基部;翅芽达第五腹节。

成虫:雌虫初成熟时背部隆起,形似半边蚌壳;背面淡红褐色,腹面黄绿色;无翅,触角细小,口器针状;体长1.5mm,宽1.3mm 左右;交尾后体渐膨大,最后成为球形,常因虫体相互拥挤而呈不正圆形。产卵期的雌虫,体径最大可达14mm,一般10mm左右。雄虫,初孵化后与雌虫极相似,但有粗大的足,腹部有硬棘及很多泌蜡孔。体长2mm,翅一对,翅展5mm,呈薄膜质,前翅近于透明,有虹彩闪光,后翅为平衡棒,梭形,端部有钩3 个。腹部灰褐色;倒数第二节两侧有2 根白色蜡丝,长达2mm 以上。触角分成七节,体色与雌性相同。

【3】发生规律

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天,植物返青萌动时,越冬雌成虫开始刺吸危害,虫体急剧增大,并分泌蜜露,蜜露开始先紧附虫体臀裂处,后积成珠状,牵丝、垂滴落地。4~5月产卵,卵产于雌虫腹下的卵囊内,6~7月若虫孵化,7~10天后爬出母介壳,初孵若虫大多数个体爬至叶片上,以口刺入寄生植物组织内刺吸汁液。若虫蜕一次皮后,则离开叶片、爬至1~3年生枝条上,雌虫不再移动固定生活。固定后不久,开始分泌蜡质物,由于雄若虫多群集密度大,分泌大量白色蜡质物,厚厚地覆盖虫体和枝条上,常造成整个枝条呈白色奶油棒状或棉花糖棒状,其分泌的白色蜡质物,药材名“白蜡”。10月上、中旬雄若虫羽化为成虫飞出,与雌成虫交配后死亡,雌成虫半球形,常分散单个生活,雌成虫受精后继续危害,11月越冬进入休眠期。

【4】防治

在害虫发生时期可以使用罢蚧或者齐伐,配合程攻效果更佳。

白蜡虫生产了蜡可以干什么(水蜡枝条上包裹的白色物质)(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