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虞灭虢的典故(假道伐虢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和虢,这两个国家不仅关系不错而且晋国想要攻打虢国必须通过虞国。晋攻打其中任何一个,另一个都会援兵救助的。

假虞灭虢的典故(假道伐虢的历史典故)(1)

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主公可以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璧,送给虞公。等灭了虞国,这两件宝物自然又回到你的手中了。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收了恩惠,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虞虢两国,唇齿相依,如果虢国灭亡,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假虞灭虢的典故(假道伐虢的历史典故)(2)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處公更是惊喜万分。晋军大将以称病为由,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里应外合,一举歼灭虞国。晋国假借虞国攻打虢国,但最后又把虞国给灭了,这种做法就是“假道伐虢”。其原文是“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今天的意思是: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当敌方威胁它屈服时,我方应立即出兵援助,以借机扩展势力。

假虞灭虢的典故(假道伐虢的历史典故)(3)

在现代经商中,“假道伐虢”之计也被商人广泛利用。当自己在遇到经济危机或其他不利于自己的因素时,想出策略和计谋争取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时机或者找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为自己赢得客户的信任,从而扭转局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