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内化于心(身教不如文化熏陶)

言传身教内化于心(身教不如文化熏陶)(1)

2021年10月,全国人大表示:双减拟明确入法,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11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同年同月杜绝地铁、公交站台等所属广告牌、广告位刊发校外培训广告。

同年,10月份国家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法》,到11月份教育部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我的感触就是: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做的也还有很多,下一代人的培养和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社会需求,我们于11月15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韦志中亲子教育公益班》的学习之旅,第一门课程就是《向〈西游记〉取育儿经》!

言传身教内化于心(身教不如文化熏陶)(2)

我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父母也十分重视我的成长教育,含辛茹苦的供我完成学业。

现在我也已经成家立业,膝下也有一个快两岁的女儿,对孩子的教育自然也成了我和家庭的一份责任。

怎样培养和教育孩子?

我的理念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做一个终身学习的父母!

现在用心学习一个月,也许就是赠予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讲过“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这其实也是众多父母育儿观念的现状。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有很多特质都是遗传于父母,效仿于父母,但是孩子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也有其创新的一面;两代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每个人的体验感受也不同,行为决策自然也不同!

言传身教内化于心(身教不如文化熏陶)(3)

我们几乎都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或学习就成为了父母!

爱人和我虽然也都有学习心理学,但是迎接小生命到来的时候,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调整新的生活节奏和心理节奏!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岁左右是小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时期,也是第一个逆反期的开始,与其说是逆反期,倒不如说也是机遇期。因为这些特殊视频,引导的好就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引导的不好,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小豆子现在1周9个月了,她已经渐渐会表现出来一些自我意识的行为了,“我”这个概念也慢慢在她的小脑袋里日趋形成。我们需要引导孩子的是“我很重要,别人也很重要”!

六七岁的时候,小孩子就要上小学了,也会和越来越多的同龄小朋友交往了,形成属于她的社会关系。学会和同龄孩子交朋友,便是父母需要引导和重视的一个方面。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家庭教育更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毕竟,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文化熏陶!

言传身教内化于心(身教不如文化熏陶)(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