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小青龙养殖技术(海曙稻田试养出了澳洲小青龙)

澳洲小青龙养殖技术(海曙稻田试养出了澳洲小青龙)(1)

澳洲小青龙养殖技术(海曙稻田试养出了澳洲小青龙)(2)

海曙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张昊桦 通讯员厉迪桑)近日,在洞桥村东升农场,负责人吴卫峰和农场的农户根据朋友圈内的订单需求,将稻田里捞起的澳洲小青龙打包装盒,记者看到,小青龙全身呈青绿色,腹部背面有紫红色的纹路,比平时常见的小龙虾个头更大。“我们售卖前都请顾客先行品尝,今天一早,又有5家餐馆向我们下单了,大家好评不断!”吴卫峰说道。9月,历经近6个月的养殖期,在海曙区稻田里澳洲小青龙试养成功,目前已陆续起捕,价格每公斤120元到160元之间。

去年年底开始,在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的推广下,海曙区有6家专业合作社开始水稻——澳洲小青龙综合种养技术的试验与示范,每户养殖面积少则50余亩,多则上百亩,全区综合种养面积共约600亩。稻田养殖小青龙,这在全市还是第一次尝试。“今年虽然是养殖澳洲小青龙的第一年,但成绩还不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站长孙健说道,“这种虾相对来说比较难养,但它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高的。”稻田放养小青龙,目的是改变单一的种稻模式,增加稻田的亩收益。到目前为止,在鄞江镇的欢田家庭农场,养殖出来的澳洲小青龙最大重量已有200余克,全区6家合作社养殖的平均重量都在80克以上,9月底还将迎来大批量上市。

鄞江养殖小龙虾的农户不在少数,在这些竞争压力面前,欢田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田海波仍然十分看好澳洲小青龙的前景。“澳洲小青龙相较普通的小龙虾来说,体积更大,出肉率更高,营养较为丰富,口感更鲜美。”田海波说,比起普通小龙虾,澳洲小青龙对水质要求更高,这也是出肉率高于小龙虾的关键。除了出肉率,澳洲小青龙产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绿色无公害,澳洲小青龙作为海曙区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的重要一类产品,与其共生的水稻在入种大田后,不能使用一点农药和化肥,但凡有一点施加都会降低澳洲小青龙的存活率。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农户用菜籽饼、农家肥代替化肥,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手段防治虫害,通过种植香根草、显花植物等来维护农田生态平衡。

今年澳洲小青龙试养成功,让田海波等农户十分开心。在田海波的欢田家庭农场,近百亩的澳洲小青龙经测算,亩产近100公斤,亩收入可以达到1万多元。为了实现这个测算目标,澳洲小青龙作为新产品上市,统一推广、宣传、销售等环节必不可少。在月底,即将开展的农民丰收节之稻田——澳洲小青龙特别活动上,海曙区农业农村局还将通过现场直播带货的形式,推广稻渔共养项目的“稻虾米”产品,让更多的市民知晓该产品,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来源:海曙新闻网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