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

近些年,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展厅、数字藏品不断涌现,云看展、云观影已然成为新趋势,着实为艺术爱好者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也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不过仔细想来,书籍作为一种媒介,其实早已做到了打破时空界限。今天的我们,不仅能够透过书本汲取前人的智慧成果,更能通过纸张了解此时此刻、世界各地学者作家的思想结晶。

正值长假,小北为大家安排了15场“纸上盛宴”,纵横古今、畅游中外,让你足不出户便能穿梭于各类艺术长廊中(书单按照书名首字母排序)。

01 《百年世界动画电影史》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2)

作者:[法]奥利维耶·科特

译者:张健 / 王星辰

从《菲力猫》到《小羊肖恩》,从《龙猫》到《国王与小鸟》,500多幅高清晰度全彩图片,众多电影艺术行业的作者和历史学家的传奇故事,全景描绘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你可以穿越五大洲近百年的创作历史,与各个时代的漫画家和卡通大师相识,漫步岁月长廊,领略伟大电影公司的幕后故事。相信读完此书,你一定会被动画电影的诗意、活力和丰富性所深深吸引。

02 《电影的宿命:擦去符号的印记》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3)

作者:开寅

作者开寅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系,获电影专业电影理论博士学位。曾任《戏剧电影报-环球综艺》编辑、记者、主笔。本书囊括了其十余年来对一些重要的电影文化现象、电影作品和创作实践技巧的思考与评介。

理论研究的背景使作者的论述更注重对于电影思想方式和创作方法的探究,对于电影艺术本身蕴含的本质意义的深入思考。同时本书又以敏感的触觉去体味每一部作品中浸透着的动人情绪和细腻变化,去感受电影记忆带来的宝贵感官体验,形成了兼具学术研究和个人情感思索,将宏观视角和微观体验共融一炉,以创造性的挑战意识颠覆常规认知并进行犀利观点批判的独特文风,从中得以窥见一条延伸至外部世界的的电影思维之路。

03 《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4)

作者:石守谦

本书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通过一个个精彩的个案,对”风格“与”世变“之关系进行了探讨,说明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程中重要转变之原因。

作者一方面从传统的研究成果及材料中汲取精华,另一方面又能不囿于成规,充分挖掘了画家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将其作为改变各阶段画风的重要因素。

04 《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5)

作者:苗子兮

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

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昆仑仙境到人间乐国,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车马喧阗的出行,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每幅画,是一扇小小的窗口,透过它,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生命故事,还有大时代的起承转合。

05 《看电影的艺术(第8版)》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6)

作者:[美] 丹尼斯·W. 皮特里 / [美] 约瑟夫·M·博格斯

译者:郭侃俊 / 张菁

本书为美国热门电影教材,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四百余所高校采用,现推出全彩的第8版,更新了179个电影案例。全书分15章,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电影在操作层面、理论层面和普通欣赏层面的知识、技巧和方法,展现了电影作为艺术、技术和作为产业、作为社会的反射文本的多重角色。

全书附有五百余幅插图,立体形象地展示“视觉设计”“视觉特效”“色彩”等内容;含6个特色“闪回”专题,详细展现电影中剪辑、色彩等专业技术的演进历史;各章结尾处附有自学辅助资料,包括15组自测问题、14组学习影片列表。既适合做大学影片分析课的教材,也可做电影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06 《论绘画:阿尔伯蒂绘画三书》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7)

作者:[意]罗科·西尼斯加利

译者:高远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人文主义学者,他的《论绘画》总结了透视法并系统讲解其应用方法,是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原典。

本版《论绘画:阿尔伯蒂绘画三书》基于对此书数个拉丁语和托斯卡纳语版本的长期研究,以拉丁语终稿为底本,文字更加准确;并配有研究性导论和大量注释,讲解文化背景和专有名词;另附专门绘制的110组插图,将关键知识点视觉化,使普通读者更易理解。

07 《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8)

作者:李溪

今天人们对文人之物总有一种闲雅自然的印象,其实,它们的诞生皆经历过文人长久而艰辛的澡雪。本书选取了文人生活中的十种物,讲述了文人如何在诗文、绘画以及日常之用中,逐渐荡涤掉物身上沾染的权位和时俗之“浊气”,还物以一个清泠澄澈的本真面目。

在这个文人所建立的意义世界中,物的面孔或许是无用的、丑怪的、斑驳的、平淡的,但这正意味着它们脱离了一切名利之心和世俗成见,终以独我的姿态在天地间现身了。文人对物的书写,实际上也是在诉说他们自身。比起任何一种社会关系,这些物的意义都更为坚实、笃定、永恒。因此,他们常说,唯有这些物才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更易的“知己”。

08

《如何读中国画: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精品导览》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9)

作者:[美]何慕文

译者:石静

绘画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仅靠文字不足以充分传达出画作所呈现的意境。《如何读中国画》一书,通过对36幅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典藏的绘画和书法作品的视觉解析,揭示其成为杰作的缘由。

何慕文先生以博雅而通俗的文字,深入探讨每幅作品的丰富意蕴。在他的叙述中,风格、技法、象征、传统、史实和画家的个人背景,都对作品的解读有重要影响。作品选择上,时间跨越千年:从8世纪到17世纪;题材涵盖广泛:从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到宗教绘画和书法作品。作者以大量的彩色局部详图伴以详实的解说,带领读者深入到每幅作品最重要的层面来赏析。

“读”一幅中国画就如同在与历史对话。细细阅读一幅画卷或一本图册,人们共享了一种重复了几百年的私密体验。正是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作品的内涵得以逐渐被揭示出来。

09 《世界电影史(第2版)》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0)

作者:[美]大卫·波德维尔 / [美]克里斯汀·汤普森

译者:范倍

本书为电影历史的塑造提供了一个相当新颖的版本,既有整体的勾勒,也有详实的细节,提纲挈领呈现百余年世界电影脉动的主流,精微处描画重要历史情境的丰富褶皱。

书中内容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1、电影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

2、电影工业的状况对电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电影媒介和电影市场中的国际性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本书荣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10 《沈周诗画中的江南》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1)

作者:王瑀 著 / 吴中博物馆 编

本书是关于明代苏州文人沈周的诗画艺术与交游往事的著作。作为中国美术史上声名显著的艺术家之一,沈周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当其在世之时,便已蜚声吴门乃至两京。事实上,沈周在文学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惜为画名所掩”。他自小便追随当时吴门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陈宽学习诗文创作,更重要的是,他的这些诗文不仅构成了今天我们了解他当年交游的重要材料,亦能使后人感受到他的才情,并有助于更为深刻地理解他的书画作品。

本书选取江南作为主题,以苏州为核心,围绕名胜、风物等具体内容,展开叙述。一方面因为沈周本人长期生活、游历于此,另一方面亦是因为围绕着他,一个明代中前期的文人集团得以显现。这些文人有的入朝为官,有的与沈周一样隐居乡里,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都时常带有江南的痕迹与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以点带面,以沈周诗画中的江南,亦可窥见当时江南地区文人才情雅致的世界。

本书不是传统的美术史专业写作,并不仅仅以讨论具体作品为主,还更为重视人物关系、创作情境以及知识来源的叙述,是一部沈周的交游史与视觉经验史,为理解相关艺术作品,包括书画与诗文的创作,提供新的视角与理解方式。

11 《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2)

作者:[马来]张建德

译者:苏涛

本书为系统论述香港导演王家卫的开先河之作,作者在回顾王家卫职业生涯的同时,又深入分析了其迄今为止的电影创作。此外,作者还将王家卫拍摄的广告、MV等一并纳入讨论范围。本书剖析了王家卫所受到的电影和文学方面的影响(从马丁·斯科塞斯到希区柯克,从曼努埃尔·普伊格到村上春树),并且审视了王家卫如何超越这些影响。

著名电影学者达纳·伯兰认为:“张建德尤其擅长分析加诸王家卫影片的各种不同的美学影响,王家卫通过将这些影响纳入其影片的肌理,从而将其变成自己的。值得称道的是,张建德准确地指出,王家卫影片背后的互文场域所牵涉的并非单一门类的灵感来源:他解释了王家卫所指涉、挪用的其他艺术家和艺术门类的美学实践为何如此重要,以及它们如何建构了王家卫影片的独特面貌和叙事特性。

12 《文艺复兴(第2版)》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3)

作者:[英]彼得·伯克

译者:张宏

文艺复兴在人类文化史上一直保有不朽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杰出之士,从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到但丁和蒙田,无不创作出了惊才绝艳的作品。这一“文化奇迹”究竟如何兴起,又如何走向消亡?

在本书中,文化史名家彼得·伯克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优美的文笔,对文艺复兴做了精彩介绍。他有力地挑战了布克哈特等人的传统观点,即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意大利,是自觉发生的,并且与所谓“黑暗中世纪”截然断裂。相反,他强调了中世纪传统的“延续”,突出了古典形式和价值对意大利及欧洲其他地区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创造性适应过程。

13 《西方美术史》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4)

作者:丁宁

西方艺术以一种强有力的气质影响了整个人类的精神历史,尤其是现代。本书的笔触将西方艺术的精神精细平易地展现开来:体量惊人的古希腊建筑、优雅精绝的古希腊雕塑、辉煌高妙的文艺复兴、雍容典雅的古典主义、百变奇绚的现代艺术……一个个鲜活的艺术世界被渐次打开。

14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5)

作者:[美]卜寿珊

译者:皮佳佳

本书是研究中国文人画的经典之作,还原了文人画的真实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文人画在北宋产生之时,主要指的并非是一种鲜明的绘画风格,而是士大夫阶层对自身创作活动的一种认同和期许,并以此和那些职业画家划清界限。之后,经过南宋、元代、明代,文人画的概念不断变化发展,与院画、画师作品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微妙。苏轼对于士人阶层的推崇,在董其昌的南宗北宗论中得到一种新的回响。

本书以纵横开合、明暗相照的叙述结构展开,切入中国画的生成原境,以广阔而宏大的历史视角、对思想体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细腻分析、饱含思辨力和理论穿透力的笔触,清晰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理论的生发、演变与成熟的发展全貌。

本书一经出版,在海外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美国著名艺术史家谢伯轲、方闻、高居翰都曾引用其观点,成为海外美术史学生了解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必读书。

15 《这就是戏剧(第10版)》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6)

作者:[美] 罗伯特·科恩

译者:费春放 / 梁超群

本书是近40年来西方高等院校广泛使用的戏剧教材,是戏剧从业人员常备的参考书,也是戏剧爱好者们必读的通识经典。罗伯特·科恩凭借其丰富的创作经验、对戏剧的深刻理解和对世界各地戏剧历史和现况的细致考察,写成了这一戏剧经典读本,并持续追踪世界剧坛的新动态,将本书更新至第10版。

本书生动地展示了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戏剧的基础元素和形式,为我们搭建了解戏剧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以全球视野系统梳理了戏剧的起源、发展与流变,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性剧种,总结了现代戏剧的主要流派和当前戏剧的前沿趋势;第三部分则分别介绍演员、导演、剧作家、评论家、舞美设计与技术人员等各个戏剧分工的职责和技艺。同时,书中还穿插着经典剧本的解读、热门戏剧的制作分析和对大牌从业者的采访介绍,力图用这些实例揭开戏剧的神秘面纱,呈现行业内部的真实运作。另外,全书提供的300余张珍贵的彩色图片还原了那些激动人心的演出实况,让读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剧场氛围。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7)

谈谈今天的书单中,你对哪本书最感兴趣?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赠书

-End-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8)

叶嘉莹讲诗词 | 苏东坡最好的词其实是这首……

未名书香9月书单,国庆期间一起神游古今中外

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出炉,来看看有你读过的那本书吗?

宅家我都看什么书(宅家看展看电影)(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