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有几种流派(越剧里面流派那么多)

越剧有几种流派(越剧里面流派那么多)(1)

公认的越剧流派有十三个。

有袁雪芬派、范瑞娟派、尹桂芳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陆锦花派、毕春芳派、张云霞派、吕瑞英派、金采风派、张桂凤派。

流派是一个剧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流派的繁盛是剧种成熟和兴旺的标记。

越剧的流派唱腔的涌现,是在越剧女腔不断产生新调腔,内涵得到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和良好的艺术竞争氛围中形成的。

流派的形成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丰厚的积累,包括对名师的承传、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吸收和长期的艺术实践;

二是独创的风格,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爱好、经常演出的剧目和角色,对传统的规范有所突破,创造出一种不同的、独特的风格;

三是广为流传、流行,需要观众的认同,需要一批追随者的学习、仿效。

说说越剧最著名的尹派和范派。

越剧流派艺术——尹派

由尹桂芳创立。她的表演朴实而不呆板,聪颖但不轻佻,潇洒而不漂浮,吐字清晰而别有风味。尹派的特点是委婉缠绵,洒脱深沉,纯朴隽永,清新舒展,是一种典型的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风格。流派传人:尹小芳、茅威涛、赵志刚、王君安、萧雅、齐春雷、王清,张琳等。

越剧流派艺术——范派

由范瑞娟创立。范瑞娟戏路较宽,她的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她是“弦下腔”的创始人之一。范派唱腔音域宽,旋律起伏大,长句多,擅长运用抒情性较强的[慢板]揭示各种人物的情感,曲调显得华彩而有气派;起腔小腔和甩腔更具特色,往往通过对唱句尾音的装饰加花,或把伴奏的过门作为唱腔延伸的手法,使唱腔更深情缠绵。流派传人:吴凤花、章瑞虹、孟科娟、方雪雯、徐铭、陈琦、江瑶、邵文娟、史济华、韩婷婷、陈雪萍、丁赛君,王柔桑。

我的观点是越剧流派众多,初期客观推动了越剧的流行和发展。但是后期反而阻碍了越剧的发展,参见北洋军阀对民国发展的影响,毕竟各自为政会分散竞争力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