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出自哪里(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一言我喜欢了一整年,也欢喜了一整年。

初闻此言,不觉有感,唯独喜欢。遂,提笔记下,载入心间。直至近来,又闻此言,才恍如梦醒般顿悟——哦……又是一年。随着一声漫不经心的叹息,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往,也都成了所谓的序章。

在我近来看过的一篇短文里,就有人说,“没有遗憾的年,不算是成长。”一时间我倍感欣慰,同时也更觉此言甚是!有时,我也觉得人生更像是一幅大的拼图,拼图的组成便是我们一年又一年积攒下的遗憾或旧忆,随着遗憾、旧忆的增多,拼图的结构也就越发完整,人生可言可写的事物也就越发得多,对于人世间的理解和感悟也就越发的趋于理性和正确!常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似乎说的也是这么一个理儿。

曾几何时,我自诩没有遗憾。现在看来,这或许才是我最大的遗憾。没有遗憾的人生是空白的,是残缺的,是不健全的。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努力争做一个最纯粹的人;没有学会喝酒,没有学会抽烟,更没有学会如何让自己成为时代的骄子,世间的宠儿,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情场。有人说,这是一种病,得看;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心里的孤单,需要陪伴;还有人说,这是一种卑微的自趣,无需理会。

十年前,我喜以慈悲为怀,与曹操对立,坚守“宁人负我,毋我负人”的准则。如今看来,我的确做到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佛学境界,我曾历经过的那些伤痛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我终究不是佛。有时我还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游离在人世间的魂;时而跨入人间,观览一下人间的烟火;时而转向自我,思索一下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魂。曾有人问,人生最黄金的十年你就这样冷冷地走完了,不觉得遗憾吗?遗憾!的确遗憾。但人总归是要有点遗憾的,一个人存于世,如果不留点遗憾那可真就太遗憾了。

有时我还觉得,做人不能太“昙花”了。虽然我曾信奉昙花,喜欢它那不与万花争芳斗妍的品格,喜欢它那固守在午夜时分不扰万物休憩时的悄然绽放,但我现在更觉得我需要的不再是凌晨一两点钟的孤独绽放,孤芳自赏,而是需要积极地融入,融入我曾与之格格不入的世间和世界,努力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有时,人的成长或许就在这破与立的须臾之间。如,我曾努力消弭遗憾于耳畔,最终却落得个满是遗憾。再如,我曾信仰过的昙花,现如今我却要说做人也不能太“昙花”了。这样的破与立着实有些耐人寻味,但这样的反叛恰恰是在证明我的成长,无在乎是对还是错。

回顾我开始喜欢读书学习的那两年,就有人质疑我说,“如果上学时你就有现在这么努力,你现在也不至于如此。”一时间我竟拿不出任何反驳之词来,只能是痴痴地傻笑,认为那人说得对极了!但事实却是,我正在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驱散我谈之色变的迷茫。但我却不能明说,因为没人会信!

迷茫像极了影子,它只会悄然而现,尤其是当你处于人生最低谷时,会让原本痛苦万分的你变得更加不知所措。那是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你似乎都能察觉到死亡就在某个你看不见的地方死死地凝视着你,犹如是一头饥饿凶残的猛兽在等待着猎物缓缓上钩。

迷茫确实会使人变得更加悲观,但有时也会催人奋进!木心就曾言,悲观是种远见。可见,迷茫有时也不坏。我们的古人也曾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远虑的开端必然是迷茫的初现,远虑的最后必然会是迷茫的再见,或是再也不见。我曾有过的迷茫似乎都在说明一个事实,只要自己足够强大,迷茫也会变得不迷茫,转而成为人生的航向。而我驱散迷茫的唯一途径就是看书、学习,再学习!直至近日,我在一个论坛里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说,为什么现在的我要比之前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我比以前的我更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会更加努力地去争取,去获得。看过这篇文章后,我瞬时豁然开朗,有种拨云见日之感,原本已渐进灰暗的人生顿时也有了些许的光芒,与之不谋而合的还有一本去年年初看过的一本书,《三十岁,一切刚刚开始》。——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出自哪里(凡是过往皆为序章)(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