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

查秉钧(1876—1941),字衡仲。安徽泾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二甲七十六名进士,散馆改任知县。历任贵州侯补道,贵州学政,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及第一届眷议会议长,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晚年寓居芜湖。1941年,在重庆遇难。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1)

横为匾,竖为额。二甲祠有一块写着“钦点翰林”的额,这位被光绪帝钦点翰林叫做查秉钧。

生平

清光绪二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光绪乙丑年中举,戊戌年进士及第,殿试二甲考一等,被光绪帝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帝想留他为变法出力,然被慈禧不容,放至贵州任职。眼看国家民族被列强蚕食,查秉钧又上《集民团疏》一文,主张团民为兵,济兵力之穷。查秉钧为官清廉,辛亥革命后返乡时甚至无以为生。清王朝被推翻后,查秉钧曾怏怏曲从民国国会议员,但仍报国无门。他只好回到家乡励志书法,草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可与包世臣草书媲美,为世所珍。1931年大水为患,青弋江一带灾情严重,他夜以继日写字义卖,得款悉捐灾民。抗日战争爆发,他又去芜湖长街设摊卖字,得款购得军机捐献抗日,后在重庆遇日寇飞机轰炸遇难。

子孙后世

查秉钧之子查谦(1896-1975),当代知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无党派知名人士。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2)

查秉钧之孙查全性生于一九二五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化学家。一九八零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对电极过程动力学、光电化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

一九七七年八月,查教授到北京参加邓小平召开的有吴文俊、周培源、王大珩、苏步青等著名科学家参加的科教座谈会。查教授激动地站起来发言,请求改变当时的大学招生办法。就这样,中央下定了决心,并于一九七七年正式恢复了高考制度。如今当年参加高考的学子,许多已成为社会的精英和栋梁。中央电视台在《东方之子》栏目曾将查全性作为“东方之子”采访节目作了专题播出,回首往事,查院士平静地说:“我只是说了几句真话。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3)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4)

查秉钧的书法: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5)

查秉钧的故乡:安徽省泾县查济古镇景观图片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6)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7)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8)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9)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10)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11)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12)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13)

明清金榜题名(金榜题名276)(14)

作者说明:会陆续发表介绍中国历代〈金榜题名〉人物的图文,有喜欢的读者,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上输入「林东加」三个字,即可查阅发表过的文章和图片,也请关注、点赞和转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