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宠王妃之结缘36集剧(失宠王妃之结缘点击量破2亿)

2018年网络剧市场火热依旧,大剧、热剧不断涌现,“超级网剧”效应明显。比如由“北京卓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宣传发行的网剧《失宠王妃之结缘》,自爱奇艺上线以来获得数据和口碑双丰收,网络点击破2亿,并且还在不断破表,关注度持续加温。与此同时,剧作票房高质量低、盗版、同质化等问题也困扰着网络剧的发展。

失宠王妃之结缘36集剧(失宠王妃之结缘点击量破2亿)(1)

国产网剧逆袭大幕正式揭开

2017年,网络剧完全进入“超级元年”,不仅大范围、全方位地超越传统电视剧的点击量,也酝酿着一场新的变革。

点击破2亿。《失宠王妃之结缘》播出之后收获好评无数,不少粉丝表示“完全不够看”,强烈要求片方发放福利。剧中几位主演的表演也备受夸赞,李晟、高云翔、黄宥明、黎一萱、寇振海、王琳取得市场口碑双丰收。同时,在剧情上许多网友表示越看越虐心,剧情有点虐,大结局还不错!还有网友直言“五分钟就确定追定了”,这部剧也是小编近几年唯一一部一集不落看的剧。

粉丝效应堆高网剧人气

网络剧热潮最先由欧美掀起。2013年,口碑与点击量双赢的美国网络自制剧《纸牌屋》成为行业标杆,国内剧组竞相效仿,制作方式和传播模式不断升级。网络剧来势汹汹,其中不少既没有大牌撑场也没有精良制作,可是观众愿意买账。其魅力究竟源于何处?

失宠王妃之结缘36集剧(失宠王妃之结缘点击量破2亿)(2)

其一,政策方面的推动以及视频网站的大力扶植。相比电影及电视平台,网络剧的审核标准相对宽松。今年《关于进一步落实网上境外影视剧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的下达,进一步压缩视频网站的可用境外资源,此形势下,衍生的可比性更高,收入更加丰也更好把控的网络自制剧无疑成为视频网站突围的重要方向。

其二,网络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带给网络剧极高的灵活度与自由度。不仅在内容选材、制作手法、盈利模式、推广方式和艺术形态等方面更加新潮,吸引大量实力创作者、艺人和企业进入,现象级IP不断涌现,而且通过改编反向输出电影院与电视台,联合网游、动漫、电商等推出衍生产品,造就了《失宠王妃之结缘》、《济公降魔》等成功范例。

其三,网络剧剧情的多元化填补了受众需求空白。网络剧一改婆媳戏份、宫斗戏等传统套路,内容与风格紧跟时尚,迎合当下年轻人的情感诉求,粉丝效应凸显。年轻人是互联网最大的网民群体,不少国内影视制作公司跳出原有制作模式框架,开辟“全民制片人”模式,网友可通过多渠道参与剧集的“播、拍和剪”等环节,互动性的提升进一步拉高人气。

失宠王妃之结缘36集剧(失宠王妃之结缘点击量破2亿)(3)

“IP热”背后呼唤内容回归

目前,网络剧市场仍然处于培育期,粗放的生长状态导致了数量多佳作少的尬尴局面。三大行业短板困扰着网络剧的发展:

1、拍摄成本巨大,资金筹集成难题。独立制作必然意味着高额的制作成本和人力成本。

2、部分网剧粗制滥造,破坏产业生态。由于入行门槛较低,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成熟的评价标准,市场整体呈现良莠不齐的发展状态,不少剧作为了提高点击率,加入过多暴力或色情等元素,低俗、盗版和同质化等问题也不断凸显。

3、投拍网剧风险大,盈利模式待解。网剧由于资金瓶颈,多启用新人和新团队,导致网剧质量难以保证。内容变现也是一大难题,若网剧未能及时受到广告金主与天使投资人垂青,前期投入与后期收益将难以保证。

失宠王妃之结缘36集剧(失宠王妃之结缘点击量破2亿)(4)

如何既保证网络剧的口碑票房双丰收,又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首先,坚定“内容为王”理念,着力培养优质IP。对观众的争取取决于品质,作为内容生产方,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就是走精品化路线,多生产好剧。

其次,多元布局提升IP价值,实现内容传播最大化。《失宠王妃之结缘》的成功表明,IP塑造与运营同样重要。卓匠文化传媒作为网剧发行方,该剧坚持在爱奇艺平台发行、多渠道覆盖宣传,线上线下联纵,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交叉推广合作,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曝光量、提升影响力。

最后,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实现协同发展。作为视频网站,应在传播模式上作进一步探索,并努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上游可向电视台出售自制剧的版权;中端可以发行音像制品进入市场;下游则应加大自制剧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力度。

失宠王妃之结缘36集剧(失宠王妃之结缘点击量破2亿)(5)

网剧的拍摄已然成为趋势,但“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在大胆尝试的同时,也要发现不足并不断修正。只有以优质IP资源为依靠,具备有计划性的观众群体、有指向性的宣传方向和全方位立体的营销模式,才是网络剧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