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灾情的(46名群众成功避险)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蒋茜

突降暴雨,水位上涨,山体异动......村辅警兼综治专干张志忠凭借在应急演练中积累的防灾知识和个人经验,敏锐地察觉到了泥石流来临的信号,他第一时间上报险情,并按照应急预案避灾路线,组织46名群众在14分钟内安全撤离。就在人员撤离后不久,泥石流倾泻而下,4户村民的房屋受损。由于处置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这则险情,于5月3日下午发生在保靖县比耳镇双福村。5月7日,省应急管理厅地灾救援处和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中心有关专家抵达受灾现场,对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履行综合值守和指导协调职责、村级组织做好监测预警和紧急转移“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工作表示肯定,认为在全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泥石流灾情的(46名群众成功避险)(1)

(5月7日,保靖县比耳镇双福村,灾害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

预警信息精准发布,提前进入“战时状态”

保靖县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全县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145处,潜在威胁人口6205人。

“去年,保靖因发生‘6·10’群发性地质灾害,在全省地震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作了检讨发言。”保靖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龙承分说,该县痛定思痛、知耻后勇,狠抓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今年入汛以来,该县未雨绸缪,将人力、物力集中部署在各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实时强降雨天气分析研判,做好雨前灾前半小时、1小时的短临预警,并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电视等平台靶向发布,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无死角、到人头。为加强切坡建房风险管控,该县还建立了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监测员包点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体系,采用“宁可防空、不可空防”保险做法,将切坡建房风险同等地质灾害隐患对待,将防控责任压实到驻村干部和村组,一旦有强降雨立即组织撤离。

泥石流灾情的(46名群众成功避险)(2)

(双福村泥石流灾害堆积物及损坏房屋。)

5月2日9时,保靖县人民政府在接到县应急指挥中心呈报的防汛和地质灾害预警后,便迅速召开防汛会议,提出了本次强降雨应对措施,要求县、乡、村三级加强巡查、监测预警与转移避险等工作。

作为村级防汛负责人,双福村党支部书记向阳升很快就收到了镇政府发来的预警短信,他立马通过微信群、“村村响”提醒村民注意安全,并组织村干部巡查地灾隐患点,密切关注雨情和水情,提前进入“战时状态”。

当天晚上,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期而至。次日凌晨5时许,雨势变大,向阳升预判灾害风险较大,立即组织村干部和村应急救援队全员到位,分赴6个村民小组巡查值守,随时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干部知道怎么救,群众知道怎么跑

双福村一组(山脚组)的巡查值守工作,由村辅警兼综治专干张志忠一行3人负责。5月3日13时15分,他们正分头巡查,接连不断的暴雨让其对地灾隐患格外重视。

“我刚好巡逻到小河边,雨越下越大,河水变得很急,水位涨到了一人多高。”张志忠说,河流上游漂来很多木板,顺着看过去,原来是村民向权侯家的柴房被大水冲垮了,好几个村民站在河边围观。而此地距离一处地灾隐患点只有不到100米,他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河边危险,赶紧离开!”张志忠赶紧大声喊,让围观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并跑向地灾隐患点通知群众转移。住在地灾隐患点附近的2名八旬老人向金林、彭五翠行动不便,张志忠就来回两趟,将老人先行转移到地势较高且地质条件稳定的安全区域。

泥石流灾情的(46名群众成功避险)(3)

(双福村泥石流物源区滑坡。)

13时19分,张志忠准备返回地灾隐患点检查是否有滞留群众时,发现隐患点对面的山体(非地灾点区域)冒出一缕“黑烟”,泥土碎石出现松动下滑现象。他意识到情况不妙,便第一时间绕过河沟,带着住在山体附近的五保户向权军以及田维高、向魁平夫妇离开。

“山脚组,所有人往山包包上跑!快点,垮了!田老三屋后头全部垮下来了,往山包包上跑!”险情不断加大,时间紧迫,张志忠一边跑一边开启手机录制视频,在村微信群发布险情,提醒群众避险,并组织号召村应急救援队赶来支援。

泥石流灾情的(46名群众成功避险)(4)

(双福村泥石流灾害受损房屋。)

13时29分,在人员撤离后不久,泥石流倾泻而下,4户村民的房屋受损,堆积物深度最深达到2米。

“地灾来了往上寨跑,洪灾来了往两边跑。山包包是土话,是专家帮我们选的安全岛。”村民张合秀说,那天中午她正在家里午休,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来临。多亏了及时撤离,要是再迟走几分钟,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当时真的很着急,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张志忠告诉记者,这次群众转移时间短、效率高,很大程度上要感谢镇政府4月22日举办的那次应急演练。作为村应急救援队的一员,他参与了人员搜寻、群众转移、灾后安置等演练全过程,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大大提升。泥石流发生时,他去救的都是行动不便或听力不好的老人,其他群众则是在得知消息后,自行按照避险路线及时转移。

泥石流灾情的(46名群众成功避险)(5)

(紧急转移指示牌。)

紧急转移完成后,村组干部第一时间向乡镇报告信息,镇党委书记胡明、镇长周新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工作,将地质灾害房屋受损群众通过就近投靠亲友的方式进行了妥善安置,区域内所有老人和小孩转移至安全区域居住,村支两委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监测区域内地质条件变化情况,所有被洪水浸泡的房屋和饮用水源均进行了消毒杀菌处理。

据悉,“以村为主”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保靖县已成常态,并在各乡镇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铺开。此外,该县还以乡镇应急能力建设为契机,整合乡村干部、党员骨干、志愿者等力量,建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目前,县级层面已组建一支204人的应急抢险队伍,12个乡镇均组建了30人以上的应急抢险队伍,所有行政村均组建了10人以上的应急抢险队伍。

今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应急演练37次,有效提升了应急队伍实战水平和群众应急自救能力。全县共采购价值300万元的应急救援物资,下拨给各乡镇中央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068.5万元、地质灾害救助资金220万元,为各乡镇投入不低于15万元的应急救援物资并配备了1台消防车,真正做到了应急救援预案、队伍、演练、装备、物资到位,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5月7日,在全省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上,省防指秘书长、省防办主任李大剑将此次保靖县成功处置突发泥石流灾害总结为“六个到位”,即动员部署到位、包保责任到位、应急准备到位、隐患排查到位、预警预报到位、处突措施到位,“保靖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责编:蒋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