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说世界首屈一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在我们的文化殿堂里是不是也可以有一张我们的《蒙娜丽莎》,让全世界的人慕名而至,在画作前惊叹唏嘘、沉吟徘徊?当我们对《蒙娜丽莎》这样的作品心怀敬畏时,是不是也应该回头重新审视一下中国人自己的艺术风范?

《蒙娜丽莎》在艺术史中的殿堂级地位是由其意义决定的-一自文艺复兴开始,有血有肉的、微笑的人类回来了。但是,《蒙娜丽莎》不能代表当时男性对女性的看法,我们到现在也不能真正解读这张肖像的真实意味。在西方艺术形象中,能够代表男性对女性看法的,是维纳斯。而如果将武陵春与维纳斯比较,我们也能发现其中微妙的差别。

历史上,当国门骤开时我们曾惊艳于西方的艺术。作为美的化身充满质感、性欲的女性画像将我们的传统观念冲击得一塌糊涂。今天,如果谁怀疑这样的女性画像有色情意味,还会有人用“你不懂艺术的大帽子打击你。实际上,当人性解放之门被打开,西方很多描写女性的画作都已很难将情色与艺术、情色与感情分开,古典的维纳斯像以及这一题材的后续演进也是如此。中国是不是也有一幅这样的名画,如此惊艳又在背后蕴含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典故?

《河东君初访半野堂》便是这样一幅画。它是女主人的唯一期冀,那里面写着她给所爱之人的话,是关于情感的生死所托这样的中国画足够让我们震撼。

秦淮八艳

南京流淌着一条特殊的河,这就是声名赫赫的秦淮河。

秦淮河又被称为“十里秦淮",如果从公元二百多年的“六朝金粉算到20世纪初叶的民国,差不多“善薇色”(朱自清语)地流消了一千七百年。朱自清与俞平伯相约沉醉在这条河上,各自写下了一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实际上,朱自清其时的秦淮河早已面目全非。

秦淮河最繁盛的时期在明末,最著名的标志就是“秦淮八艳”。柳如是、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这些名字对于公众,不说如雷贯耳,大致也是有所耳闻。

“秦淮八艳”之所以有名,且被后世反复咀嚼,实在是因为其中包含的内容太过丰富。它是秦淮河在最辉煌时的谢幕,是被历史大变局强行撕裂的一道伤口。就像炮火轰开了一所大宅子,让路人从硝烟中窥见了从未见过的华丽与悲伤。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王国维曾题诗“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他看来,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包括柳如是的丈夫、时任南明礼部尚书钱谦益在内的那些在屈膝变节的士大夫们,在气节和操守方面是远远不如柳如是这个“下贱”妓女的。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1)

2016年、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代余集、程庭鹭绘《河东君小像册》以80.5万元成交,这一成交价差不多是估价的两倍。画中所绘河东君,有一个更为公众熟悉的名字:柳如是。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2)

这类带有“秦淮八艳”历史遗留痕迹的作品,如果大致可信,一旦现身拍场就会触发藏家的情思。2008年,这件作品曾在中国香港苏富比上拍,苏富比给这件拍品起的名字叫《柳如是小影》,比嘉德直白多了。

这件拍品画的是什么内容呢?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3)

册页中的第一幅图画注明为《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图中柳如是一副男性儒生打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由此我们不能不涉及柳如是最著名、最让无数中国文人魂牵梦萦的典故,同时也是清代文人始终放不下的绘画题材:河东君初访半野堂。

明朝美女怎样倒追男友?柳如是着男装征服钱谦益

流行的说法是这样的一柳如是女扮男装,以一副儒生的打扮来到半野堂外。此前的柳如是并不叫柳如是,而叫“杨爱”。她将名片递给守门人,请求拜见钱谦益。名片上写着她的化名:柳是--她将真名的“杨”化为“柳",将“爱”化为“是",随名片还附上了她写的诗。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4)

钱谦益

钱谦益起初不以为意,以为又是什么闲杂人等来攀附,让守门人告知来者:我家钱老爷已经出门了,不在府上。虽然未见到来人,但柳如是的诗作还是递了上去。钱谦益在不经意间拿起柳如是随名片递过来的诗作,览毕大吃一惊。这一方面说明柳如是诗写得确实不错,另一方面,钱谦益从其中也读到了些许艳丽的内容,绝非一般秀小子写得出来的。于是,钱谦益找到守门人打听来者状貌,守门人告知乃是一英俊儒生。钱谦益闻言急忙坐上轿子赶往码头,在小船上,他见到了一位绝世美女在等着他,于是将美女一柳如是接到了半野堂,成就一段佳话。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5)

上述说法流传甚广,然而这个说法中八卦的成分被陈演格先生证伪了。

陈寅恪先生指出,在拜访钱谦益之前,柳如是就已经叫柳如是了。柳如是自称“我闻居士”,号“如是”,这来自佛经“如是我闻”。

陈寅恪先生认为,顾苓为钱谦益的学生,他对河东君初访半野堂这一段的描述应该更接近事实。

按照顾苓的《河东君传》记叙,柳如是曾为某孝廉妾,但个性过于强烈,完全不同于传统闺阁中的侍妾,孝廉难以接纳。但孝廉很开明:世界这么大,你想去看看,你就走吧。被孝廉放走,柳如是如同龙入大海,游于吴越之间,写了不少诗词,一时倾倒众生,江湖为之侧目。

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段落,江湖中突然出现了一位天分极高的少年奇才而且还是位美女。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6)

有人把柳如是的事迹讲给钱谦益,钱谦益不由心生艳羡:这种才华横溢的奇女子,我居然未曾见过。钱谦益没有料到,不等他踏雪寻梅他心中艳羡的奇女子竟不请自到,登门拜访。其时,钱谦益为文坛领袖而柳如是所要寻找的正是最高水平、最不同于世俗男人的:名士。

顾苓书写的柳如是是这样的:“为人短小,结束俏利,性机警,饶胆略。”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7)

实在没有合适的,用刘玉璞替代一下,意思到了就行

在见钱谦益的时候则是:

“幅巾弓鞣,著男子服。口便给,神情洒落,有林下风。”

男扮女装的女高士洒脱利落,口才极好。她的出现,令钱谦益大喜。柳如是以粉丝的姿态,写诗就教于钱谦益,这让钱老先生颇为受用。为了征服这位迷妹,钱老先生穷尽毕生所学与柳如是和诗应答。

好在钱老这方面绝非浪得虚名,得到了柳如是的认可。二人“定情之夕,在辛已六月初七日。君年二十四矣。宗伯赋《前七夕诗》,要诸同人和之”。为了迎接这位二十四岁的新人,钱谦益还在自己半野堂后面筑绛云楼。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8)

绛云楼

绛云楼什么样呢?

顾苓说一

房龙窈窕,绮疏青琐。旁龛金石文字,宋刻书数万卷。列三代秦汉尊鼻环璧之属,晋唐宋元以来法书名画,官哥定州宣成之瓷,端溪灵璧大理之石,宣德之铜,果园厂之鬓器,充物其中。

这么说吧,如果这座楼原封不动地保留至今,当今全球恐怕没有位私人藏家能望其项背:带铭文的青铜器与碑刻实物,万卷宋刻书,上古直至秦汉的青铜器、玉器,晋唐宋元的名家书画,宋代五大名窑以及宣德、成化瓷器,宣德铜炉,明代果园厂御制漆器……这在当时叫顶级收藏,放在当下就是全球一流的博物馆。

在钱谦益搭建的这座“博物馆”中,柳如是所做的也完全是传统文人所做的事情,就像当年李清照与赵明诚研究中国古文化一样。

君于是乎俭梳靓妆,湘帘棐几,煮沉水,斗旗枪,写青山,临墨妙,考异订讹,间以调谑,略如李易安在赵德卿家故事。

这段话有必要细读。

柳如是在绛云楼中洗去铅华,淡妆出场,挂起湘妃竹的帘子,摆好辈几-一辈几,常解释为榧木制成的几案。史载,王義之曾见辈几光滑可爱,忍不住上去书写。由此,辈几变成了高雅文化的代名词。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9)

棐几

还有另一种解释,即所谓棐几之“棐”,乃是辅助之意。在王義之那个年代,人们还是席地而坐,家具都是基于此设计制作的矮足家具,棐几就是人们坐在地上时,用来搭扶及其他辅助的几案。

我们不能排除柳如是有一件名贵的棐几收藏,但更大的可能是,此辈几在于表明柳氏追慕先贤,支起了最为讲究的书案。套用修辞手法,叫"借代"。

柳如是如此讲究,是要做什么呢?

煮沉水一以沉香煮水,可以饮用

斗旗枪一茶叶,由一叶、一杆组成,形如旗帜,故品茶乃至斗茶就叫斗旗枪

写青山一一画山水画:

临墨妙--写书法:

考异订讹——读书考据

间以调谑一有时间就调调情、开开玩笑。

神仙的日子怕也不过如此,可是,他们和李清照、赵明诚一样,遭遇的是历史上最为残酷的一幕:国破。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10)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大明先朝遗民陷入了一种极度矛盾的生存境遇中。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以身殉国,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他们的旧朝名士风范。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钱谦益以为不可,柳如是却坚持投河,虽被救起,但此次纠葛,令钱谦益一代名士的名声扫地,而柳如是则声誉鹊起。1644年,钱谦益去世,柳如是随后悬梁自尽。

从嘉德拍卖的清代余集、程庭鹭绘《河东君小像册》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这段历史脉络。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11)

该册第一开《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的原作者正是钱谦益的门生顾苓。他画这幅小像的初衷,也是希望将柳如是这种刚烈的气节传诸后人,即画中题款所说,“劝虞山以死节,不能从,欲自赴水死,何侠可烈也。苓特为作传,绘图以垂不朽”。清代画家余集在看过顾苓真迹之后久久不能释怀,于是摹了这张画,也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

秦淮八艳柳如是拿琵琶扭来扭去(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12)

余集有“余美人”之称,绘像功夫自然了得,名声也大。据说正是因为他画了柳如是这张画,最终没能考取状元。结合题款,可知另外两幅圆光像则为程庭鹭分别摹于“吴门寓馆”与“碧城山馆”。可以想见,其时文人对柳如是的推崇以及不断绘画歌咏。

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柳如是的才华是原因之一。秦淮八艳皆有才情,但更重要的是,柳如是身上有着令文人最心神往之的气质,那就是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做出他们心目中只有绝世英雄才能做出的事情。圣人之事, “秦淮八艳”做到了,这在传统文人心中是种怎样的感觉呢?

当然,这些文人还有一个没有说出的共同的秘密,那就是,“秦淮八艳”洞穿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