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929年美国大萧条)

(回顾1929年美国大萧条)(1)

1929年,美国发生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大萧条。这场大萧条从美国出发,最终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并间接导致了纳粹法西斯的上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今百年时间过去了,站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来看,百年前的美国大萧条,对于今天的人们绝对具有启发意义。

如果说百年前的经济大萧条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的话;那么今天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站在几十年后去看,恐怕也会引发后世的巨变。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

(回顾1929年美国大萧条)(2)

01大萧条:从股市大崩盘开始

1932年8月,一位《星期六晚邮报》的记者询问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此前是否出现过像“大萧条”这样的时期?

在那个年代,西方世界普遍信奉经济自由主义,这位英国经济学家则主张由政府主动干预经济,以赤字度过经济危机,在20年代,凯恩斯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经济学家。

大萧条后,他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他这样回答道:有,持续了400年的黑暗时代。

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后,经济危机紧随其后,数百万、千万的美国人失去了工作,被房东赶出了家园,大量的拾荒者在街上乞讨,在街头露宿,那个时候,劳工组织还未积蓄足够强大的力量。

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还未踏出过白宫一步,他与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信奉自由经济主义,认为这场经济危机,应该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解决,而不应该过度干预。

(回顾1929年美国大萧条)(3)

根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计算,在1929年,一个家庭年收入要达到2000美元才能满足最低的生活需求,而在当年有超过60%的美国家庭在这一水平线下挣扎。

一战后,随着工业革命生产力的提高,工人们的收入并没有提高多少。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购买力完全赶不上商品的产量增长。

在当时,美国有5000多家银行倒闭,86000家企业暂停营业;国民生产总值从1040亿美元下降至410亿美元。1932年,有273000个家庭被赶出出租屋,有工作的人平均周薪仅有16.21美元。

其中美国农业受损最为严重。1蒲式耳(36升)小麦的价格不到25美分,1蒲式耳玉米7美分,1蒲式耳燕麦10美分。当时的美国农民,拉着一马车的燕麦,都买不到一双4美元的劣质鞋。

通货紧缩席卷了全美,最后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大量的商品生产出来,无人消费。在蒙大拿州,一个农场主通过借贷买了子弹,花了两小时宰杀一群牲畜,却只把它们丢在峡谷里任其腐烂。

原因很简单:喂养牲畜花费的钱是赚不回来的,与其卖掉,不如扔掉。

除此之外,大量的农场主把牛奶倾倒,只因价格低廉,连回本都是一个奢望。

(回顾1929年美国大萧条)(4)

数百万的人加入了乞讨队伍,他们从蒙大拿州出发,浩浩荡荡奔赴纽约,而纽约州自己也有数百万失业人口。

在奉行自由经济主义下,经济越是萧条,就逼得雇主越是消减工资,以缩减人力成本。雇主越是消减工资,工人们就越是没有消费能力。

在今天,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没有人会认为政府在经济危机下出手干预市场是不合理的行为。但是在百余年前,出手干预市场,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芝加哥的一项调查显示,百货公司职员的周薪只有5美元。大部分女性工作者的时薪不到25美分,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还不到10美分。

百年前,童工和劳动法还未出台。在布鲁克林的血汗工厂里,15岁童工的周薪只有2.78美元。

在今天被我们所认为“天经地义”的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都是在大萧条那个年代里,工人们用生命和血汗而抗争来的。

(回顾1929年美国大萧条)(5)

02工会和财阀

毫无疑问,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他赢得了美国人的爱戴,也“恰逢其时”。

罗斯福两手好牌帮助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其一是“百日新政”,其二是炉边夜谈。

首先是百日新政,罗斯福废除了金本位制,当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那么美元便可以大肆印发,通过增加货币量,从而拉动经济,带动投资和就业,这是百日新政的第一步。

第二步,罗斯福深谙美国大萧条的本源,那就是通货紧缩,穷人没有消费能力,企业主源源不断地生产商品,却始终解决不了谁来买的问题。罗斯福设立了最低工时,推动了社会保险,增加工人福利等等。

然而这一步,走的却是极为艰难。这是工会和财阀的博弈,罗斯福作为总统,他只能审时度势。

《光荣与梦想》中这样写道:1934年,总共爆发了1856起罢工,大部分是为了争取资方承认工会的合法性。那是段悲惨的岁月,资方的恐怖手段染红了劳工史,血迹斑斑。在弗里克矿区,造成2死35伤;在托莱多电动车灯公司,国民警卫队枪杀了27名工人;在旧金山,15名纺织工人被杀害。

(回顾1929年美国大萧条)(6)

罢工犹如星星之火,逐渐在全美散开;工会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随时罢工争取权益;财阀们不惜大肆出钱聘请保卫队,个个装备精良,却也不愿意加薪和八小时工作制。

罗斯福在7月5日签署了《瓦格纳法》,以保障工人权益和工资制度。但财阀们还在负隅顽抗,1935年,又有32名罢工者和支持罢工的人被杀害。

在当时,美国知名汽车公司通用的20名高管的年薪平均高达20万美元,而工人全年只领到1000美元。最后,这导致了全美14个州60家工厂的484711名工人参与了罢工。

为了应对工人罢工,一些大工厂不惜花重金招募了3000人的私人武装力量,甚至还配有机关枪。

罢工运动过程中是流血牺牲的,但换来的结局却是好的。每家汽车公司都签署了合同:承认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和年资制,同意成立协调委员会,同意一星期40小时工作中,同意加班费是正常工资的1.5倍。

这项抗争带来的胜利果实,我们一直享用到今天。

(回顾1929年美国大萧条)(7)

靠着少数财阀群体去消费大众生产出来的商品,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一个人一天最多喝三瓶红酒,但一天我们要生产五万瓶红酒,多出来的红酒没人买,这就是紧缩,当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时,企业会倒闭,工人会失业,经济危机由此而生。

而这,也是西方市场经济下的最大弊病。一味地追求经济自由主义,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商品和消费的问题。

当穷人没有钱消费,商品却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的时候,就势必会引发经济危机。

而解决之道,就在于提高收入,有了钱,就有了消费。当消费起来了,商品流通和价格自然也就上升了。

这是一个非常浅薄的道理,但在百年前,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今天,西方世界已经逐渐发展了“修正市场经济”,在市场的范围下,有了社保、有了医保、有了最低工时、也有了工会。

当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那么经济就是健康的。

(回顾1929年美国大萧条)(8)

这也是为什么,解决贫富差距迫在眉睫。

这是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可以卖到别的国家;但一场疫情,给全球化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当商品出口难以为继的时候,那么就只能出口转内销了。

当内销有限的时候,就得提高收入“共同富裕”了。

下半场,是收入分配的下半场,是“共同富裕”的下半场。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