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见色起意(当头棒喝郭德纲)

德云社连续两场大动作,开箱演出和郭于牵手二十年,郭德纲于谦,演了几个节目,旧瓶装旧酒,作品没有新意不说,观众们也不再那么捧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郭德纲见色起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郭德纲见色起意(当头棒喝郭德纲)

郭德纲见色起意

德云社连续两场大动作,开箱演出和郭于牵手二十年,郭德纲于谦,演了几个节目,旧瓶装旧酒,作品没有新意不说,观众们也不再那么捧场。

为什么呢?

以一段节目为例,学西河。郭德纲当年被大家接受,是因为他的传统相声功底好,后来的大火,是因为营销手法好。最早的粉丝,都是喜欢他的才艺,而学唱是郭德纲的看家本领。比如他的学电台,八大改行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这类作品是郭德纲真正说相声水平,也是真正说相声,才吸引了真正的观众粉丝。后来的作品就走偏了,一半于谦一家子的伦理哏,一半讽刺同行塑造对立情绪,利用说是非吸引眼球,偶尔来一段叫小番,对付一段是一段。

在前面的演出,无论是论梦还是什么,都没有以前演出的火爆,网络上,那些德云社写手可能都觉得太水了,或者是今年没有预算,没有铺天盖地的叫好声和歌功颂德的文章了,质疑的帖子占据大多数。老郭肯定也注意到这一点,他就是靠网络起家的,所以他有了这场,学西河,重拾才艺。

平心而论,老郭唱大鼓的水平比唱戏好得多,这段西河大鼓唱的有滋有味,可是现场效果也不太好,为什么呢?其实都是因为他的那段千篇一律的垫话闲白。

上台来还是谦嫂开场,然后解释为什么要天天说老于家。他是这样解释,他说他当过十年捧哏,只要是捧哏就挣的是这份钱,他也被别人说了十年,相声表演,就是俩人闲聊天,逗哏的编排捧哏。

是这样吗?我们可以把老中青上百对演员的作品都找出来听听,甚至把郭德纲给王玥波捧哏的作品也找出来听听,就会发现没有第二个演员,如此执著的调侃捧哏,而且十年如一日的都是此类内容,还要一直喋喋不休的解释。

如果是新观众,第一次听,可能还真就信了他,可是现在没有听过老郭的新人太少了,几乎都听过他长年累月的说这些东西,都厌烦了,所以老郭这段闲白无人喝彩。现场就非常冷,播出的视频也没给加效果,看视频的也没有听到哄堂大笑的声音。

此时郭德纲明显慌了,以前屡试不爽的梗,今天怎么不响了?他赶紧刹车,进入正题,说我要唱西河大鼓,可是现场也没热起来,郭德纲就加了一句,你看,我给你们一段真东西您不喜欢呀。言外之意,我也不想老说老于家那点事,可是我说正经相声你们不接受,是观众素质低,不接受真正的曲艺,不能怪我。

这就是老郭前半辈子的写照,一切都是你们的错,我永远是正确的。

说到这里,现场几乎还是无人喝彩,可是老郭使了个像要掌声,观众都很善良,就齐刷刷的鼓掌,就是没有叫好的。

大半年没有演出,相当于让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德云社,冷静一下,也让老郭难得的闲暇一段,让疯狂的,冷静的,真真假假的粉丝们也沉淀一下,都回顾一下郭德纲艺术之路,他的表演,他的作品,他的那些语录,到底有没有问题。

前面开箱那一场,郭德纲的闲白是讽刺同行,又编出个八宝山艺术团和物业组织,这也是他惯用的营销手段,通过这样手法塑造受气包的形象,引起江湖和庙堂,草根和权威的对立,让观众站队,通过这样的营销来吸引观众。以前也是百试不爽的,可是当天也没有能引起共鸣,就和祥林嫂一模一样,狼来了喊多了就没人信了。

两场演出,两大法宝都失去了法力,郭德纲有点傻眼了,他说过,他的听众是需要更替的,老观众,内行人都要慢慢剔除,新人一茬一茬进来,中国人多的是,总有没听过他这些言论的,这些段子还能对付几年,可是他失算了,观众没有那么弱智,好骗了,现在就不能在再让人感同身受一般捧场了。

人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郭德纲的初心是什么?我从他二十多岁,在琉璃厂给王玥波捧哏就看他,一直看到现在,他年轻时拼命说相声的样子,真好看。成名大火后,成为一个油滑的相声商人的嘴脸真丑陋,膨胀时的样子真恶心。

这两次演出,应该能让老郭清醒了,他应该清晰的认识到,他的最大本领是什么?大家喜欢他是因为什么了。

这些年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大火,不都是因为相声,而是中国人喜欢赶时髦的特性决定的。就比如到哪去旅游,都要到景点照个相是一个道理。德云社这么火,得去看看,赶个时髦。

当这样的虚假繁荣退却后,水落石出,还要回到最初,还要靠真本领留住人的。

郭德纲,但愿这两场演出的冷场能给你当头棒喝,及时醒悟。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相声大师,不需要营销商人,希望你能上品上境界,做出水荷花,不要永远混迹于淤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