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出榜(殿试之后打一架)

科举自隋唐时期开创以来至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让子弹飞》中的那个光绪三十二年的武举人竟然还是个梗……),前后共经历了一千二百余年,共计七百四十五榜,科举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涌现了十万多名进士以及数以百万记的举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群英荟萃。

而在这么多的人才之中,总有一些凭借着特殊的事迹名留科考史,今天就来分享一下这些特殊的人才们的特别事迹。


打架打出来的文状元

北宋前期,殿试的规则是谁先交卷谁就是状元,于是为了应试,大家都是快枪手,宋太祖时期,有一届科举殿试时,当时的考生王嗣宗与考生陈识同时交卷,于是赵匡胤就让他们打一架,谁赢了谁是状元,最后王嗣宗胜出,于是他又被成为“手搏状元”。

宋代书籍《玉照新志》中还有相关记载:开宝八年廷考,王嗣宗与陈识齐纳赋卷,艺祖命二人角力以爭之,而嗣宗胜焉,嗣宗遂居第一名,而以识为第二人。

科举考试出榜(殿试之后打一架)(1)


年仅四岁的进士

由于宋朝建立的特殊背景,很重视文教,关于科举的很多规则都是宋代完善并发扬光大的,其中就有“童子试”,朝廷规定15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者皆可应试,及第后即予以进士出身,为幼而敏慧、才赋优异的幼童提供了一条尽快跻身仕途的通道。这期间涌现了很多的少年天才和神童,其中年龄最小的应试者为蔡伯俙,他是福建清州人,据说自小过目不忘,四岁的时候已经涉猎儒家经典,于是他的父亲带他去汴京参加“童子试”考试,一举中第。

《榕城考古略》中有记载:“蔡伯俙,福清人,四岁能诗。元符中,举神童。真宗赐诗宠之,即日释褐,后授守秘书正字,寻赐进士出身。”

科举考试出榜(殿试之后打一架)(2)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古人的年岁是虚岁,也就是说他当时实岁顶多三岁,也可能还没到三岁!


六元及第

六元,科举制度称县试、府试、院试第一名为案首,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六元”。接连在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六元及第”,

科举考试出榜(殿试之后打一架)(3)

有史可考的文武状元共计777名,其中通过科举考试产生的有592名,在整个科考史中,达成“六元及第”成就的只有两人,他们是黄观和钱棨,这可以说是终极学霸了。

其中黄观是明洪武年间考中状元,是朱元璋为朱允炆留的班底,最终在朱棣登基后殉节而死。

科举考试出榜(殿试之后打一架)(4)

钱棨是清乾隆晚期状元,六元及第后,被乾隆提拔为上书房行走,充任皇子侍读,可以说是起点很高了,然而撞上了和珅,被陷害罢官,知道嘉庆帝肃清了和珅之后才再次被启用,只是因为年迈,再没被重用过。

科举考试出榜(殿试之后打一架)(5)


今天的趣味知识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觉得有意思的话就留个赞吧~

往期分享

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竟然都是动物的卵

最硬核的吃播:他用两年的时间吃掉了一整架飞机

顿服的意思是一次性服用,肯德基全家桶是指鸡的全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