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的真实样子(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铜雀台)

说到铜雀台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铜雀台是三国时期的曹操所建,而铜雀台所在的邺城是曹魏实际上的首都。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赤壁》更有关于铜雀台的千古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世人印象中铜雀台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铜雀台的真实样子(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铜雀台)(1)

据说铜雀台建得非常恢弘,很可能是建在平台高处的一座巨大宫殿,曹魏的曹氏父子是将其作为皇宫来使用的,但是实际上,真正的铜雀台却是这个样子的:

铜雀台的真实样子(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铜雀台)(2)

为什么用模型呢?因为铜雀台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就算是遗迹,铜雀台的本身也不存在了!所谓铜雀台,实际上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在邺城西北角的城墙上建的三个台子,对,是三个台子,所以故事中曹操发现一面铜镜而建铜雀台不会是真的!这三个台子,不是想象当中建在邺城的正中央,更没有建在宫城之内,这三个台子从南到北分别是: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所以呢,铜雀台只是三座台子其中的一个。金凤台的作用是办公,召开魏王朝会、接待外国使节什么的;铜雀台的作用是生活娱乐,文人墨客们饮美酒、做诗赋、听曲赏舞什么的;冰井台顾名思义,台子里有个巨大的冰井,用来储存食物美酒什么的,据说在铜雀台可以吃到冰镇的哈密瓜和葡萄酒!

铜雀台的真实样子(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铜雀台)(3)

曹操为什么要将铜雀台建在城墙上呢?这种建筑思路很是新奇,绝对不符合传统的审美观,但曹操毕竟是曹操,他的思路没有过多考虑审美的要求,他作为一名将军更多考虑的的是军事用途。邺城位于华北平原中部,西望太行,由于南和东均有漳河环绕,所以敌人攻城只能从西和北的方向而来,当然像项羽那样破釜沉舟渡过漳河当另说,所以建在邺城西北角的三台本身就起到瞭望台的作用,若遇危险,作为主帅的曹操边能能第一时间掌握敌情,组织城内军队抵抗反击,平日里将自己放在第一线也能收到激励城内军民的作用。当然铜雀台在内的三台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防御系统,台高墙后厚,是整个邺城最坚固的地方,明智的敌人也不大会将此作为突破点,真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曹操还是给自己留了一手的:在铜雀台下,乃至金凤台和冰井台下,均有秘密的地下通道,被称为运兵洞,至于分别通向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请不要忘记点赞并关注,非常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