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

两千多年来,屈原因日夜思郢,却无法回归故里施展抱负最终自杀的说法似乎已盖棺定论。

然而,我却认为屈原之死有另一层因素夹杂其中。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1)

人为什么要自杀?

精神层次上来说,自杀的人都有精神狭隘,思想僵化等共性。

他们通常认为自己的内心完全无力应付外在环境,从而表现出焦虑障碍,心静障碍,精神分裂等症状。

那么屈原的自杀该作何解,我们首先从传统的认知出发。

相信大多数人对屈原所侍奉的楚国主君顷襄王印象欠佳,也认为屈原之死和他拖不了干系。

然而,至少在屈原眼中,顷襄王倒也不是一个无为之君。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2)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荣长。”

作为顷襄王之弟的老师,屈原对自己的学生,也就是顷襄王之弟的不满与失望溢于言表,但是从《离骚》通篇中,我们除了看到屈原对顷襄王的无尽思念,很难看到有相关类似的描写。

《战国策》中记载说,顷襄王有段时日里是骄奢淫逸,不谙国政,前来劝阻的贤臣也都置之不理。

五个月后,郢都告破,顷襄王最终幡然悔悟,召回庄辛,一举收复了淮北与江旁十五邑之地。

这么说来,顷襄王虽称不上一介贤君,但好歹也知亡羊补牢。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3)

再者,屈原之流放羁旅,锅其实也不能全甩到顷襄王头上。

时值郢都沦陷之际,国内重权都落于郑袖子兰母子手中,屈原之流放实在是迫于摄政的压力。

屈原自己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往返。”他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被召回朝廷,再续美政。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4)

这套说辞并不是空穴来风,《九章·涉江》中,屈原流放沅湘之地,出行所配备的舟车都是专供达官贵人所乘。

划船的船夫也远不止一二,逆沅江而上,众人唱着号子齐心泛彼。

顷襄王对屈原是上心的。

流放沅湘后的日子,屈原过的也算的上滋润,这点我们可以从其诗篇中的渔夫,灵氛等形象中可以见得,这里便不多做赘述。

以上几点总结下来,无论是精神层面,物质需求,亦或是楚国的现实状况,屈原都万没有理由走到自杀这步,最少,不会是在顷襄王三年之时。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5)

那么,屈原的自杀却又为何呢?

我们可以从屈原的作品中寻得端倪。

众所周知,《离骚》中屈原有两次上叩天门的经历。

第一次的天国之旅,屈原只身来到天门,惨遭门卫“帝阍”的无情闭门羹。

坚守到天亮之后,屈原决心来个天界一日游,寻找自己上下求索而不可得的“美人”。

然而,最终寻得确是徒有美貌的宓妃,第一次的遨游只得无疾而终。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6)

隔了没多些时日,屈原整装待发,这次的他选好了良辰吉日,折琼枝以作肴,磨玉屑以为粮。

乘着八龙所拉之轿,享尽奢华体验。

一路上,少嗥引他渡河,夏启为他奏乐,千乘之势,浩浩汤汤。

正当他即将踏足理想之地时,回头的一瞥,让他看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

“仆夫悲于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强烈的怀乡爱国之情最终还是驱使屈原回到了现实。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7)

说到这里可能各位还是云里雾里,这又与屈原之死有何干系呢。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屈原选择投江的时日。

五月初五是汨罗先民祭祀龙神的节日,此时先民无法理解潮涨潮落的现象,将之一切归于龙神的作用。

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行舟安全,这个时节便要祭龙。

五月初五之际,先民会于汨罗江便摆上饭团等祭品,划着想象中龙形象的独木舟,迎接着龙的到来。

而屈原之所以在这一天选择投江,正是要利用前文中提到的龙的另一个功用——交通工具。

他想借助龙的威力,切切实实的遨游天国,或是以自己的躯体唤醒“壅君”,挽救危在旦夕的祖国,或是寻找志同道合的“美人”,福泽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8)

说到龙就又不得提到与之相伴相生的凤。

说来也巧,屈原正是因为这凤,将河潭泊定为自己的投江地点。

《水经注》中曾有关于河潭泊的相关记载,其位置于凤凰山下。

凤凰山又名凤凰台,旧志黄帝南巡,张乐洞庭之野,有凤凰十二鸣集于此。

无独有偶,屈原在溆水河边的居住地称凤凰滩,在桃江的居住地也称凤凰山,在汉寿居住地称为凤凰村。

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天意,屈原的一生与凤总有着不解之缘。

而他的凤凰情结或许正是他选择凤凰山作为投江升天的原因之一。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9)

最后还有一个不得不提之人,他就是彭咸。

这位仁兄是屈原诗中的常客,出现频次高达七次之数。

这个彭咸是何方神圣?后人在训诂之中加以注释。

彭祖是陆终第三子,季连(楚之始祖)是陆终第六子。“彭咸”便是巫彭于巫咸之合称,同为彭祖之后,是尧时的大巫。

当然《离骚》中的“灵氛”指的也就是彭咸其人。

这个彭咸为屈原占卜过一卦:“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去楚将何去何从?

屈原的选择已然明了,那就是楚国的天空。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10)

综上所述,屈原之投江,于我看来是想借助祭龙的节日,在祖上有凤鸟为其鸣集之地,遵循族巫“彭咸”的示意,让自己的灵魂乘龙御凤,完成自己前两次遨游天国时未能完成的梦想。

屈原的投江不是简单的自杀以求解脱,也不是最后的抗争亦或逃避。

或许他是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转移到了另一个阵地。

屈原投江的思想(屈原投江新解以身饲魂)(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