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作者顺序(SCI发表如何拿捏TOP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

作者:小野

拥有 SCI 对科研人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深造求学、毕业求职还是单位晋升,有 SCI 就像开了挂。

有的人早早就发表 SCI,一路奖学金拿到手软,受导师青睐,受同门羡慕,找工作找伴侣顺风顺水;有的人毕业前还在为文章发愁,焦毕业焦工作,就像被打入冷宫的嫔妃……

然而一篇 SCI 的诞生,总要历经许多磨难。从无到有仿佛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还要给孩子上户口。筛选期刊,一稿投出。

想要成功上户口(发表)还得接受审稿意见的考验。如何巧妙地回复审稿意见,可谓 SCI 顺利 accepted 的重中之重。

SCI 投稿发表流程

1、投稿上传

按照杂志要求修改文稿格式并上传。期刊参考文献格式通常可以在官网里找到并导入 Endnote。

2、编辑初审(With Editor)

文章符合要求、质量达标才会送外审。这一步基本决定了你文章后续的走向,能送外审说明编辑还是看好你的。

3、外审(Under Review)

不同杂志的审稿人数量不同,多数为 2-3 个。部分期刊会要求填写推荐审稿人及回避审稿人,最好填同领域较熟悉的专家。

4、小修(Minor Revision)or 大修(Major Revision)

审稿人会对文章给出评审意见。这时候 editor note 语风至关重要,会表明编辑对你的态度。一般来说,没有要求补充工作量很大的实验的话,只要全面细致地回复审稿意见,就很大可能被接收。

5、提交修改稿(Submitted Revision)

耐心等候,一般最后都还要一个 minor revision 。

6、接收(Accepted)

最终确认,有的需要交纳版面费,之后就可以等待出版啦!

那么,如何巧妙全面地回复编辑和审稿专家意见呢?这里,就向大家分享一下 author response 中的 「要点」以及「禁忌」。

回复文件(Response Letter)

回复审稿意见的时候,需要做一个回复文件 Response Letter,一般先进行概括性回复,之后再逐条回复审稿意见。

概括性回复时,首先写一个礼貌的开头(套话),感谢审稿专家和编辑的建议,表明这些建议对文章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彩虹屁),再大概说明对文章进行了哪些修改,关键性问题可以高亮处理,如下图:

sci论文作者顺序(SCI发表如何拿捏TOP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1)

概括性回复模板

概括性回复之后,是关键环节: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有多个审稿人的话,需要一个一个地回复。如:Reviewer #1、Reviewer #2···

每个审稿人的意见都要进行点对点回应,例如:

Comment:(复制审稿人的原话)

Response: We appreciate it very much for this good suggestion, and we have done it according to your ideas. 接着说说具体怎么改的,标明修改处所在的行数。

sci论文作者顺序(SCI发表如何拿捏TOP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2)

点对点回复

审稿意见类型

1、文章格式错误、拼写错误、图表标错、语句有歧义等等

Response:直接回答之前的错误,现在已经改正就好了。

比如: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careless mistake and it was rectified at Line...

这里修改内容和格式问题,做到准确无误,并确保图片清晰,一定要保证图片清晰!!!

2、要求加文献

审稿人说要加,那就加呗。

Response:As suggested by the reviewer, we have added more references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According to 文献 1, ... is ...

但是,如果是审稿人推荐的文献,引用需要慎重。

有的审稿人会让你在讨论中引用自己的文献。这时候要注意编辑态度。编辑可能会表示:Please be critical regarding the addition of the references suggested. Add them only if they are important to support your claims in…

一般如果是同方向的可以引用,不是同方向的则不建议。如果不愿意引用,一定要说明原因。

3、质疑内容

审稿人可能对文章产生质疑,比如研究方法等等。面对审稿人的质疑, 可以引用已发表文献来证明自己的文章,说服审稿人。

在引用文献时,注意引用高影响力和来自权威期刊的文章,最好选择中科院 2 区以上的,更具有说服力。引用文献记得附注在后面。

sci论文作者顺序(SCI发表如何拿捏TOP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3)

4、建议补充实验

这时,回复也分以下 3 种情况。

(1)做这个实验。

对审稿人的意见表示赞同(We agree that more study or more data would be useful to…)。

如果实验结果能说明问题,则要把结果补充到论文中。反之,要展示、分析数据,告知审稿人已做此实验,但没有得到有价值的结果,并阐明原因。

(2)没有实验条件,或者不能在短时期内做这个实验。

看看现有数据能不能同样说明科学问题,也可以补充其他相关实验数据辅助说明,实在不行,可以查阅文献,告诉审稿人其他文献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可以表示后期如果条件成熟了,或许会进行审稿人说的相关研究,这部分可以写到 discussion 部分。

(3)觉得没有必要补实验。

这个时候需要给出自己的理由。最好罗列一些证据,或者引用其它文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回复要点及禁忌

1、要准确领悟审稿意见,忌牛头不对马嘴

一定要仔细阅读审稿意见和修改建议,准确领会,给出针对性的回复。可以寻求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必要时主动联系编辑。

切不可回复牛头不对马嘴。没有答到点子上,很容易留下不良印象,轻则被反复要求修改,重则被拒稿。

2、要礼貌委婉,忌回怼硬刚

每位学者都有自身领域和知识的局限性,即使某些质疑不对,甚至质疑言辞直白,也不要回怼硬刚。回复审稿意见时,要始终保持礼貌委婉,反驳时也要把握分寸,避免发生争执。

曾经有位老师在经历大修后被拒,心有不爽,便发邮件质问编辑。此后,再投该期刊便没接收过,怀疑被拉入黑名单……

3、要逐条回复、全面细致,忌心存侥幸、有所遗漏

每一条审稿意见都需认真对待,务必做到点对点回复,避免遗漏。如果只是随意应付,想着审稿人心情好给你一个通过,那么多半事与愿违,让你返修。不仅如此,还可能留下不认真不严谨的不良印象。

4、要理性认识审稿意见,忌无脑盲从

虽然说发表文章就是要看审稿人的胃口,但也要做到理性认识。审稿人也会存在误解了原稿的可能,部分教授也会交给自己的学生审稿。

如果认为评审意见不合理,可以委婉说明,适当引用已发表文献去说服审稿人。好的期刊也会理性对待审稿意见。

5、注重邮件沟通

无法准确理解审稿意见时,可以发邮件询问编辑,编辑会乐意解答,并会表明自己的态度,甚至让你忽略掉不客观的意见。

同时,如果时间节点上把握不足,也可以联系编辑说明原因,延长返修时间。小修一般 2-3 天改好,认真检查后 1 周内返回,大修一个月返回。

sci论文作者顺序(SCI发表如何拿捏TOP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4)

询问邮件与编辑回复

6、其他要点

返修时,不同审稿人均可看到意见,切记回复要统一,不可自相矛盾。另外,千万注意,如果审稿人没有提出,不要随意大幅改动论文的方向,也不要在论文中画蛇添足。

写在最后

编辑和审稿专家对于提高文章质量和促进学术发展功不可没。我曾经遇到一位审稿专家,让我「严谨地对待自己的实验结果,不要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在关键时期不要误导他人!」

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后细细想来,他的建议对文章质量的提升很重要,也是很感谢他在学术上的严谨。

投稿多了,经历过 5 个审稿人,其中 3 个同意接收、1 个中立、1 个拒绝,杂志最终还是拒绝,也不给修改机会的伤心时刻,也有过发表 TOP 期刊的喜悦。

每一次认真回复审稿意见,都是离接收更近一步。经历过艰苦返修,更能体会接收那一刻的快乐!

最后衷心地祝大家 SCI 发表之路纵享丝滑!

sci论文作者顺序(SCI发表如何拿捏TOP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