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刷屏背后b站在下一盘什么棋(5月4日后浪5月20入海)

继五四《后浪》之后

B站发表了一首新歌MV《入海》

该歌曲主题为“献给即将或已经毕业的人们”,希望这首歌能够温暖关于毕业的记忆。希望他们“跃入人海,各有风雨灿烂”。

“毕业”其实是一个符号,象征着一个人独立面对着社会、人生和未来。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刻,这是我们共通的部分

后浪刷屏背后b站在下一盘什么棋(5月4日后浪5月20入海)(1)

歌词截取:

还有说不完的话,风催着我们出发把笑和泪都留下,留在这一年的夏

对于未来的想法,有太多疑问没有回答关于面包和理想,还有平凡和伟大那就这样出发再见吧,和我一样匆忙的人啊你们的歌声,在遥远的路上轻轻回响时间会回答成长,成长会回答梦想梦想会回答生活,生活回答你我的模样海洋回答江湖,江湖回答河流河流回答浪潮,一起跃入人海做一朵奔涌的浪花还有说不完的话我们现在就要出发有些问题,还不需要回答唱着这首歌,向着海的方向

跃入人海,各自风雨灿烂

很多人看完两部片子,说B站变了,没有以前内味儿了,不再是那个贴着“鬼畜”、“二次元”标签,只关心Z世代喜好的小破站,而逐步开始向主流大众迸发。

在我看来,B站的确在变,只不过它的变更像是一场自我的成长转身是一种更有担当的改变。它很明白这个社会的年轻人现在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面对两部片子下的争议和不同的声音,B站很坦然。B站市场中心总经理杨亮,用《后浪》里的内容给予了回应:“君子和而不同,年轻人应该容得下更多元的审美和观念。

我也试图用三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作为解题思路,去找寻B站之所以从小众走向主流的原因:B站是谁,B站从哪里来,B站要到哪里去。

或许只有读懂了B站的往事今生,才更有资格去判断。

1、 诞生:离不开一群年轻人的爱好和情怀(从哪里来)

我并非B站的老用户,它于我而言只是一个普通的网站,里面生长着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和可供学习的资料。我甚至从未答过题,直到朋友因为疫情开始做吃播逼我投币评论时起,才勉强注册了一个账号。

做吃播为什么要来B站,不去快抖。

她说,“因为这是我深深爱着的小破站呀,习惯了。”

一个网站,何以用到深爱之词。B站的故事让我好奇。

2009年,B站被一个爱在网上冲浪的二次元少年Bishi激情创作了出来。原因很简单,之前供他和小伙伴玩耍的A站经常崩溃,那不如自己搞一个,给自己的爱好创作一个更安稳的落脚之处。花了三天,B站建成了——一个设定纯粹、简单,能和大家一起探讨爱好,创作爱好的狂欢圣地,一个真正的爱好者文化社区,这也是B站的根基。

Bilibili的名字,则是源于漫画《某科学的超电磁炮》里的动漫角色,外号“炮姐”,她有着“超电磁炮”的传电能力,人设可盐可甜、正义能干又优秀,当然也有可爱的小缺点。这也定位了最初的B站在大家心里的印象。据悉,除了站名,B站的各项制度包括投币、充电等都与这个角色息息相关。

后浪刷屏背后b站在下一盘什么棋(5月4日后浪5月20入海)(2)

“你指尖跃动的电光,是我此生无尽的信仰”。弹幕里经常出现的刷屏句子,便是源于炮姐,这句话对很多老B站用户而言,意义非凡。

这也让我更深刻明白,过往的B站,代表了无数人秘密基地的原因,是他们用共同的兴趣爱好,给这里围起了二次元文化的壁垒,且难以打破。

2、 破壁:再小的文化社区终要入海,B站是自己的破壁人(是谁)

作为B站第一个天使投资人,现任B站董事长陈睿,在刚认识B站创始人Bishi的时候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未来是延续爱好者社区,还是做一家公司?”

Bishi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一家公司,至少像盛大那么大。”

所以B站的目的地,从不只于社区文化,而是拥抱更大的世界。经过不懈努力,B站于2018年上市。

B站真正变成了一家上市公司,这也意味着想要持续稳定生存下去的B站再也不能只靠情怀和爱好。 随着用户基数的不断增长,如何提供更多优质内容,如何稳定自如地生存,如何延续用户对B站的黏性,如何影响更多年轻人,都是B站需要一一解决的难题。

内容上,B站开始不断挖掘年轻人更内在更多元的需求,开始创造一种全新的精神归属感。生活社区的壮大、学习内容的加深、增加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共青团等官媒的纷纷下海、中国传统文化的浸入、带动中国动画/动漫的制作和发展、欢迎各类专业硬核的UP主、特设抗疫专题……

B站的二次元壁垒逐渐被打破,一场自我革新运动开始,越来越多年轻人,甚至是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的人通通来到B站,找生活的答案。

在2019年,B站还被央视点名表扬为“年轻人的学习圣地”,在B站十周年生日时,67岁的军事专家局座也曾用三个短语形容B站:

  • 孩子们的乐园

  • 百科全书似的网站

  • 没有围墙的大学

B站的变化,是大势所趋,是滚滚时代自然向前的必经之路。但它也始终不忘初心和理想,上市当天陈睿发表感言:“我相信有一天,我们将看到中国原创的动画、游戏,受到世界范围的欢迎;我相信有一天,我们将看到世界各国的网民,为咱们中国人的文化创意赞叹不已。今天,是属于全体B站用户的一天,是你们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们走到这里。今天,让我们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再次出发。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

3、 转身:从爱好社区到主流文化发展平台,B站有更多责任了(到哪里去)

《后浪》和《入海》,便是B站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再次转身出发的最好宣言,入海里“从河流到江湖,从江湖到海洋”的歌词,说的是年轻人,也是B站。

很多人分析后浪为什么一出来声量如此之高,正是因为它戳中了当下社会无数年轻人内心的焦虑。入海也一样,截止目前,入海的站内阅读量,已达到737万,弹幕4.9万。

发声的契机太重要了,今年的毕业季,无疑是特殊的。受疫情影响,无数人的毕业季被无计划地取消。

很多弹幕留言:“今年我们连各奔东西都做不到”、“今年毕业真的好遗憾,好突然”…...

对于已经毕业的人来说,2020更是非常意外的一年,好不容易做出一点成绩,却可能随时陷入危机;积攒了一年的间歇性踌躇满志,顷刻间化为乌有。

各种中小企业遇到生存危机、一年比一年多的毕业生(今年约874万)让就业压力剧增。本就处在十字路口的年轻人,更加没有方向,焦虑漫延整个社会。2020两会前,就有超5成青年期待两会关注就业问题

在入海MV最后,我们也看到,在写这首歌之前,B站访问了100位背上行囊准备出发的毕业生,据悉,原本第一版歌词也是想以毕业生的这些提问为主。

后浪刷屏背后b站在下一盘什么棋(5月4日后浪5月20入海)(3)

后浪刷屏背后b站在下一盘什么棋(5月4日后浪5月20入海)(4)

此时B站出来发声,无疑是给了这群年轻人一颗定心剂。

作为拥有1.3亿年轻用户的B站,深刻解读了此时此刻年轻人的需求,在他们最迷茫、最焦虑、最无处安放的时刻,给予指引:用《后浪》传承期许,鼓舞生气;以《入海》推动出发,大声告诉年轻人,风雨灿烂,各凭本事。

年轻人,最怕的不是不被认可,而是看不到未来。

B站带着主流文化发展平台的担当与责任,以庄重激昂的演讲让年轻人重拾自信,又以温暖阳光的歌曲慰藉他们的不安。用自己的正能量,用普世的价值观影响着现在的年轻人。

入海里,包容而又多元的职业,也在传递B站想要传递的价值观:每个后浪,都有前途。大海(国家)会给予你时代浪潮的推力,你终将不断奔涌!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重视文化自信的原因,因为文化就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代表了民族的精神、价值观、理想等等,而年轻人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组成。只有向上向善的年轻人,才能让社会、国家持续进步强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B站,也该毕业了!

对B站的了解或许还不够,但有一点毋庸置疑,B站和年轻人一样,生于最灿烂的时代,并用了十年的时间自我成长,与其说《入海》是献给即将或者已经毕业的人们,不如说《入海》也是献给B站自己。十年来,一直努力突破,不断寻找新定义的B站,也终将毕业,跃入人海。

是,B站一定还有很多不足。这就和很多人会觉得长大,就是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大人一样,但如果没有曾经的你,何谈现在和未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快速给出答案、不是享受及时无意义的快乐,而是像B站一样推着自己向前,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事,赋予自己更多的文化底蕴、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终是要让现在的自己对得起未来的TA!

最后我还想大胆猜测一下,如果有第三波,会不会叫《乘风破浪》?不知道,但愿我们都有乘风破浪的精神,过最精彩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