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如何预防中毒(切勿采食野生蘑菇)

今年我市雨水丰沛,野生蘑菇生长旺盛,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显示,近期我市即墨、平度、莱西等地接连发生数起因市民采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很多毒蘑菇在外形上与可食用蘑菇非常相似,普通人肉眼很难辨别,要避免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采食因此,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市民,为了您的生命健康,野生蘑菇不要采食,谨防中毒,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野生蘑菇如何预防中毒?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野生蘑菇如何预防中毒(切勿采食野生蘑菇)

野生蘑菇如何预防中毒

今年我市雨水丰沛,野生蘑菇生长旺盛,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显示,近期我市即墨、平度、莱西等地接连发生数起因市民采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很多毒蘑菇在外形上与可食用蘑菇非常相似,普通人肉眼很难辨别,要避免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采食。因此,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市民,为了您的生命健康,野生蘑菇不要采食,谨防中毒!

青岛常见毒蘑菇近十种

据报道,我国有毒蘑菇有430多种,其中青岛市常见的毒蘑菇也有近十种。它们是褐鳞小伞、白毒伞菌、灰花纹鹅膏菌、红鬼笔菌、臭黄菇、墨汁鬼伞菌、毒鹅膏菌及狗尿苔。

剧毒鹅膏中含有的肽类毒素是环肽化合物,误食进入人体后对肝脏和肾脏有强烈的毁坏作用。

误食灰花纹鹅膏菌后,可引起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患者最初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霍乱型”腹泻等肠胃症状。随后进入假愈期,1至2天内无明显症状。假愈期过后,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最后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迅速死亡。因存在假愈期,容易造成病情已被控制的错觉,因此灰花纹鹅膏菌中毒致死率极高。

近期野生蘑菇中毒多发

野生蘑菇的毒性大致有以下分类:胃肠炎型、肝肾损害型、溶血型、精神神经型、光敏性皮肤炎型。

近期岛城发生了几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即墨区某市民,在村后面山上游玩,遇见野生蘑菇,采集后回家炒食,母子两人食用后中毒,经医院抢救治愈,所食蘑菇为毒鹅膏菌。

莱西市某市民在村周边的山上采集蘑菇,做汤食用,导致中毒,目前正在医院进行救治,中毒主要品种为灰花纹鹅膏菌。

平度市某市民,自驾外出游玩,沿途在小山上采摘野生蘑菇,当天中午在家中制作蘑菇汤,6人食用,4人出现以呕吐腹泻为主的胃肠炎症状,临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毒蘑菇中毒,目前正在医院救治,其余2人因食用蘑菇汤较少未出现症状。经专家鉴定为灰花纹鹅膏菌中毒。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孙启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