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关陇古道简介(关陇古道秦家塬)

陇右关陇古道简介(关陇古道秦家塬)(1)

陇右关陇古道简介(关陇古道秦家塬)(2)

陇右关陇古道简介(关陇古道秦家塬)(3)

陇右关陇古道简介(关陇古道秦家塬)(4)

张家川县文旅局供图

  秦家塬,秦非子牧马之地、秦人的发祥地,更是关陇古道上一颗尘封多年的明珠。

  从县城东边出发,20分钟就可抵达恭门镇付川村,沿路金黄的麦子一眼望不到边,收割机在马路旁排起了长队。20世纪80年代,不少乡亲背上十来斤炒面,拿一把廉刀,就顺着此道,东去八百里秦川,加入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外出务工的“麦客”大军之中。他们喜欢烈日炎炎,害怕阴雨连绵,因为阴雨天搭不出去场,不但没有收入、没有吃喝,而且没地方住,只能风餐露宿。20多天的炙烤和汗水侵袭,肩扛一褡裢平日积攒晒干的白面馍馍、怀揣几张票子,顺着关陇古道翻越关山,就算满载而归了。

  如今,从西安开始,一路向西的联合收割机车队让父老乡亲省去了拉运、垒垛、打碾等好多劳累。从恭门火车站旁的水泥路上山过柳沟村,下坡后映入眼帘的是河裕村。森林翠绿、红瓦白墙,一个生态文明村赫然在目。河裕,听起来就是一个繁华富庶的码头之地,不难推测,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沿途歇脚的驿站之地。问过朋友得知,果然不出所料,这里曾有“日饮万斤酒,夜照千斤油”的传说。我想,西出长安、满载丝绸瓷器的商队翻越关山已人困马乏,到达客栈林立的河裕村需战胜古道之险,必畅饮开怀、洗漱休整后再向西出发。西域的驼队到达河裕村小憩后,探明路径,备足食草,一鼓作气,跋涉关山。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每一次交通的改善都将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汉代之前,关陇古道陡峭艰险,只能依靠肩挑畜驮,汉阳太守刘福发动群众,逢石开路、遇水搭桥,造福当地群众,促进了经贸交流。河裕村有一块坐北朝南的汉代摩崖石刻——《故汉阳太守刘福功德颂》,石刻内容是当地吏民为故汉阳太守刘福所刊功德颂,记录了汉代修筑关山古道之事,可见关陇古道曾繁盛多年。

  这里的人们不论世事变迁,代代磐石般坚守着自己的家园。以前,因为这里的人们长期饮用山水,男人们容易得一种叫“大关节”的病,家庭的重担无形地压在各家女人的肩头。现在林缘区已喝上了自来水,解决了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当地人依托天然的草场资源,赶着牛羊,行走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至此,一路绿色相伴,过关山林场护林站,到张风台,山顶上屹立着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护林瞭望台,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门窗已废弃,站在上面环顾四周,林深景秀、水草丰茂、马壮牛肥、流水潺潺,苍莽关山尽收眼底。

  陇头千年绝唱,关山纵马扬鞭。来到草原,定要感受一下策马奔腾的气势。看别人骑在马背上威风凛凛,可自己上马后才发现马儿听不懂你的指挥,你越声嘶力竭,它会更加四蹄腾空,到你缓过神来,才记起古人说过的一句话——闲马少骑。

  一声马啸把我的思绪带到剑拔弩张的远古时代。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和军事工具,秦非子曾在关山圈马滩一带养马,成就了后来的大秦帝国。张骞路过这里,纵马出使西域,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文成公主乘着马车经这条古道进藏,促进了沿线的文化交流。多少马匹踩踏出了闻名世界的古丝绸之路,著入史册的陇头诗歌更是印证了关山廊道的旷远深邃。

  来到一处平缓的草甸区,伞状的灌木镶嵌其中,站在海绵草甸上,一脚下去地下水就聚拢过来,随意用手指挖个小坑,费不了几分钟,山水会溢出坑外,这里是樊河之源。樊河,渭河主要支流之一。喜茶的朋友可以煮一壶山水茶,干裂的牛粪和干枯的松树枝是很好的燃料。好茶要好水泡,林眼的山泉水是不错的选择,泡出的茶水汤色清冽、茶香醇厚。和朋友们在这里喝上一杯热茶,一身的困乏与不快便无影无踪。

  沿着刚推开的土坯路盘旋七八道弯,抵达秦家塬景区。这里东接陕西固关,北连张家川平安牧场,南邻马鹿关山草原,属关山景区中段,为关山林场草甸乔木交接地带。这儿手机没有信号,没有人家,也没有商店,只有苍茫的林海。置身于时空隔绝之地,你可以什么都不想,抓鱼、荡秋千、跳绳、捉蝴蝶……偶尔还有喜鹊从头顶飞过,打破林间的寂静。

  陇头流水,其声悠扬。循着淙淙的流水声,小心翼翼地走过齐膝的野草,一幅“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美景让人大饱眼福。潺潺流水抚慰着大小不一的石头,终年不离不弃。石头上的苔藓在阳光的照射下,让我这个对色彩迟钝的人也分清了鲜绿、翠绿、墨绿的区别。采一把蕨菜、摘几颗野草莓、拔几支毛竹,顺便带些天然黑土回家,也有几分秦朝的风趣。

  看到关山毛竹,我的思绪又飘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每年冬三月,每家每户都会安排青壮劳力去马鹿坡割竹子,用来打席、编竹笼、编背篼或扎扫帚。听父辈讲,关山是沒路的,行走时排成一行,前面一人探路,其他人紧随其后。白天割竹子,有时会遇到野狼的袭击,竹子茬还会戳破脚面。晚上用割来的竹子搭个棚子就地休息,夜晚的寒气让人闭不上眼,茂林修竹在他们眼里只能是锅巴和窝头。迟回渡陇怯,浩荡及关愁。秦时为了生计,西出长安的人的艰辛亦是如此吧。

  时光变换,物换星移,昔日的关陇古道其原有的交通军事战略优势转换为丰厚的旅游富矿,关山月、陇头水、关陇古道、秦皇牧场等景点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尘封已久的秦家塬已揭开神秘面纱,关山廊道成了游客休闲度假的天堂。“穿越关陇古道,体验回乡风情”将成为张家川旅游发展的一大靓丽招牌。

  (来源:中国旅游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