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

今日,我们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1)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三候

东风解冻: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由此才“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2)

蛰虫始振: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动而未出。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3)

鱼陟负冰:再五日“鱼陟负冰”,陟(zhì)是升,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负冰。“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4)

立春·习俗

迎 春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5)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来。

咬 春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6)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祭 祖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7)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鞭 春 牛

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了。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立春·养生

一、乍暖还寒还得“捂”。冬去春来,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再加上昼夜温差较大,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就会趁虚而入。所以,早春时节,应该随时根据时令变化和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养护,以增强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8)

二、适当调整食物。春天气候变化快,时而干燥时而湿冷的空气使胃肠处于敏感的状态,此时要多吃甘味食物。如果因为胃肠不好出现拉肚子时,就要多喝姜汤,也可以在菜汤中放一两块姜。当然一定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9)

三、注意个人体质的养生保健。立春后随着气温回升,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因此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家居生活中,也要注意搞好居室内的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减少病菌滋生的条件。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10)

四、防躁动,重视心理保健。初春时节,天气多变,人的情绪波动较大,尤其是心理疾病患者更容易表现得焦虑、狂躁。因此,每年立春后,除了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之外,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情志。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11)

立春·诗词

《立春》

左河水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12)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13)

《立春》

长卿

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

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14)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15)

《题望苑驿》

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春已立万物醒24节气之首立春(万物复苏今日立春)(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