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对联20副(六副对联文采飞扬)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得到了众多朋友的喜爱。对联是一种门槛不高的艺术,谁都可以参与其中,但想要写好对联,却需要一些真水平。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下面六副对联吧。这些对联文采飞扬,趣味多多,难怪让人拍案叫绝,久久流传。

第1副对联: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

据说古代有个读书人,因为有才,所以在当地有了一点小名气。有一天,他前去拜会一名官员。

官员问他:“你父母是做什么事情的?”读书人回答说:“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口气太大了,直接把官员给镇住了。

结果仔细一问,才发现读书人家里是开豆腐坊的。所谓的“肩挑日月”,是指早晚挑水,水桶里映着日影月光。所谓的“手转乾坤”,是指推磨做豆腐。官员一听,拍手叫好:“真是有创意,佩服,佩服。”

最好的对联20副(六副对联文采飞扬)(1)

第2副对联:三面湖光,四围山色;一帘松翠,十里荷香。

这个对联是西湖三潭印月的对联。作者巧妙运用了四个数字,把三潭印月的景色巧妙安排,趣味横生,仿佛给读者画了一幅动人的图画,给人以清新优雅的感觉。

最好的对联20副(六副对联文采飞扬)(2)

第3副对联: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壁上两行文字,哪个汉书?

这个对联很显然是双关对联。上联的庄子,既是庄园,又是书名,一语双关,给下联增添了难度。结果下联的水平也很强,“哪个汉书”,表面意思说,这是哪个人书写的呢?然后,汉书》也是书名,同样是一语双关,跟上联珠联璧合,丝丝入扣。于是这个对联就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了。

第4副对联: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据说清代才子魏源,年轻的时候揭穿了一个秀才的真面目:“这个秀才到处抄袭,把别人的诗当成自己的作品,还得意洋洋。”

所以这个秀才就恨上了魏源。有一天,秀才找高手想了一个上联,拿着一个灯笼,来到魏源身前。秀才指着灯笼里面的蜡烛说:“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小子,你不是很有才吗?能够对出下联吗?”

这个对联既有顶针的运用,也有双关的运用。心中有火,既是说的蜡烛的特点,也是表达了对魏源的厌恶之情。所以,下联也必须要用到双关的手法。

魏源才思敏捷,当然不会被难住。他眼睛一瞅灯笼,忽然有了灵感,对出了下联。纸糊灯笼,暗示秀才腹内并无多少学问,一戳即破。眼里无珠,讽刺了这个秀才有眼无珠,不知天高地厚还在这出上联呢!

秀才一听,颜面无光,只好灰溜溜跑了。而这个对联也随之流传下联,让老百姓们津津乐道。

最好的对联20副(六副对联文采飞扬)(3)

第5副对联:闲(閒)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这个对联同样与魏源相关。据说那时候,魏源还是9岁的小朋友,想要去参加县里的童子试。教书先生说:“别急,我先考考你。上联是闲看门中月,你来对下联吧。”

很显然,这是拆字手法,门中月组成了一闲字。所以,下联也必须要用同样的手法。魏源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下联:“思耕心上田。”

心、田两个字合起来是“思”字。由于田在心上,故称“心上田”。上联还只是写人写景,表现一种闲情逸致,而下联则寓意深刻,符合儒家那种修身的传统,体现魏源那种崇高的人格追求,体现了一种锤炼人格的积极价值观。

最好的对联20副(六副对联文采飞扬)(4)

第6副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这个对联是周总理在南开读书时候的自勉对联。上联谈交友处世,体现了他希望结交真朋友的愿望,而“有肝胆”三个字,其实也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也有自勉之意。

下联则是谈读书的道理。古人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光读书不行,容易变成书呆子。所以,还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可见他年轻时候就有了良好的人生观和实践观,文字平中见奇,含义深刻而文采飞扬,令人十分佩服。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大家有没有写过对联呢?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