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产品及常见的工业应用领域(大禹生物研究报告)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莞证券,魏红梅、谢雄雄、谭欣欣)

1、公司是一家以饲用微生物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为主的高新 技术企业

1.1 公司概况

公司是一家以饲用微生物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 2014 年,公司主营业务为饲料添加剂(包括微生态制剂、饲用酶制剂)、饲料及兽药的 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满足了养殖户在不同养殖场景中对动物营养和健康的差异 需求,为其提供一站式、多方位的产品服务;同时,公司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凭借良好的 品质在饲料生产企业也得到广泛使用。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驱动力,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保障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配方优势。目前公司拥 有山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CMA 检测中心等平台,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 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北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以及教学实习基地。公司成立 以来业务发展迅速,通过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得到行业和市场的认可,公司是中 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酵专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 单位,山西省动物保健品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以及山西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高。根据 Wind 数据显示,闫和平先生和彭水源女士为夫妻 关系,二者合计直接持有公司 49.70%的股份,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中闫和平先生为公 司董事长、总经理,彭水源女士为公司职员。其他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的股东为宁波梅 山保税港区厚扬天灏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公司拥有一家全资子公司山西标谱通 用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西标谱的主营业务为食用农产品的检测,是公司主营业务 的重要补充。

微生物产品及常见的工业应用领域(大禹生物研究报告)(1)

1.2 公司产品涵盖饲料添加剂、饲料和兽药三大领域

公司产品涵盖饲料添加剂(包括微生态制剂、饲用酶制剂)、饲料和兽药三大领域。公 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生物技术研究,以促生长、提品质、代替抗生素为方向,致力 于研发绿色、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及饲料产品。公司产品涵盖饲料添加剂(包括微 生态制剂、饲用酶制剂)、饲料和兽药三大领域,不仅满足了养殖户在不同养殖场景中 对动物营养和健康的差异需求,为其提供一站式、多方位的产品服务;同时,公司的饲 料添加剂产品凭借良好的品质在饲料生产企业也得到广泛使用。

1.2.1 饲料添加剂

1.2.1.1 微生态制剂

公司拥有多个微生态制剂产品系列。微生态制剂是指从动物或自然界分离或通过生物工 程合成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活菌或菌体及其代谢产 物的活菌制剂或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一种,主要通过有益菌及 其代谢产物发挥促消化、促生长、改善畜舍环境、提升免疫力、减少抗生素使用等功能。 公司的微生态制剂产品的主要发酵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和地衣芽孢杆菌的生产工艺及采用的技术主要为菌种选育、原料处理、发酵控制、提取 工艺、干燥控制。公司的微生态制剂产品既有单菌类产品(如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 杆菌等),也有根据不同动物及其不同生长阶段(比如仔猪、育肥猪、母猪等)的营养 和健康特点而研发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公司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升级和配方改良设 计,凭借良好的产品品质已打造出提、活抗、霉妥、合生源、全能维、希慕泰、百蛋佰 等多个产品系列。

1.2.1.2 饲用酶制剂

公司生产的饲用酶制剂包括单酶和复合酶产品。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反应能力的特殊蛋白 质,是促进生物化学反应的高效物质,酶制剂主要由微生物发酵而成。饲用酶制剂是一 种以酶为主要功能因子并通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饲料添加剂,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 无残留、无污染、对人畜健康没有不良影响等优点,它能降解动物消化道内不易消化的 植物性饲料,使其中营养物质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提高饲料消化率,改善了动物的生产 性能和产品品质。公司生产的饲用酶制剂包括单酶和复合酶产品,公司单酶产品主要有 葡萄糖氧化酶、淀粉酶、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等。公司的单酶产品采用的核心技术为 智能控制微生物发酵生产技术、颗粒包衣技术。公司的复合酶产品主要是针对不同动物 类型及其不同生长阶段特点而对不同类型的酶进行混合的产品。

微生物产品及常见的工业应用领域(大禹生物研究报告)(2)

公司拥有多种单酶和复合酶饲用酶制剂产品。酶制剂作用机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 补充内源酶,弥补内源酶的不足。内源酶是指动物体内能自发分泌的酶,但由于动物机 能不足等原因可能导致内源酶分泌不足。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给动物补充酶物质, 提高酶的活性,改善动物的消化能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二是分解植物细胞壁及抗营 养因子,在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等酶制剂,可以降 解饲料中非淀粉多糖,将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使其抗营养性和食糜黏度降低,提高动 物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改善动物消化机能,提高其生长性能。公司的单酶产 品中,葡聚糖酶的生产工艺为菌种活化—斜面培养—摇瓶培养—底料投放—灭菌—一级 种子罐—发酵罐发酵—提取—喷雾干燥—颗粒包衣—分装入库;其余的单酶生产工艺为菌种活化—摇瓶培养—底料投放—灭菌—种子罐接种—液体深层发酵—压滤—超滤浓 缩—喷雾干燥—分装—入库。公司复合酶的生产工艺为“载体粉碎—过筛除杂—称取物 料—投料混合—分装入库”,采用的核心技术为促生长产品技术、颗粒包衣技术。

1.2.2 饲料类产品

公司生产的饲料类产品主要包括单一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 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产品,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 料和精料补充料等。公司生产的饲料类产品主要包括单一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单 一饲料是来源于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饲料产 品生产的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是由两种(类)或者两种(类)以上营养性饲料添加 剂为主,与载体或者稀释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 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微生物产品及常见的工业应用领域(大禹生物研究报告)(3)

公司生产的单一饲料主要包括菌酶加和天天加系列。公司通过对苹果渣、豆粕、麸皮以 及天然中药植物原料(如杜仲叶、黄芪、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甘草、决明子等) 进行微生物发酵,高效释放其营养成分,实现对蛋白原料的等量替代并提升消化吸收效 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公司生产多种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公司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 4%哺乳母猪复合预混合饲 料、4%妊娠母猪复合预混合饲料和 4%仔猪复合预混合饲料等多个品种,公司生产的添加 剂预混合饲料为复合预混合饲料,除含有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抗氧化剂、防霉剂 和着色剂等基础原料外,还根据不同动物类型添加多种有机微量元素和益生菌生物原 料。

1.2.3 兽药产品

公司兽药产品包括中兽药和兽用化药两大类。公司兽药产品全部属于畜禽通用疾病防治 产品,可分为中兽药和兽用化药两大类。其中,中兽药产品包括板蓝根注射液和穿心莲 注射液,兽用化药包括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恩诺沙星注射液、氟 苯尼考粉和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等产品。

1.3 公司近几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近几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整体上保持稳定增长。2017 年-2021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 从 8626.07 万元增长至 17895.97 万元,CAGR 为 20.02%;公司归母净利润从 2114.31 万 元增长至 3505.89 万元,CAGR 为 13.48%,公司近几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2 年上半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939.98 万元,较上年同期金额减少 1818.30 万元,减少 23.44%, 其中:微生态制剂收入减少 1153.49 万元,酶制剂收入减少 137.48 万元,饲料收入减 少 246.21 万元,兽药收入减少 262.87 万元。主要原因是行业遭遇了新一轮猪周期影响, 养殖版块生猪产业遭遇了深度亏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4519 万吨,同比增长 5.3%。但受疫情影响,消费不畅,生猪养殖在一季度进入周期底 部,二季度价格开始回升,至二季度末接近盈亏平衡点。饲料版块销量受年初部分原料 涨价和养殖亏损影响,同比有所下降,饲料添加剂和动保亦受行业周期影响处于不景气 阶段。从 6 月份起,饲料添加剂板块行情开始快速回升,随着下半年疫情的放缓、原料 价格趋于平稳、养殖供求关系逐步平衡,行业开始进入周期的上行通道,同时下半年也 是行业传统的旺季,公司各版块业务下半年有望逐步回归正常。

微生物产品及常见的工业应用领域(大禹生物研究报告)(4)

公司近几年期间费用率、毛利率和净利率大体较为稳定。2017 年-2021 年,公司期间费 用率分别为 25.56%、21.38%、30.08%、23.81%和 23.40%,除 2019 年外,公司期间费用 率整体较为稳定。2019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了 8.7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经销商渠道由省级经销变为县级经销,导致销售人员增加,销售人员职工薪酬较去年 同期增加 946 万元,导致 2019 年的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了 6.06 个百分点。同年,公司 在在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对产品销售价格进行了调整,单产品价格上调 6%-10%,使 得公司毛利率较 2018 年同期增加 6.76 个百分点。在毛利率和期间费率都有所增加情况 下,公司在 2019 年的销售净利率较 2018 年基本维持不变。2022 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 用率较去年同期提升了 5.02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菌酶生产线需要于 4 月末停工 检修,为期 3 个月,菌酶车间 5、6 月份检修期间的折旧费用及职工薪酬计入了公司的 管理费用,其中折旧费用 134.13 万元,职工薪酬 31.64 万元。导致公司当期管理费用 率同比上升较多。

1.4 饲料添加剂产品是公司营收主要贡献者

饲料添加剂产品是公司营收主要贡献者。公司营业收入基本来自来饲料添加剂、饲料和 兽药业务。公司饲料添加剂产品包括微生态制剂和饲用酶制剂,2017 年-2022H1,公司 饲料添加剂营收占比为 90.96%、85.79%、78.25%、77.52%、76.85%和 84.22%,历年的 营收占比超过 75%,是公司营收主要贡献者。2022 年上半年,受兽药车间改造影响,公 司兽药生产量较少,导致兽药营收占比下滑了 3.2 个百分点。

2、饲料添加剂行业需求未来有望向好

2.1 饲料添加剂概况

2.1.1 饲料添加剂简介

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饲料添加 剂行业发展始于上世纪初,人们为提高动物饲养效果,开始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能够改善 动物健康水平、促进动物生长的物质,这类物质被统称为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现 代饲料工业使用的原料,在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 节省饲料成本,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 例》,饲料添加剂可分为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性饲料添加剂。维生素作为饲料添加 剂最早在上世纪 20 年代被采用;随后是 40 年代,人们发现四环素对畜禽有促成长作用, 为提高养殖效益,抗生素类产品开始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使用在养殖业;50 年代初,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合成氨基酸技术逐渐成熟,价格低廉的合成氨基酸与一 些微量元素如锌、硒也逐渐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广泛使用;60 年代后,随着人们 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所产生的食品健康问题受到了 人们的广泛关注,并积极寻找相关替代方案,可以在保障养殖效益的同时解决食品健康 问题;20 世纪末,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开始被全球多个国家禁用,同时微生态制剂和饲 用酶制剂等具有替抗功能的生物饲料添加剂行业开始快速发展。

2.1.2 我国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我国饲料添加剂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是在药用抗生素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60 年),饲用抗 生素为人畜共用的药用抗生素;第二阶段(1960-1970 年),人类逐步认识到细菌的抗 药性和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可能危害,提出饲用抗生素应与人用抗生素分开,并开始研 制饲用专用抗生素;第三阶段(1970-2000 年),饲用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重点是筛选 研制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的专用饲用抗生素,将其与人用抗生素和兽药分开, 保证饲用抗生素的安全;第四阶段(21 世纪-至今),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带来的食品安 全和卫生问题引发人们的担忧,积极寻找一种替代抗生素产品的方案,绿色饲料添加剂 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成为重要的替代选择,成为行业中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尤 其是“禁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进一步加快了行业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发展,未来具备 绿色健康特点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2.2 饲料添加剂行业市场规模

2.2.1 全球饲料添加剂行业市场规模

全球饲料添加剂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不断扩容。受全球肉类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影响,养殖 行业快速发展,全球饲料添加剂行业市场规模同步增加。据市场研究公司 Marketsand Markets 于 2021 年 5 月发布的全球饲料添加剂市场研究报告,在预测期内,饲料添加剂 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以 5.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 2021 年的 381 亿美元增长到 2026 年的 496 亿美元。受全球范围内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影响,饲 料添加剂中具有替代抗生素作用的微生态制剂和饲用酶制剂将快速增长。据市场研究公 司 Marketsand Markets 发布的全球饲料添加剂市场研究报告,2019 年全球动物用微生 态制剂市场规模为 46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全球动物用微生态制剂市场规模将达到 70 亿美元,2019-2025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4%;2020 年全球饲用酶市场规模为 13 亿 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全球饲用酶市场规模将达到 19 亿美元,2020-2025 年的年复合增 长率为 8.1%。

2.2.2 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饲料添加剂年产量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动物性食品消 费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我国饲料和养殖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带动对饲料添加剂需求 量的增加。2012 年到 2021 年,我国饲料添加剂年产量从 768.1 万吨增加至 1477.5 万吨, 在 10 年内年差不多实现了产量翻番,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54%,我国饲料添加剂年产量 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2021 年,随着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水产和反刍动物养殖持续发 展,带动饲料工业产量较快增加,饲料添加剂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国 2021 年饲料添加剂总产量 1477.5 万吨,比上年增长 6.2%。其中,单一饲料添加剂产量 1367.9 万吨,增长 5.5%;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量 109.6 万吨,增长 16.2%。氨基酸、维生素产 量分别为 425.5 万吨、177.3 万吨,分别增长 15.1%、10.5%。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产 品产量较快增加,分别增长 19.0%、17.4%。

2.3 多重因素推动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

2.3.1 政府出台政策推动推动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

政府出台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推动行业发展。为促进微生态制剂和饲用酶制剂等新型饲 料添加剂的推广和使用,我国先后出台了《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饲料 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 版)》(第五次修订)等一系 列法规和政策,规范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并强调“加快发展新型饲料添加剂”,推 动新型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健康发展。2016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三五”生物 产业发展规划》中强调“加速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生物种业、生物农药、生物兽药、 生物饲料和生物肥料等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生物农业竞争 力”。后续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全国遏制动物源细 菌耐行动计划(2017—202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 194 号》和《关 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法规要求逐步减少促生长兽用抗菌药使用品种和使 用量,积极使用兽用抗菌药替代品,对饲用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等饲料添加剂的推广具 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2.3.2 全面“禁抗”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全面“禁抗”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契机。过去多年,我国养殖产业为降低动物生病概率、 促进动物快速生长、提高养殖效益,在养殖环节中超量使用抗生素,致使细菌耐药性和 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严重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因此,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对药物饲料添加剂进行规范,要求逐步减少饲料中 兽用抗菌药的添加量,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饲料生产企 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微生态制剂和饲 用酶制剂作为一种无毒无害绿色环保的新型饲料添加剂,能通过生物手段有效降低动物 生病概率发病率,提升改善动物生长速度。因此,全面“禁抗”为微生态制剂和饲用酶 制剂等新型饲料添加剂释放较大的市场空间。

2.3.3 养殖行业的规模化促进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

养殖行业的规模化促进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目前我国的养殖模式仍是以散养为主,由于散养模式中对污染物的环境治理能力较弱,因此,近年来为减少养殖污染,我国通过 养殖补贴等形式鼓励规模化养殖户(场)发展,强制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户,进 一步推动我国养殖行业的规模化。2020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 质量发展的意见》中,还强调提升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率,指出“到 2025 年畜禽养殖规 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 70%以上和 80%以上,到 2030 年分别达到 75%以 上和 85%以上”。与传统散养模式相比,规模化养殖通过扩大养殖规模,提升规模经济 效益,降低单位养殖成本,提升畜产品品质,成为养殖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散养 对饲料添加剂缺乏全面的认识,规模化养殖场具有专业的养殖方法和经验,对饲料添加 剂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对饲料添加剂的接受度较高,养殖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将会增加 饲料添加剂的需求。

2.3.4 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带动行业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带动行业发展。我国 2021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5128.00 元,和 2015 年相比,增加 13162.00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14%;2021 年居民食品烟酒人均 消费支出为 7178.00 元,相比 2015 年增加 2364.00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6.88%。我国居 民的近几年生活水平稳步提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人们在进行日常食 物选择时,不仅仅追求饱腹,而更加重视食品品质和营养均衡,从而带动对肉、蛋、奶 等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进而将通过推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行业下游养殖业的 发展引发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需求增加,推动相关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企业发展带动养殖 业的发展,进而推动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

微生物产品及常见的工业应用领域(大禹生物研究报告)(5)

3、公司是专注于饲用微生物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的优质企业

3.1 公司荣获多项荣誉

公司注重研发,荣获多项荣誉。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保障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配方优势。研发体系由中国工程 院及国内多所科研院所的行业知名专家担当。立足于益生菌、酶制剂、营养、发酵中药、 畜牧兽医、生物原料等生物应用技术的研究,旨在将现代生物的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为 新产品,向客户提供绿色、安全、高效的生物技术产品和整体服务方案,用技术进步提 升应用效益,推动行业进步和产业升级。目前公司拥有山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CMA 检 测中心等平台,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北大学等多 所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以及教学实习基地。公司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迅速,通过良好的产 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得到行业和市场的认可,公司是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酵 专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省动物保健品协会副理 事长单位以及山西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3.2 公司自主研发了多项创新技术

公司的技术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饲料添加剂产品配方技术和菌酶制剂发酵生产技术。公司 拥有智能化微生物发酵生产菌类、酶制剂技术,实现了针对动物不同生物下特征的精准 应用。在绿色养殖技术开发过程中,公司自主研发了“菌酶药肽”一体化固体发酵技术, 该技术运用液体制种固体分时发酵技术,通过微生物繁殖产热产酸,为酶解中药提供温 度、酸度等酶解环境,释放中药中的多种皂苷成分,同时产生多种微生物代谢产物。单 一条件下,该技术能同时产生含有微生物、酶制剂、中药、代谢多肽等多种成分的复合 产品。“菌酶药肽”配方技术融合了益生菌、酶制剂、酶解天然植物原料、代谢多肽等 多种物质,利用“菌”、“酶”、“药”、“肽”的高效协同作用,平衡肠道菌群、分解抗营养因子、促进消化吸收、激活免疫机制、提升脏器性能,兼具提高营养吸收效率 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针对不同动物不同阶段的生理特征、饲料结构,公司运用“菌酶 药肽”核心原料并辅以少量功能物质,开发出一系列微生态制剂产品,可适应复杂的养 殖环境、饲养习惯等现场因素,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微生物产品及常见的工业应用领域(大禹生物研究报告)(6)

3.3 公司拥有区位优势

公司拥有区位优势,采取梯度技术营销模式增加客户粘性。公司地处中原腹地,位于山 西、陕西和河南三省交界处,紧邻河南这一生猪养殖大省,并能辐射四川、湖南、山东、 河北、安徽等全国生猪存栏量排名靠前的省份,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公司拓展下游市场, 持续扩大市场规模奠定基础,形成公司的区域竞争优势。公司产品的用户群体覆盖了大 型饲料企业、中小型饲料企业和广大终端养殖户三个梯度。根据客户群体特点和技术需 求,分别开展技术服务方案,设计相应产品体系,形成技术服务业绩。针对大型饲料生 产企业本身具备较强的饲料研发实力特点,公司技术团队进行技术原理、产品效果等方 面的沟通后,通过应用公司产品达到降低成本、增强饲料批次稳定性和增加饲料附加值 效果。针对中小型饲料生产企业以加工为主,在饲料效率、生物安全、减抗增效、成本 控制等方面要求较高的特点,公司技术服务团队根据下游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提供饲料 配方,开展技术培训,加强产品设计人员技术交流。针对广大终端养殖户的养殖理念、 养殖品种、规模、习惯、饲料结构、硬件条件等方面存大较大差异,地域广、应用量小, 技术要求细致的特点,公司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服务方式,组织客户到公司现场 参观培训,组织专家团队到客户现场进行技术培训。公司从添加剂产品生产过程、应用 机理、应用效果、预期收益、使用方法等全方位服务客户,帮助客户更好的应用公司产 品,提高公司品牌在终端养殖户群体中的知名度,建立品牌忠诚度,增加客户粘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系统发生错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