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方言骂人常用语(益方之言⑯因为)

益阳方言骂人常用语(益方之言⑯因为)(1)

“场”词

场,本义是用于晒谷的平地,引申为人们聚集的地方。西南地区将小镇称为“场”,就从这个引申义来的。因为是聚集之所,人们谈论它也多。在益阳方言里保留了许多与“场”相关的词。

先说“场合”,本义指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场合”,益阳人有时也叫“场面”“场伙”,多用为酒席、宴席之意。这是由我们的饮食文化传统决定的。《山乡巨变》:(龚子元)“早先,有口饭 吃的人家,临到插田,都要备办一两餐场面。”

《山乡巨变》:“跟他相反,他的堂客却是一个油煎火辣的性子,嘴又不让人,顶爱吵场合,也爱发瓮肚子气。”同书另一例: (菊咬)“依我看,办社是个软场合。”此两处“场合”都不能换成 “场面”。“吵场合”是吵架。“软场合”是过不得硬的事项。

不过,可以看出,“场合”“场伙”“场面”有一个共同特征:人多、热闹。

除了“吵场合”“软场合”,还有“硬场合”“吃场伙(场面)”“来场伙”“烂场合”之说。规矩严、执行力强谓之“硬场合”;赴宴,讲“去吃场伙”或“去吃场面”;“来场伙”,也说成 “来煞哒场伙”,指来了风暴(雷雨)或运动、变故;“烂场合”犹如说“烂摊子”。胆子大的人“不怕场合(伙)”,胆子小的人“怕场伙(合)”。

“软场合”,除了讲事情过不得硬,有虚成分,还指不公开, 有暗箱操作。如“咯种考试是软场合,你冇脚路,想都莫想!”“脚路”指门路、关系。没有下文、不了了之的事,有时也称“软场合”,如“你那个事,好久冇信,只怕是软场合。”“软场合”也讲成“水场合”,取水有软的属性。

因为每一个事物的过程都可以简化为一个一个场合或场面,故可由此而组出许多带“场”的词来。

开始叫“捡场”。《山乡巨变》:“这样晏了,怎么还没有捡场?”将场子捡清,表示开始。捡场有时也讲成“架势”“架场”,场子清了之后,架势就是摆开阵势。

事情的过程中,要多“关场”,否则可能“拐场”。“关场”就是关注全场,处处留意。事情本有正常轨道,没有走正常轨道,拐出了轨道,出了岔子,就是“拐场”。如果事情根本就没有做成,那就叫“塌场”:好不容易搭起来的一个场子,因为某种原因,塌了,中途失败了。如拜托别人帮忙,对方忘记了或没尽力,也叫“塌场”,有时还扩展成“塌他的场”。

围棋的最后阶段叫收官,益阳人表示事情的最后阶段,讲 “收场”。这个“收场”,还被说成“收尾”“扫尾”“刹尾 (也写成“杀尾”“煞尾”)”“收水”“收网”“拢掐”。其中最生动的是“拢掐(kā)”,就像捉鱼,双手合拢来,最后紧紧掐住。以捉鱼的动作来形容工作的收尾,水乡特色明显。如果事情最后出了问题,还会说“拢不得掐”。

(感谢唐宋轩宋喜梅女士对本期视频场地、字幕的支持)

主讲人简介:

谢国芳,益阳沅江人,益阳日报社高级编辑、益阳市首届优秀社科专家,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其方言研究专著《益阳方言寻根说字》为益阳市社科重点项目,获益阳市社科成果特等奖、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益方之言①|益阳人喊“江西老表”,要从“洪武落业”开始讲起

益方之言②|“蛇、茶、爬”,在益阳话里都读“lá”

益方之言③|很独特!“社”在益阳话里读lǎ,有“新坟不过社(lǎ)”之说

益方之言④|益阳益阳,“益”字有什么说头?益阳之名从何而来?从文字学找找答案

益方之言⑤|安化、新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从“化”字说开去

益方之言⑥|沅江人可能都不知道,沅江话的构成远比想象的复杂

益方之言⑦|桃江话的话尾经常带“ri”,居然跟岳飞有关系

益方之言⑧|吵架用普通话,肯定吵不赢讲方言的!南县人早就发现了

益方之言⑨|水乡益阳,方言词里“水分”好足实

益方之言⑩|益阳话听起来“几”多温柔,密码就在“话尾子”里

益方之言⑪|益阳人真奇怪:管父亲叫爷爷,管祖父叫爹爹

益方之言⑫|不一样的“你我他”,来自独特的益阳话

益方之言⑬|“打白”一词有更合适的写法

益方之言⑭|益阳话里的“相”,不仅有多重含义,还与管仲有关呢

益方之言⑮|被人批评“毛夸”,恭喜你碰到益阳老乡哒!

策划:邢玲

执行:杨玉菡

制作:湖南日报社益阳分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