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我的人要不要拉黑(屏蔽比拉黑更伤人)

屏蔽我的人要不要拉黑(屏蔽比拉黑更伤人)(1)

前几天我发现曾经的搭档把我屏蔽了。

我是在一次聚会上才知道的。他就坐在对面发朋友圈,我却看不到任何动态。我转身问了我们共同的另一个朋友,他考虑了一下,小声说了实情。

离开那次聚会,我就把那位曾经搭档拉黑了。

朋友都觉得“不至于”。但我知道这绝对“至于”,因为屏蔽比拉黑伤人多了。

我曾买过一个包,买的时候感觉还行,回来也一直在背。

后来有次逛步行街,路过一个服装店,我发现这包真是丑炸了,狠狠鄙视了自己的品味后,它就被丢在家里最深的角落,再也没背过。

奇怪的是,我总会想起那个包,而且还有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

物都如此,更何况是人?

人总是最伤人的,也是最会伤人的。我跟那位搭档也是曾并肩奋斗过的兄弟,我们在参加面试认识的,互相都觉得很聊得来,当天还一起吃得饭。他年长些,工作上有时我跟其他人起了争执,也是他从一旁起身维护,生活里也像兄弟一样吃吃喝喝瞎开玩笑。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公司,他还总帮我找着下家。我也还像以前一样,总是叫他来家里吃饭,聊聊最近咋样。后来他也不怎么来了,我也开始了新的工作,慢慢也就没再联系,但平时朋友圈点个赞评论还是会有,只是也不多了。

但我怎么也没想到他已经把我屏蔽了。

跟那个包一样,我像受了背叛一般难受。总会想起自己的付出和他的冷漠,但却只能憋在心里,俨然就像吕洞宾一样委屈。但也因为那个包,我果断将他也拉了黑。我知道这种信任破裂的痛苦一定会持续很久,所以干脆长痛不如短痛,更何况还是他先不仁呢?

可我错了,社交网络里用的最多的,除了撤回,就是屏蔽。

这两种都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后悔可行”的含义,就像明星屡见不鲜的删微博一样——错了?没关系,撤回就好;撤不回来?没关系,删了就好。正因为有这个“后悔可行”的潜规则,我们才会肆无忌惮的随意评论,随意漫骂,甚至随意伤人。

“屏蔽”完美的将不能说但想说的话,变成了只跟小部分的人说。既解决了怕得罪人的隐患,又能进行小小的发泄,这种充满了虚伪,隐性竞争的功能彻底被赋予了神器般的作用,破坏着本就脆弱的信任,却又不承担任何责任。因为,操作的还是人。

屏蔽我的人要不要拉黑(屏蔽比拉黑更伤人)(2)

这样看来拉黑和删除反而变成了干脆果断的代言词。

你伤害了我,我觉得你是坏人,我就直接拉入黑名单或者删除,总之眼不见为净。阵痛总还会有,但也会慢慢消失殆尽,不会让人辗转反侧的不舒服。

说到底,还是人的自私小气在作祟。

“付出必有回报”这句鸡汤喝的太多,就总会在付出后渴望得到回报。但获得之后再拿出去,可不是所有人都能甘愿的。矛盾也就是因此而起,你不看我,我不看你,甚至还带着鄙视。但私下里都互相密切关注着,总想着胜对方一筹,朋友也就慢慢变成敌人,冷眼讽语的伤着那点儿信任。

但总有解开的结,与其用屏蔽这样的伎俩混得短暂的安宁,还不如开门见山的把话挑明。能和解就和解,若真不能做朋友,也好聚好散。

这世界本就如此残酷,都在一个泥潭中往上游,既然不能拉人一把,也就别去踩人一脚。坦然做人,才是幸福的开始。

别让这个世界被小人占了去!

End

图:网络

文:树

每天一点儿生活小故事,愿你喜欢。

若你喜欢,还不赶紧朋友圈空间分享去!

——树

屏蔽我的人要不要拉黑(屏蔽比拉黑更伤人)(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