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青山十里来(十里青山半入城)

十里青山十里来(十里青山半入城)(1)

资溪县城全景图(资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盛夏时节,走进资溪县城,但见绿映山城,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发。

面包工厂香气浓,大觉溪畔产业旺,泸溪河岸入画来……近年来,资溪县以“纯净资溪”为引领,统筹规划县城“产业、城市、景区”布局,形成产城相融、产景结合、城景互通的“产城景”融合发展格局,推动了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7年以来,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纯净资溪”生态品牌日益夯实。

产城相融产业旺

7月13日,走进资溪县工业园区,记者感受到处处弥漫着香甜的气息。

资溪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林超超向记者介绍,围绕资溪面包本土实体化,资溪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了资溪面包食品产业城,项目在规划时就充分考虑了资溪面包产业同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在打造产业集群基地的同时,持续推进产城相融。

在当地食品龙头企业——资溪面包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内,香气浓郁。跟随工作人员来到观光廊道,面包生产的全过程一览无遗。工作人员彭凯强介绍,公司是省级工业旅游企业,建有资溪面包旅游观光工厂,内有观光廊道、烘焙体验馆等,经常承接研学和亲子游活动。

吸引记者目光的是,工业园区内的资溪面包科技园厂房别具一格,竹材料装饰的外墙生态感十足。“科技园后面的高速公路,是大部分来资溪的游客都要经过的,游客们在高速公路上,远远便能看见科技园内的厂房,这也将成为游客对资溪的第一印象,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上做了充分考量,尽可能展现资溪的生态特色。”林超超介绍。

产景结合气象新

背靠大觉山,毗邻大觉溪,让坐落于资溪县鹤城镇大觉山村的花儿写生基地吸引了大批美术生和艺术家前来创作。“我们尝试将乡风和现代艺术融合,把村里的闲置楼房改造成写生基地。”花儿写生基地负责人刘俊介绍,基地2019年10月运营以来,已接待学生、艺术家等超20万人次,每年能为周边两个村各创造资产收益约5万元。

近年来,资溪以全新理念打造大觉溪旅游区,以“治水造景”的方式,将大觉溪沿线1600亩的田园、14个村小组贯通,让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打造了产景结合的省级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

大觉溪旅游区地处资溪城关,上承大觉山,下接中心城区,同青山绿水结合,打造了露营基地、美食村、滑翔伞基地等十余个业态。“大觉溪旅游区让我到资溪不再是简单地体验漂流,而是会花上一两天时间,在这里慢慢享受生活。”来自南昌的游客许杰说。

城景互通城市美

晚霞渐暗,华灯初上,资溪县城的泸溪河两岸,居民游客纷至沓来。

“1、2、3,茄子!”泸溪河岸上,邱远慧正同姐妹们拍照留念。她们都是资溪人,现分别居住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每年都会相约返乡,游山玩水间看看家乡变化。“资溪县城这些年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尤其是这‘一河两岸’,几乎是一年一个样。”邱远慧感慨道。

2019年以来,资溪县全面启动“一河两岸”旧城改造工程,完成了对中心城区棚户区的全面改造,打造了包括泸溪河两岸,全长6.5公里、宽4.5米的步行、骑行两用健康绿道。

“顺着‘一河两岸’绿道前行,可以直通大觉山景区,这条绿道现在成了资溪城景互通的文明长廊。”资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黄志贤介绍,资溪以“微改造”模式,结合原有地形地貌,将沿线小广场、小游园连通,新建改造了27个大小广场、12个小游园和风雨连廊,并对商业廊桥、仿古商业街进行复古改造和业态提升,先后吸引10余家商业体入驻。

本报记者 徐立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