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成功的故事(一切成就的动力)

1971年,郭台铭毕业于台湾“中国海专”,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公司之一—一复兴航运工作。不过,他并不甘心永远靠海为生,过飘泊、不定的日子。1974年,郭台铭向岳父借钱买下当时的鸿海工业公司,从事黑白电视机零组件代工生产。

郭台铭成功的故事(一切成就的动力)(1)

到了1977年,郭台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没有用这笔钱买房置地,而是从日本购买模具设备,建起了自己的模具厂。随后,台湾火爆的房地产仍然没有阻挡住郭台铭投资办厂的热情。

现实证明了郭台铭的远见卓识。当“鸿海精密”陆续建立起电镀部门与冲压厂后,他远远超越了同行,并拉大了彼此的距离。20世纪80年代,他在个人电脑工业起飞中,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建立起令后人惊叹的连接器王国

到了1999年,郭台铭一口气吞下华升、广宇等企业,进行逆向整合,使鸿海精密发展成为鸿海集团,由地区性大厂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企业。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一个人的心胸,决定了他的世界观。从创立鸿海的第一天起,郭台铭就目标明确,即把公司发展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企业。他说阿里山的神木成其大,40年前种子到上里时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这种霸气,无人能及。

郭台铭成功的故事(一切成就的动力)(2)

有远大志向而脚踏实地,遭遇失败却不言放弃,这样坚持下去,成功不会离你太远。在成长道路上,在工作中,轻易投降不是最佳的选择,培养一颗进取心,坚持永无止境地奋斗才有可能通向成功的彼岸。

总结自已的创业经验,郭台铭提出了“坚忍的毅力”前动的傻劲“智慧比聪明重要”,这三个鲜明的论断。概括起来,它们实际上是坚持、专注与远见。在他看来,一旦决定创业,并付诸行动,就要坚持原有的目标,聚精会神做事情,遇事有远见。做到了这几点,就可以不被外界干扰,向着成功的方向不断前进。

哈佛大学毕业生罗纳德,皮尔经常对别人说:“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情况会好转的。”小时候,每当遭遇挫折和失意时,母亲就会这样对他说:“如果你坚持下去,积极进取,总有一天会交上好运。而你还要认识到,如果没有之前的失败和痛苦,就不会有后来的幸福和快乐。

的确,失败的教训、苦难的环境磨砺了人的意志,只有具备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志向,才能越挫越勇,实现远大的人生目标。

放大你的格局

远大的志向是指引航向的灯塔,让你在迷雾中认清方向,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无论到多少磨难,无论遭遇任何挫折,有志向的人更具战略定力通过持续努力达到胜利的彼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