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火革卦讲什么?革卦泽中有火的

《周易》第四十九卦革,其卦象为上兑下离,《大象传》解释为“泽中有火”,对应的自然之象是群星之中大火星闪耀。兑属阴金,可像星辰。离为火,在白天可象日,在夜空中象大火星,即青龙七宿中的心宿。

泽火革卦讲什么?革卦泽中有火的(1)

泽中有火=星中有心

古人以北极五星和心、房二宿及伐星(伐三星在参宿,借代参宿。)定时辰,均称“大辰”。《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心房视为一体)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为大辰。”北极正对心房,心宿在东,参宿在西,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参商不相见)。这三个大辰就构成了洛书中间一行“7-5-3”。

泽火革卦讲什么?革卦泽中有火的(2)

革卦卦辞为: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战争结束第六天才收服了民心。举行盛大的享祀,占问有利。国民的恨意消失。

困卦中周国君子帅军取得南征的胜利;井卦中君子组织战后民众淘修旧井,恢复生活生产秩序;在革卦中君子为征服的邑国重新颁布历法时令,在制度上强化统治。

商周时已经用天干地支计日,比如《殷墟文字乙编》有一条卜辞说:“辛未卜争贞:妇好其比伐巴方,王自东探伐,戎(陷)于妇好立(位)?”但《周易》中只有天干计日,如“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卦辞说“己日乃孚,”,意思是君子规定占领日为甲日,在第六天,也就是己日,经过五天“劳民劝相”后,民心终于归服了。

革,在卦中的意思就是改革,《大象传》时“君子以治历明时”。为什么要在战后重新设定历法呢?按《史记·历书》所说:“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意思是遇改朝换代,新王都要从一开始就改正朔(年初为正,月初为朔),易服色,以示天命。

革卦爻辞如下:

巩用黄牛之革。

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悔亡,有孚改命,吉。

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泽火革卦讲什么?革卦泽中有火的(3)

上述爻辞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用以黄牛为牲的最高仪式来宣布改革历法,以强固人心。

到占领第六天才宣布改革历法。因为征伐取得了胜利,我方没有抱怨。

征伐是凶险之事,占问局势紧张。改革的命令重申了三遍,都信服了。

被占领国民众对我方没有恨意了,按改革的历法更改了命令方式,吉祥。

被占领国的大人们又恢复了以前像老虎那样威风的样子,他们没有占问俘虏的命运。

君子行事变得像豹子一样果断迅捷,民众们都恢复了正常的精神面貌。征伐有凶险,占问安居之事吉祥。

泽火革卦讲什么?革卦泽中有火的(4)

关于爻辞的理解,有三处需要解释一下:

1、初九“巩用黄牛之革”和遯卦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的“革”不一样。遯卦中的革是名词,皮革。此卦中的革是动词。黄牛之革形容仪式的规格很高,和卦辞“元亨”一致。巩就是固的意思。

2、九五“占”和卦辞“贞”的异同。占,上卜下口;贞,上不下贝(鼎)。从字形看,二者都是卜问的意思,但贞更为正式,规格更高。六五所述的“大人”是被占领国的统治者,相当于战俘,地位不够,所以用“占”不用“贞”。

3、九五“大人虎变”说明被占领国的原统治者重新恢复统治地位(与鼎卦九五“鼎黄耳”所指一事),但权力已大大削弱,不能决定俘虏的命运(未占有孚)。上六“君子豹变”是相对于屯蒙师比四卦中君子的表现而言。在这四卦中君子首次领军征战,表现得谨慎怀柔。而这一次南征,君子变得成熟果决了。

关注我,可以读到其他卦的分享,给你一个全新的周易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