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上集(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龙,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来堡村人,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自幼饱读诗书,心忧天下苍生,长期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1661年,四十四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决定走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来堡村,接受清廷委任,去六千里之外的广西罗城出任知县。临行时,他立下誓言,绝不以温饱为志,誓不昧天理良心。直到六十七岁病逝在两江总督的工作岗位上,他一直都勤政爱民,廉洁清苦,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上集(天下廉吏第一)(1)

当官二十多年,于成龙政绩十分卓著,曾三次被举“卓异”。清朝对官吏的考核,文官三年一考核,武官五年一考核,官员成绩突出、才能优异则被评为“卓异”。在达到“卓异”很难,那可是全国成千上万官员的佼佼者,就像一个小学生被评为国家级的“三好学生”,谈何容易呢。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上集(天下廉吏第一)(2)

于成龙从知县做起,一直做到巡抚、总督、大学士,官是越做越大,但却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除了领取朝廷发放的微薄俸禄、节约自己的粮食来扶弱济贫。一次,他还把自己唯一的一头驴给卖了,用来救济灾民。在罗城做知县八年,调走的时候他连路费都没有。从湖北到福建赴任时,于成龙只有一床被褥、一身官服,一路上把萝卜当干粮吃。一次,儿子从家乡来看望他,临别的时候,他仅送给儿子半只鸭子。即便当了总督,他依旧是精茶淡饭,只吃青菜,终年不知肉味。人们亲切地称他“于青菜”“于糠粥”“于半鸭”。

于成龙离世的时候,家中只有几件旧衣服和旧靴子,四壁空空,可以说一生为国为民,两袖清风。但是,他收获了满满的民心。他廉政爱民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上集(天下廉吏第一)(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