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区变化(如何激活城市夜经济)

来源:【扬州发布】

也许,这是一场潮流,但更多的人期待,这是一个趋势。

夜幕降临,一辆辆私家车从城市四面八方开来,后备箱里塞满了“盲盒”般的商品,吸引了许多扬州市民夜间“赶集”,体验着不一样的潮食趣玩。

韵河湾市集、皮市街“嗨皮市集”、三湾公园市集、昌建广场市集、三盛广场市集、吾悦广场市集、三把刀特色步行街市集、虹桥坊非遗夜市、明月湖“Fun肆一夏”夜市……今年5月以来,丰富多彩的夜间市集在扬州各个角落井喷式开张,与往年不同的是,“后备箱”成为大多数夜市不可或缺的标配。

一个个标新立异的后备箱摊位,一家家特色鲜明的“袖珍店铺”,越来越多的青春面孔占据了夜市“C位”,改变了夜市传统消费结构。

“时尚感”和“烟火气”并存,站在车辆后备箱前的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故事?夜间市集如何进一步激活城市夜经济?近日,记者探访了扬城后备箱市集。

扬州城区变化(如何激活城市夜经济)(1)

三把刀特色步行街“遇见三把刀”夜市。

【潮流篇】

“他们摆的不是摊,是生活的劲儿”

晚上7点开始,在韵河湾街区临近文昌路的一块空地上,上百辆私家车整齐排列成数行,打开后备箱,挂上一圈氛围灯,配上帆布招牌,支起折叠桌椅,韵河湾后备箱市集开集了,各式美食、特调饮品、手工编织、萌猫爬宠、套圈游乐、亲子互动……运河晚风吹过,现场客流不断。

“我们可以说是扬州城后备箱摊位数量最多的市集。到目前为止,单日客流量最高达1万人次,成功带动了东区的人气。”韵河湾街区相关负责人曹刚说。

今年5月20日,位于韵河湾街区的后备箱市集率先一炮走红,吸引了不少摊主摆摊。

扬州城区变化(如何激活城市夜经济)(2)

韵河湾后备箱市集。

包磊,江湖人称扬州后备箱市集第一人,韵河湾街区的后备箱市集就是他找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把各自的车辆改成同一种风格,做不同的产品,一起摆摊。“实际上,扬州的后备箱市集最早是在保障湖沿路边摆起来的。”包磊说,当时在南京看到后备箱市集后非常喜欢,就约了几个朋友自发地干了起来。

让包磊没想到的是,有很多人主动跟了进来,摊点越来越多,管理成了问题。“为了方便管理,我们看中了韵河湾街区这块空地,找上门后与对方管理团队一拍而合。”包磊说,在韵河湾街区夜市,最高峰时有120多个后备箱小摊。

“后疫情时代,年轻人更愿意走向户外。在某种程度上,户外市集的兴起传递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曹刚说,“在韵河湾摆摊大军中,有劳斯莱斯、宾利、奔驰等许多豪车车主,他们摆的不是摊,是生活的劲儿。”

记者了解到,扬州众多市集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疫情防控措施的严格落实。在三把刀特色步行街夜市,出入口都有保安值守,请市民出示苏康码、行程码,并且测体温。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这样的夜市具有让人安心的烟火气。

年轻人为何有这么高的摆摊热情?

卖热狗的叫“狗富贵的摊”,卖香水的叫“逃不过的真香定律”,卖玩具的叫“恭喜你发现了宝藏”,还有的摊位直接挂上“摆摊为了梦想”……几乎每个后备箱都打出了个性化、网红化标签,挂出的是创意,晒出的是心声。

小唐,原本在彩衣街开凉皮店,为了做好后备箱市集生意,他把10元一份的凉皮改成了桶装,深受夜市消费者的欢迎。他告诉记者,原本是想把店关了就找个公司上班去,刚好有了后备箱市集,就干脆把店关了,开始用后备箱创业,取名“一家凉皮铺”。

前来摆摊的车主背景迥异,有开实体店的,有做文创的,也有第一次出摊卖货的其他行业从业者。投入小、灵活性强、门槛低,让后备箱市集越来越受年轻人追捧。

今年以来,扬城新增多少后备箱市集摊主?包磊估计,最多时近1000人,实体店店主和无店面的初创者各占50%。

扬州城区变化(如何激活城市夜经济)(3)

香水小样摊点。

天慢慢黑了,一盏又一盏灯在后备箱里亮起,闪烁着扬州青年对美好生活的表达和追求。“下班去摆摊”“关店去摆摊”“带着新品去摆摊”……一个小小的后备箱,装载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承载着年轻人带给这座城市的新活力。

与传统的地摊经济不同,年轻人的加入,赋予后备箱市集时尚与新潮。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消费场景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消费体验,吸引着不少顾客驻足流连。

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张斌认为,后备箱市集的发展,顺应了消费者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升级,培养和壮大了城市个性化消费群体,他们正在彰显出城市消费升级蕴藏的巨大潜力。

夜色渐浓,市集却仿如白昼。家住三盛商场附近的80后袁先生带着3岁的女儿前来赶集,碰巧遇上手机抽奖活动,望着一旁的小女儿随着背景音乐连蹦带跳使劲地摇动着手机,他笑着说,城市需要这种有互动、有温度、有沉淀的新空间。

后备箱市集变身人气聚集地

扬州西区昌建广场的夜市,每晚都人气满满,手工制作、文创、网红美食等成为夜市中的亮点。

“我们是露天街区式格局,做夜市具有天然的优势,今年是第三年做夜市。”扬州昌建尊源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春红介绍,每年夏季,他们都会为想做夜市的人建立一个申报群,一个多月前昌建广场以零租金吸纳摊位入驻夜市,目前已经有200多个摊位进驻。

一开始,街区内有的店主不愿意做夜市,因为夜市生意好不好不确定,还要支付员工加班工资。为了化解店面老板们的顾虑,葛春红想到了一个办法,动员店里的员工出来创业摆摊,老板不用付员工的加班工资,摊位就放在店面门口。

扬州城区变化(如何激活城市夜经济)(4)

提拉米苏等甜品卖得火。

在昌建广场一家服装店门前有一个卖花的后备箱小摊,花摊旁边还放着服装架子,摊主也就是服装店的店员,一边摆摊,一边站店,一个晚上鲜花能卖几百元,服装店的营收也能增加5%,一举两得。

葛春红团队的努力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疫情前昌建广场商铺出租率最高为94%,疫情期间降至87%,目前已恢复到90%。

一场夜市也证明了东区同样不缺人气,韵河湾街区相关负责人曹刚介绍,因为后备箱市集人气高涨,让不少商户看到了入驻街区的信心,一个多月夜市运行下来,上门前来洽谈入驻街区的商业项目超过了前两三年的总和。

【思考篇】

扬州市集发展如何“借光”?

要不要摆后备箱市集?此前,这个决策在扬州万象汇高管层中反复讨论:“由于摊主个人的随意性,商品会不会雷同,会不会成本提升,会不会今天来了明天又不见了……”

万象汇高层的疑虑,也正是包磊的困惑。“几乎每个夜市都会卖冰粉、手打柠檬茶、麻辣小海鲜、鲜花、玩具等。”包磊说,“一开始,后备箱市集的东西很好卖,有的人一晚上收入有1000-2000元,但随着摆摊的越来越多,看到什么好卖,大家一哄而上,比如,一个市集上卖柠檬茶的有二三十个,结果现在每家每天只能卖100-200元。”

“后备箱市集可以说是创意市集的迭代新生,但市集的创意远不止一个后备箱所能承载的。”万象汇总经理仇峰表示,其实,后备箱市集存在已久,近两年引起关注成为现象级,与短视频发展、汽车文化、社交文化、网红文化有着密切关联。

“要做出扬州的高端市集,关键有两点,一是培育出粉丝愿意前来消费的特色产品,二是能否做出这个主题的特色市集,让全国粉丝来扬体验。”扬大商学院教授张斌认为。

前两天,包磊跑到了苏州、温州,前去观赏那里的正在举办的两个全国性大市集,他惊讶地说:“市集上几乎都是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基本上是原创手工。”

回扬后的包磊一直在考虑,扬州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城市,扬州市集如果做不出好的文创产品,实在是配不上“创意”二字。他向记者描绘了自己心中扬州文创市集的模样:“比如,扬州剪纸,我们要卖的不是剪纸产品,而是直播大师剪纸的工艺,用年轻人喜好的方式,吸引全国的剪纸粉丝来扬学艺体验。”

网红夜经济如何变“常红”?

夜间经济是属于年轻人的经济,而他们是城市发展需要的人。

“从这一点出发,我觉得我们的夜市也好,后备箱市集也好,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扬州市商务局负责人说。

为了鼓励夜间经济发展,扬州市商务局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针对夜间消费促进活动,给予实际支出费用50%的补贴,希望通过夜间消费新场景,进一步提升城市消费活力。

如何让扬州网红夜经济变成“常红”夜经济,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除了传统的购物、吃饭、唱歌、看电影外,更要关注这一代年轻人有着怎样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趋向。

6月24日晚,为期6天的江苏扬州非遗夜市在明月湖、虹桥坊两地同步开市,这是当地文旅部门利用夜间市集,让更多的非遗产品、非遗美食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华灯齐上,小秦淮河边珍园时尚街区流光溢彩。7月2日晚,扬州首届“扬州夏日 人才盛汇”人才夜市专场招聘活动拉开帷幕,扬州市人社部门组织40多家企业“摆摊”求才,为年轻人择业提供更加轻松的环境。

后备箱市集,用创意点燃了城市的“夜生活”,承接着年轻人的追捧,寄托着城市经营者的期望,未来,它将如何释放出更大潜能,为扬州增添更多的城市底蕴和发展动力,时间会给出答案。

拉得动经济,装得下梦想。2022年扬州的夜,显得格外璀璨。

记者 孙炎 屠明娟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