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小区焕生机(内外兼修老旧小区焕然如新的密码)

吃、穿、住、行,百姓生活的四件大事。“上楼梦”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许许多多中国老百姓翘首期盼的梦想。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居民的住房以土坯草屋为主,仅算是有个“栖身之所”,上世纪60、70年代,居民用房才由草房变成了瓦房、楼房,到了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住在钢筋混凝土(楼房)以及砖混材料(农民平房)建设的住宅比例已经高达95.8%,越来越多的人搬进了楼房,且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5.7平米大幅跃升至39平米,不但住得越来越安全,而且住得越来越宽敞。

旧小区焕生机(内外兼修老旧小区焕然如新的密码)(1)

中国老百姓“上楼”的过程中,老旧小区承载着中国人最早的安居梦,告别农村、拆迁上楼;挥别平房、喜迁新居,那得是多少个家庭的重大事件啊。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新建商品楼盘雨后春笋般成片涌现,这些当年的新楼房,如今的老旧小区,好似垂垂老人,不再年轻充满活力,外表也不再光鲜亮丽。外表之下的,还有失养失管、市政配套不全、社区服务不到位等诸多毛病和问题,就同人之老去,身体机能退化,会随之产生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一样。

旧小区焕生机(内外兼修老旧小区焕然如新的密码)(2)

人病了得医,城市出现问题也需要改进和更新。近日,对于国人安居做出巨大贡献的老旧小区,国家研究出台了专门举措,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出了“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旧小区焕生机(内外兼修老旧小区焕然如新的密码)(3)

在此之前,各地也都进行过积极探索,而且是深入“腠理”的改造,而非针对“肌肤”的刷刷补补。比如,北京改造小区开出的“六治七补三规范”的药方,并非简单为楼体做保温、屋面加防水等“穿靴戴帽”式的改造,而是通过治危房、治违法建设、治开墙打洞、治群租、治地下空间违规使用、治乱搭架空线,做好“外科手术”,把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整治到位;而后服用“汤剂”好好补一补,补抗震节能、补市政基础设施、补居民上下楼设施、补停车设施、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小区治理体系、补小区信息化应用能力;最后规范小区自治管理、规范物业管理、规范地下空间利用,等于加强了小区的“健康”管理。由表及里,内外兼修,让居民拥有一个住着安全、待着舒心、干事方便的新“小区”,更好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由住得宽敞向住得舒适转变。

文/高士军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