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四大法则(道德经第四十八讲)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的四大法则(道德经第四十八讲)(1)

解析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无事的态度去做事,以无味的态度去品味。总体来说,就是以不想为天下先为基石,去想为天下先,以不敢为天下先为根本,去敢为天下先。

不论是大是小,是多是少,都要以上德的方式去面对一切矛盾。

想把事情做得难以解决,就用容易快捷的方法去做。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就要在最细微的部分也做到谨小慎微。

天下的难事,一定从最开始就用下德与不德这两种容易解决问题的方式去做,遇到问题,若不然你忍了,若不然我忍了,如此后遗症越来越多,最后到无法解决的地步。

天下的大事,一定在最细微的部分,也用上德的方式去处理问题,遇到问题,我既不会主宰你,也不会主宰我自己,如此事情越做越大,越来越顺。

所以圣人,不敢为天下先,也不想为天下先,如此才能成就圣人的为天下先。

道德经的四大法则(道德经第四十八讲)(2)

轻易许诺,必定有很多难以兑现,因为轻易许诺,便是不以不敢为天下先为基础的敢为天下先的行为,便是过于相信自己的智慧与实力的行为,这便是走入了不德之道,而不德之道也会给他带来相应的结果。

以不德与下德这种容易解决问题的方式做事,便是不以不想为天下先为基础的想为天下先的行为,面对问题时,如果总是想着要如何突显出自己的智慧,实力,美德等等,那么势必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圣人始终以不容易解决问题的上德的方式做事,所以他也就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备注:建议从第一讲依序阅读)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道德经的四大法则(道德经第四十八讲)(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