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女人的十大特点(客家妇女的天足)

客家女人的十大特点(客家妇女的天足)(1)

所谓“天足”,是对缠足而言,指天然未经缠裹的足。旧时中国妇女有缠足陋习,而客家妇女却一直保持天足。

缠足起源于五代后唐李后主之妃窈娘,到北宋时已十分流行,不管是官家抑或百姓,凡女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其父母、家人即用专制的布帛缠裹其双足,以压制其肌 骨成长,使双脚变得纤细短小,唯这样才显双足之美,而且认为双足缠得越小越美,即人们常说的“三寸金莲”。这种陋俗流行到清末始明令禁止。但民间妇女之完 全不缠足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最终实现的。

缠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男权主义制度下,男性视女性为玩物的心态使之,把妇女缠足引起的身体部分变化看作美。这是一种违反生理、摧残妇女身体的陋习。

客家妇女不缠足,保持天足,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客家社会某些特有的风俗有关。客家先民早在晋代五胡乱华时即开始南迁,当时缠足风气尚未在中原一带盛行,妇 女们得以用天足跋山涉水,与男人们一起万里迁徙。当宋代中国妇女缠足风气盛行时,客家人已在南方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定居,开始了刀耕火种的艰苦生活。由于山 区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林菁深密,瘴气熏人,土地贫瘠,所产难以度日。为谋生计,客家男人大多外出找工做,以补贴家用,致使家中本该由男人干的重活如种地、 砍柴、耕田和肩挑等,一应由妇女去做,无形中妇女的双足就不能用布帛缠裹而任其发展了,使客家妇女的天足成旧时客家妇女的最大特色之一。

另一方面,也如许多客家研究学者所言,客家妇女的不缠足,也与受南方山区蛮獠风俗的影响息息相关。吴永章教授指出:“此俗当是接受本地‘蛮风’所致。”清 末太平天国起义队伍中,有一队女兵,全是客家妇女,打起仗来,英勇异常,就连镇压太平军的清军统帅曾国藩也难以对付她们,只好徒唤“大脚蛮婆”而已。黄遵 宪也曾引用一位外国传教士的话赞扬说:“西人束腰,华人缠足,唯州人无此弊,于世界女人最完全无憾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