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将剩勇追穷寇全文(智囊兵智部制胜卷)

宜将剩勇追穷寇全文(智囊兵智部制胜卷)(1)

宜将剩勇追穷寇全文(智囊兵智部制胜卷)(2)

译文

黄巾贼领袖韩忠以十万人割据宛城,朝廷命令朱隽率领八千人征讨。

朱隽修筑工事,堆起一座和城墙一样高的土山,然后击鼓命令攻击城西南。黄巾贼都集中于城西南。

朱隽却亲自率领精兵五千攻打城东北,乘虚而入。

韩忠只好退入内城,乞求投降。

当时的司马张超等认为可以接受韩忠的投降。

朱隽说:“不能接受投降。现在天下太平,只有黄巾贼造反,接受他们的投降就是助长反叛的气焰,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朱隽下令急攻,失败了。

朱隽就登上土山观察敌情,对张超说:“我现在明白了,敌人被包围了,我们又不接受他们的投降,跑又跑不了,只能顽抗到底了。不如我们撤去包围,让士兵入城。韩忠看见包围撤去,一定会想办法逃跑。贼人一旦出城就没有战意了,那个时候想要击溃贼人就非常简单了。”

朱隽就下令杰出包围,韩忠果然出逃。朱隽趁机攻打韩忠,击破了韩忠。

原文

黄巾贼党韩忠,以十万人据宛,诏朱隽以八千人讨之。

隽张圉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西南,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子城,惶惧乞降。

时司马张超等议听之,隽曰:“不可!今海内一统,独黄巾造逆,纳降徒长逆萌,非长计!”急攻之,不克。

隽乃登土山望之,顾谓张超曰:“吾知之矣,贼外围周固,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不如撤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

即解围,忠果出,因击,大破之。

韩忠,东汉末年黄巾军将领。

朱隽,即朱儁,东汉末年名将,封钱塘侯。他平定胶州叛军,又平定黄巾。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却不是那么容易实践。

就是我们一定不要把敌人逼到一个死地,让他没有路可以走。一个走投无路的人实际上是很危险的。

“困兽犹斗”的故事,不得不了解一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