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鸭子助力乡村振兴(武进联庆村一只老鹅)

寨桥老鹅是武进十大名菜之一,可是知道并品尝过正宗寨桥老鹅的人并不多,因为它隐身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联庆村里的十几户农家,这是寨桥老鹅的发祥地,至今仍天天灶火旺盛、鹅汤飘香,吃客都是四邻八村的人。

养殖鸭子助力乡村振兴(武进联庆村一只老鹅)(1)

今年以来,联庆村进入精品美丽乡村建设阶段并被列入示范点,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与质量、真正实现精品化,村党支部决定深度挖掘寨桥老鹅文化,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前黄镇农合联打造联庆村寨桥老鹅品牌,用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广这一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菜肴,以一道菜搞活乡村游、乡村经济,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武进寨桥一带地处滆湖流域,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镇上就有镇办哺坊,专业哺育小鹅小鸭供农民散养。由于生态环境良好,农户就把鹅鸭放养在滆湖边的芦滩、滩田里,散养的大白鹅品质特别好。联庆村一带姓柴的村民有一手烧鹅的好手艺,因此诞生了远近闻名经久不衰的寨村老鹅。相比别处的“寨桥老鹅”,联庆村多家农家乐推出的“寨桥老鹅宴”,原料更讲究,工艺更独特,制作更精良。

联庆村推进精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作不久,党总支书记张立成找到前黄镇农合联秘书长陈红伟商量,要把联庆村最有特色的“寨桥老鹅”以“联庆村”进行品牌化推广,把所有制作“寨桥老鹅宴”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品质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统一市场推广。很快,由联庆村与前黄镇农合联组成的“联庆村寨桥老鹅”工作小组成立了。

在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工作小组从五方面打造“联庆村”寨桥老鹅。一是打好“原料”牌,选取散养为主、养殖时间5年左右的太湖鹅,规范饲料喂养,以稻壳等天然饲料喂养为主,凸显“寨桥老鹅”品质。二是打好“产业”牌,借助区农业农村局平台,引导有实力的畜禽加工企业或成规模的中央厨房对寨桥老鹅进行产业化生产。三是打好“品牌”牌,未来或由联庆村委注册“寨桥老鹅”区域公共品牌,确立“联庆村”品牌标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四是打好“旅游”牌,据张立成介绍,村民石正祥的“寨桥老鹅”烧制技艺入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家的农家乐虽只有六七桌,可经过初步品牌运作,生意非常红火,每年都有三四十万纯收入。据前黄农合联介绍,目前正在规范“寨桥老鹅宴”烹饪流程,未来符合规范的农家乐将获“联庆村寨桥老鹅”标识牌,将这门烹饪手艺发扬光大。五是打好“电商”牌,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工作小组将对接食品研发机构,解决鹅汤包装运输问题,通过镇农合联的电商平台与外销渠道,由前黄农合联联手常州前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电商平台推广,走出常州、走出江苏、走向全国。

张立成介绍说,联庆村要把“寨桥老鹅”这道菜做好,不仅要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到这个产业,还要带动本村的特色果品、水产、稻米推广,特别是联庆村背靠滆湖,可实现乡村游与全域旅游联动,将联庆村的精品美丽乡村建设提升重点放到产业振兴与共同富裕上来。

刘燕涛 王锐图文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