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形纲的动物特征(生物多样性百科)

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节肢动物·全色云斑蛛。

蛛形纲的动物特征(生物多样性百科)(1)

全色云斑蛛

Cyrtophora unicolor

节肢动物,蛛形纲,蜘蛛目,园蛛科,云斑蛛属。常在树枝间、屋檐下织网,以蚊、蝇等小型昆虫为食。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照片摄于西双版纳。

全色云斑蛛体色多为黄褐色或橘红色,腹部背面前端具肩角1对。相较于大多数蜘蛛椭圆形的腹部,全色云斑蛛的腹部则是较罕见的倒三角形。

其腹部背面前端有多个黑褐色颗粒状凸起,有学者认为,这些凸起可能是模仿蜘蛛的眼,即假眼,从而起到迷惑其他动物的作用。

全色云斑蛛为“守株待兔”类的蜘蛛,捕猎主要靠自己腹部末端发达的“纺器”织出的网来“网住”猎物,由于眼睛只能分辨光亮和阴影,连猎物的大概轮廓都看不见,完全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睁眼瞎”。

如此弱视,如何捕猎?

这就不得不提全色云斑蛛的“独门绝技”——遍布全身的刚毛,刚毛可以感知猎物“落网”后的震动,再根据震动的位置进行精准扑咬。

织网捕猎的蜘蛛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共同点,就是它们织的网中部分丝线没有粘性,部分丝线有粘性。蜘蛛一般待在没有粘性的部分,而猎物因为分不清哪里是陷阱,撞入网内后越挣扎碰到带粘性的丝线就越多,最终成为蜘蛛的“盘中餐”。

而最让生物爱好者称奇的是,织网类蜘蛛的视力等同于“睁眼瞎”,却从未陷入粘网中,那么它们如何在自己的网中,分辨哪里是没粘性的安全网?哪里是有粘性的陷阱网?

有种解释是,以蜘蛛为圆点辐射开的竖状网为安全网,而连接竖状网的横网则有粘性。因此,蜘蛛在网上爬行时都是将足搭在竖状网上。

蜘蛛丝除了有粘性之外,还是未来很好的仿生学材料之一。科学研究发现,蜘蛛丝的强度、韧性和弹性远强于同等截面直径的钢丝,随着研究的深入,或许有一天人造蜘蛛丝将服务于人类。

特别鸣谢: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黄贵强博士对本文的指导!

蛛形纲的动物特征(生物多样性百科)(2)

黄贵强,农学博士。现就职于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从事天牛科昆虫系统学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7篇,天牛新种8个,丽金龟新种2个,蜘蛛新种6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统筹:连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报设计:郑弼尹

蛛形纲的动物特征(生物多样性百科)(3)

》》戳图进入专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