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

1957年9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湖南通道县雪峰山南麓的一个小山村——高坪村附近,突然响起一声震天虎吼。

周围的老虎就像听到屠龙宝刀的江湖号令一般,向这个不足80人的山村围拢过来。

很快,上百只山林之王从四面八方将村子团团围住。

这里的“虎口”一时间已经多于人口,虎吼声此起彼伏,让人毛骨悚然,瑟瑟发抖。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1)

小村子里已经乱作一团,孩子的哭喊声、牲畜的惊叫声、老人的诅咒声、壮年人的敲锣声,纷纷交织在一起,高坪村仿佛迎来了一场世纪之劫!

这种现象本身就很奇怪,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老虎是独居动物,为什么会成规模成建制的集体出动?

这么多老虎到这里来,目的何在?仅仅是为了单纯地捕食?

这场袭击,将会如何收场?村民们的命运,又终将如何?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半个世纪前,还原“百虎围村”事件的真相。

大自然的各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活动范围,老虎与城市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集不多,山林之间可就不一样了,既有人类活动,也有野生动物活动,大家的活动范围产生了交集。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2)

多少年来,老虎等猛兽的数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它们的一辈辈应该也流传有“武松打我们”的故事,自从人类有了制作工具、武器的能力、协同作战的套路,总体来说是一种“人进虎退”的态势,人类剥夺了各种猛兽食物链的最顶端的位置,又自己坐了上去。

千百年来深植的记忆告诉老虎这个物种,聚居的人类,是我们招惹不起的对象,能躲远点就躲远点,如果要给多远加一个定语,那就是要多远就多远。

对于人类来说,手无寸铁的单人见到老虎,不要有任何幻想,那属于标准的送外卖上门,打打不赢,跑跑不掉,人虎这两者之间的单独战力不存在任何可比性。

综合考量:老虎是不吃人的,除非人送上门来,或招惹到了它。

老虎也没啥统治世界的妄想,就是想偶尔能吃上一顿饱饭,不挨饿,不影响种群延续,能偷偷摸摸地生存下去,是老虎的最后底线。跨越这个底线,老虎大概就会认定:你们招惹我了。

也就是说,老虎只要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就能基本跟人类相安无事。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3)

通常情况下,一只华南虎的生存空间至少需要60到80平方公里的森林。

老虎虽然凶猛,但是很聪明,它们不以食肉动物如狼和豹子为敌。

原因很简单,这样做的成本太高。还容易结仇树敌,形成和其它食肉动物的冤冤相报,让自己永无宁日。

因此,老虎的捕食对象往往是野猪、鹿、狍等食草动物。

确切地说,这60到80平方公里的森林中还应该生存着200只鹿、或300只羊,或150只野猪才能让老虎生存下去,鹿啊羊啊野猪啊,也一定要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指标数量,才能保证自己种群能不灭种,也能生存下去。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生物链。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4)

就像在一个池塘边,青蛙的食物是虫子,虫子要靠吃附近的庄稼活下去。如果我们为了保护庄稼,把所有虫子都消灭光了,青蛙就会咒骂着走上绝路。如果我们把青蛙都逮着做成馋嘴蛙了,虫子就会泛滥,庄稼就会歉收绝收,人类也会自食苦果。

当人类具备有农药化肥基因科学这些上帝视角的开挂作弊器之后,这些自然界的因果循环已经不太被看重了。没办法,人类才是地球生命的最顶端,没处说理。

可是老虎就不同了,它们种群这么多年也没诞生过一个亚里士多德或者牛顿,它们没法思考、进化,只求混个肚儿圆,杀戮是它们的唯一食物来源。

老虎的食物是野猪猴子这些,当时的人们为了保护庄稼,对这些祸害庄稼的小动物,一概格杀勿论。

老虎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继续深入山林,当后路穷尽,无处可退,退也没吃的,它们就铤而走险,只能把目标对准了人类——从营养学方面来讲,这种食源跟野猪牛马也不差多少。

上世纪50年代,由于人口激增,生产工具依旧落后,水利设施不健全,粮食产量不高,供不应求。

民以食为天,为了保住粮食产出,人们只能把目标对准与百姓争粮食的动物。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大张旗鼓地鼓励捕猎政策。

捕杀一只野兔,奖励工分2个(2天工资)。

捕杀一只野猪,奖励工分5个。

捕杀一头野牛,奖励工分10个。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5)

换言之,只要打到一只野兔,就等于出勤两天。打到一头野牛,可以在家睡十天大觉,照样有报酬。

为什么一般没有捕杀老虎的奖励?因为老虎都躲在深山里,不到平原地区的村子周围去,悬赏了也没用。

后来老虎为什么要到村子里去?因为生物链断裂了,没吃的。

为了保住口粮,当地村民积极性高涨,纷纷拿起猎枪猎杀野羊、野猪等食草动物。

这些食草动物往往攻击性弱,猎杀它们是零风险,低成本,高产出,所以被杀死的此类动物越来越多。

这就意味着,老虎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最后无路可走,不得不走出深山,到外面去碰碰运气。

结果饿虎开始迁徙,群虎出山,一场人虎之间的大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50年代中期,老虎伤人的事件层出不穷。

1956年2月份,《湖南日报》关于饿虎伤人的报道就有30多起。

同年3月份,有一个乡就发生过6起老虎伤人事件。

其实从1952年开始,湖南全境虎患就悄悄出现,只是事发之初,并不严重,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6)

在湖南林业志中,对当年这种状况也有记载,近到长沙岳麓山,远到沅陵官庄,新化、安仁、耒阳乃至通道,湖南数十个县市频频传来虎患急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虎患越来越严重,危害区域向内延伸,至当时的省城长沙都受到过虎群的威胁。

老虎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年到1956年的4年中,有一千多湖南人在虎口丧生。

湖南全境虎患闹得最疯狂的地方,当属五岭山脉北面的耒阳县(今耒阳市区)。

在1952年一年里,有120多人葬身虎口,伤及的家畜数以千计。

最骇人听闻的是,仅仅冬至这天,竟然有32人被老虎吃掉。

村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当地父母官的心情非常沉重。

朗朗乾坤,岂容老虎猖狂?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7)

于是,在各地方政府的号召下,各级部门齐动员,打虎大会频频召开,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村民向老虎宣战。

县里不仅给猎人配发枪支和弹药,有的地方还规定,凡是参加打虎队的村民,每人每月额外补助30斤粮食。

对于打死老虎的,则另外有奖,要披红挂绿,为他们举行庆功大会。

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湖南省各地 "打虎队"像雨后春笋一样成立起来。

以湘东南边陲、井冈山西麓的炎陵县为例,仅仅是1954年,就活跃着425支打猎队。

按每支打猎队人数平均40人计算,所有参与的猎手人数就达到了17000人。而当时该县的总人口,不过15万左右。这意味着,该县的强壮男子,有一半人参与到了人虎大战中。

一场消除虎患的战斗打响了。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8)

随着打虎队的成立,"打虎英雄"、"灭害模范"应运而生、纷纷涌现,一头头老虎,倒在猎人冒烟的枪口之下。

1962年10月9日的《湖南日报》上,报道了炎陵县打虎能手钟永泰的英雄事迹:活捉11只老虎,猎杀4.69万只野猪、山牛等。

而该县的老猎手陈昌奎,也是猎虎英雄,时年33岁的他,除掉了12头猛虎,其中包括一只300多斤重的虎王。

他儿子出生那一天,陈昌奎创造了日杀3只老虎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天外有天,猎人陈耆芳战绩更为骄人,1953年一年中,陈耆芳打死了37头老虎,创下平均每10天打虎一只的纪录。

7年间,他打死的猛虎多达138只。

1957年底,陈耆芳因为打虎数量第一,被请到了北京,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见,成为名副其实的"打虎王"。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9)

陈耆芳有这样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是出于对老虎的刻骨仇恨。

早年的他虽然非常有名,倒在他枪口下的动物不计其数,但一般不打老虎。只是在1953年秋天发生一件事,让这位年过六旬的老猎户勃然大怒,从此走上了杀虎之路。

1953年晚秋的一天午后,他年仅14岁的孙子陈青乃吵闹着要自己去地里挖红薯,陈耆芳拗不过,就答应了。

临走时还专门交代说,要早去早回。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10)

可是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还不见孙子的踪影。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赶紧拿起猎枪奔向田头。

他到处呼唤,不见回答,在返回的时候,看到了孙子的一只鞋,周围还有斑斑血迹。

仔细一看,地上还有虎爪的印迹,不用说,孙子一定是遇到了老虎。

从那时起,他就暗暗发誓,要猎杀老虎,见一头杀一头,见两头杀一双,非将老虎斩尽杀绝不可。

老人的两个儿子更是怒火满腔,从此跟着父亲不离左右,开始了长达三年的人虎大战。

三年中,被他们父子猎杀的猛虎达到40余只。

政府组织的打虎运动开始后,周围那些技术精湛的猎手纷纷慕名而来,他的打虎队迅速壮大,发展到50多人。

老虎是非常凶残的,单靠猎枪是不行的。

别说猎枪,就是步枪,不击中要害,也难当场毙命。

在你要人家老虎命的时候,老虎也要拼命反扑,稍有不慎,就会被它所伤。

因此猎人们打虎的手段也五花八门,除了猎枪还设有陷阱、排弩、圈套、炸药和毒饵。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11)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耆芳打虎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一旦哪里出现了虎患,不好收拾了,大家就登门拜访,邀请他到那里除害。

在伟人的故乡韶山,出现一头猛虎,当地打虎队多次出击没有能将其捕获。听说陈耆芳打虎所向无敌,当地政府出面,邀请他带队到韶山打虎。

1955年12月26日,陈耆芳率领的"打虎队"终于在靠近村庄的一片密林中发现了老虎的行踪。

陈耆芳立即开始布局,让打虎队员在老虎周围下套、设下陷阱,并投放了毒饵。老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毕竟没有人聪明。一个时辰之后,老虎不但吃了毒饵,还中了圈套。

陈耆芳见老虎倒地,立即带人手持猎枪包抄过去。到了跟前,老虎还在挣扎,陈耆芳一挥手,父子三支猎枪齐发,老虎头部中弹,一命归西。

打虎队的队员欢天喜地将老虎抬回家,他们称了一下,好厉害,280多斤!

回顾湖南人虎大战的过程,不难发现是老虎伤人在先,人类才向老虎宣战。

老虎也很冤枉,是因为人破坏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将它们吃的动物都杀光了,它们才不得不到村里去伤人。

但是,人这样做也是情非得已,因为那些食草动物祸害了他们的庄稼。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类和老虎都有生存权,这是个无解的循环。

回到文章开头,不管怎么说,是老虎遭到人类的围猎,把它们逼急了,这些平日里独居的老虎才团结起来,将高坪村团团围住。

具体情况,正是虎妈妈的一只小崽子在打虎队的一次行动中被捕获,带到了村子里,不停地嗷嗷直叫。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12)

因此,群虎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想要回自己的虎崽。

它们虽然团团围住了村子,但是并没有贸然向村民发动攻击,只是在外围拼命吼叫,进行威慑。

一开始村民们并不打算向老虎让步,青壮男子纷纷拿起猎枪准备自卫,妇女们负责点起火堆,老人们则使劲敲锣。

就这样对峙三天三夜之后,村民们首先妥协,将那只虎崽释放。

但是老虎显然对人类这种僵持的态度感到不满,在虎崽归队后,群虎发威,一齐冲进村中,将村民的牲畜,风卷残云一般席卷一空。

这次“百虎围村”事件让村民心有余悸,但从此之后,老虎仿佛也知道自己犯下大错,像人间蒸发一样,类似事件再也没有发生。

从1963年开始,湖南全省再没有老虎伤人的事情发生。

1964年,湖南最后一支打虎队解散。

8年之后,最后一只成年华南虎被新化奉家山林场一职工捕获。

1989年,华南虎被列入濒危物种,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13)

1986年11月6日,湖南安仁县一只华南虎幼虎被猎人设下的夹子捕获,因伤势过重,15天后死亡。

这是国家林业局公布的资料中,湖南最后一次接到野生华南虎的报告。

换言之,野生华南虎基本绝迹,目前仅在广东、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区还可能存在不足25只。

目前为止,中国存活的圈养华南虎仅为90余只,正在南非野化的9只,雌虎“国泰”,雄虎“虎伍兹”,和雌虎“麦当娜”,以及后从苏州来的雄虎“327”,还有“国泰”的3只小幼崽(“虎噜”“金箍棒”“扣子”),“麦当娜”的2只幼崽(“亨利王”,“公主”)。

国内动物园圈养的华南虎只有80多只,散布在全国10余家城市动物园中。

湖南著名的百虎围村事件(1957年湖南省出现了百虎围村)(14)

2007年10月,陕西农民猎手周正龙声称自己发现了一只华南虎,并拍摄了照片。但是照片真伪引起网友质疑,公安人员调查后发现,照片中的不是真老虎,而是出自于老虎年画。

如今,物质匮乏的时代早已远去,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人类也正在慢慢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可是华南虎,却再也踪迹难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