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 网评(从三体网上热议)

#品书团#

一、在中国科幻文学的诞生与神话体系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其中的各路神仙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这些神话传说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先河。

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其实中国古代神话也是可以自成体系的。

神话是远古时期的产物,它的流传又因为社会性质的改变而造成变形或消亡,因此它的保存依赖于古文献的记录。关于中国神话的最初文字记载可以在《尚书》、《礼记》、《左传》、《列子》、《庄子》、《楚辞》、《国语》、《纬书集成》、《吕氏春秋》、《山海经》、《楚帛书》、《淮南子》、《史记》、《水经注》等古老典籍中有所发现。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一般通过以神仙为主人公,又以妖魔鬼怪、佛与菩萨等角色为著称;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通常的表现为变化、神力、奇闻异事、战争、爱情等;并且包含各种寓意与封建迷信。

三体 网评(从三体网上热议)(1)

我国最早的神话小说《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山海经》中主要记述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还记载中国古代地理、植物、动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以及矿物纪录,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开始於魏晋时期,受方土思想和道佛迷信的影响,一部分文人编写鬼神志怪故事,其中不乏想象丰富,文字秀丽之作。比较突出的有我国最早的神话小说集——干宝所作的《搜神记》等书。到南北朝时期,写志怪小说的风气并没有衰减。

三体 网评(从三体网上热议)(2)

唐中叶以后,很多著名文人从事传奇的写作,这是中国小说的真正的开端。唐代传奇内容广泛,涉及人情世态、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形式上已不是三言两语的杂记笔录,而是结构完整,故事性强,长到几千字甚至一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说。在这些传奇中,有不少精彩的神仙鬼怪的故事。

宋代的志怪传奇,大抵继承唐代的传统,虽有佳作,但总的说来没有唐代那种繁荣的局面。在小说方面,宋代的一个重要的贡献是编成了一部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它收录了上自先秦、两汉,下到北宋初年的作品共约七千则,有相当数量的关於神仙鬼怪的作品。

宋代已经有用白话文写成的故事,通称"话本"。元、明、清几代最著名的小说是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搜罗在流传很广的"三言"和"二拍的短篇小说也是白话文写的。

其中《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

三体 网评(从三体网上热议)(3)

到了清初,又出现了一部用古文写的志怪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本书风行一时,受到普遍的赞扬。在此之后,又有主持《四库全书》编纂的纪昀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其中有一些涉及神、狐、鬼、怪的传闻的记载。纪昀之后,用古文写的神话或志怪小说虽然还有一些,但影响不大。

二、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

◆据记载,唐朝就出现过关于月球的科幻小说了,见于《酉阳杂俎·天咫卷》,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时间约为9世纪。原文如下:

『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一曰言)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这些描述结合现代的宇航技术简直就是一部穿越小说,不得不说古人的想象力真的太丰富了。

◆在中国,科幻文学真正的起源是从晚清开始的。20世纪初叶,中国开始宣扬“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的文化思潮,客观上为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普及作出了贡献。新文化运动为科幻在中国的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很多著名的文学名匠都曾翻译或写作科幻小说。

为中国科幻敲响第一声锣鼓的是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从那时算起中国科幻可以说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1902年梁启超与罗普(1876-1949)二人由日文,用文言文翻译并改写了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1828-1905)于1888年出版的作品《两年假期》,即《十五小豪杰》。

三体 网评(从三体网上热议)(4)

该作品主要讲述的是新西兰一所学校十五个少年的冒险故事。他们计划利用暑假乘船旅游,但意外地被风浪吹到了太平洋的一个无人岛上,为了生存,他们几次勘探岛况并打猎驯兽,坚韧不拔地征服自然,勇敢顽强地与海盗殊死搏斗,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返航。

◆1902年,鲁迅在《月界4102旅行·辩言》中透露出非常欣赏西方的科学1653技术,希望能向国人广泛传播的态度。由于过分惧怕科学读物的文本在的中国读者中无法获得接受,鲁迅希望科幻小说这种载体,能以糖衣炮弹的方式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传达给国民。

1903年,在日本弘文书院留学的青年鲁迅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大炮俱乐部》和《地底旅行》由日文,用文言文的体例翻译成中文。鲁迅将这两部小说改编成章回本,并配了诗词,使其完全中国化。鲁迅翻译了很多威尔斯和凡尔纳的经典小说,并在他的杂文中提倡发展科幻小说。

三体 网评(从三体网上热议)(5)

◆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内容简介:湖南湘乡人龙孟华因报仇杀人,携妻子凤氏南逃广东,于茶馆巧遇中国义士李安武,同悲失路之人,李提议龙凤二人随其前往松盖芙蓉,岂料所搭轮船遭遇风浪,龙孟华与妻子失散。龙孟华在南洋住了八年,在日本人玉太郎的帮助下,搭乘“气球”寻觅妻儿,从亚洲转向欧美,又到达非洲、大洋洲等地,经历诸多劫难,目睹鱼鳞国等荒蛮小岛的恶风陋俗,数度死里逃生,最后,龙孟华在避世高人处重遇凤氏,又在凤飞崖找回"登月"的儿子龙必大,全家得以完聚。

此外,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著名作家老舍也创作过一本名为《猫城记》的具有科幻色彩的小说。

三、为何科幻小说作品少见

三体 网评(从三体网上热议)(6)

科幻小说也是通俗小说的一种,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并不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科幻作品就是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把科学和文学结合起来,表现了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或对未来生存环境的忧虑的一种文体。它不同于其他的小说,其中小说的内容要有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不是说有想像力有文采就可以了。所以对作者所具备的能力要求很高。

这类小说难写也难有人才,懂文学的作者很多,懂科学的作者却极少,想要写好写出有实力的科幻小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这要求作者本身对科学方面的事物了解的相当丰富,再加上文学才华,才能写出有含金量的科幻小说。反之,没含金量的科幻小说,就会一文不值,根本得不到专业人士和读者的认可。再加上此类书不是十分普及,读者群也不是很大,与科幻小说相比,魔幻、奇幻、玄幻等书选择多,也受读者喜欢,书商就不太愿意选择科幻。所以,就导致科幻小说冷场面,写得少,出得少,看得少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