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短期或再度进入盘整期(本轮调整已基本到位)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6月23日讯,周二早盘,沪指一度跌幅超4%,逼近4200点,之后金融股逆势拉升,军工股大涨护盘,最终沪指收涨2.19%,成功上演了V型反转,全天巨震7%对此,机构人士表示,沪指本轮急跌调整已基本到位,短期有望迎来反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市场短期或再度进入盘整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市场短期或再度进入盘整期(本轮调整已基本到位)

市场短期或再度进入盘整期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6月23日讯,周二早盘,沪指一度跌幅超4%,逼近4200点,之后金融股逆势拉升,军工股大涨护盘,最终沪指收涨2.19%,成功上演了V型反转,全天巨震7%。对此,机构人士表示,沪指本轮急跌调整已基本到位,短期有望迎来反弹。

***两大因素引发调整,目前均已现好转***

沪指上周一周跌幅超13%,实现了近700点的回调,从基金的仓位来看,基金在沪指回调之际进行了减仓。好买基金数据显示,上周,偏股型基金仓位下降1.79%,当前仓位75.61%。其中,股票型基金下降1.79%,标准混合型基金下降1.79%,当前仓位分别为83.2%和64.93%。上周,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业是计算机、传媒和电子元器件。

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分析,沪指上周放量暴跌主要由资金面的短期变化和市场情绪波动共同促成。短期资金面不利因素有:外媒报道央行没有对到期的MLF进行续作;临近年中季末,短期资金面季节性紧张;国泰君安等11新股集中申购,冻结资金量远超以往等。情绪波动原因主要是前期牛市发展节奏过猛,A股在短时间累计了巨大涨幅,投资者对调整的恐慌情绪在不断增强。对于后市,杨玲认为,A股向上的大方向没有变,但市场风格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市场热点可能转向此前涨幅较小,估值合理的消费股。

东北证券首席投顾郭峰向大智慧通讯社分析,目前来看,资金面因素、投资者情绪均已出现了好转。沪指上周单周出现了高达700点的回调主要源于资金面紧张,目前来看,这一因素在本周已出现好转,本周打新资金已逐步回归市场,尤其周三资金将大幅流入市场,资金面情况将大为改善。

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辉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今天的走势在预期之内,市场先一步回调到位,逼近4200点,探底后出现反弹,沪指有望在打新资金大幅回流的情况下,短期迎来反弹。

***短期有望迎来反弹,后市处于震荡调整状态***

对于A股后市,多数机构人士认为短期将迎来反弹,此后将处于震荡调整状态。不过也有机构人士认为,本轮调整尚未到位,不排除下跌到4100点的可能。

郭峰表示,对于后市,其认为已到位,恐慌性下跌已止步,在打新资金的回流下,A股有望迎来反弹,牛市向上基础不变。

经济学家宋清辉向大智慧通讯社分析,在A股市场遭遇“6·19”暴跌,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周度跌幅之后的第四天,中国四大证券报在头版共同发生力挺A股后市,基本上代表了中央的态度。这是在说明中国牛市来源于深层次改革,牛市大逻辑并未改变。

海富通基金表示,市场快速下跌之后进入相对均衡的状态或为大概率事件,在这一阶段各方面逐步企稳,新的投资机会也会逐步浮现。但是经过这一轮快速下跌后,再恢复到今年上半年状态的难度加大。市场可能会进入持续震荡调整的行情。这一轮调整后,一些杠杆资金会变得慢慢相对规范。整个实体经济方面很多改革和转型事件驱动越来越起到主导作用。四季度前后注册制可能会慢慢落实,整个市场供需会发生一定改变。后期更多的或将是结构性机会。

南方基金经理张旭分析表示,本轮大牛市的基础因素仍然存在,市场调整过后A股能够走出类似于美股的长牛行情。张旭表示,股市资金丰沛以及估值方法的转变,是支撑本轮牛市的主要逻辑。

张旭认为,受益于转型增长的企业有望走出长牛行情。中国许多龙头企业市场化程度并不高,通过产权结构优化以及产业转型,为企业注入市场化基因,未来A股很可能出现美股般趋势向上的长牛行情,而这都源于改革所带来的红利。目前国有企业正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优质资产不断注入其中,使得国企效率提高;而通过上市公司间的并购重组、跨界转型,传统行业正逐步转型为新兴行业,整体产业结构正通过资本形式向美股靠拢,因此有理由相信A股能够走出类似于美股的长牛行情。

对于后市,上海仟阳资产总经理李光荣表示,目前来看,急跌之后调整已基本到位,但是不能盲目乐观,不排除后市出现反复下探的过程,目前来看,降息降准近期难以兑现,这对投资者情绪有一定的打击。沪指有望最低跌到4100点附近,然后出现反弹。

发稿:常银玲/古美仪 审校:李书成/陈金艳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官方微信互动DZH_news 上海站电话: 86-21-2021 9988-31124 北京站电话: 86-10-5799 5701 微博爆料weibo.com/dzhnew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