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

徐德亮,曾经德云社元老级人物。

他是第一个和郭德纲闹掰的员工。

也是德云社第一个被师父张文顺先生临终摘字的徒弟。

关于此人,词条上这样介绍: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

评价很高

自从2008年退出德云社,距今14年了。

曾经“风光无限”,游走与各大电视台,各种综艺节目,各种相声茶馆。

曾经“不可一世”地把郭德纲比喻成“野狗”,“不可一世”地暗讽郭德纲的相声过于三俗,堪比国外“小电影”。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2)

网络截图

“不可一世”的徐德亮,人到中年,坎坎坷坷,也走到了今天。

郭德纲当年对他的评价,是否一语成谶?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3)

郭德纲徐德亮

徐德亮在06年德云社的视频里出现得非常频繁,各种大小相声剧里也都是主角,但是我印象里的徐德亮只有两段。

一段是给老郭捧的《吃论》,一段是在北大的《我的大学生活》。

起初我也很纳闷为什么在我的记忆里他只有这两段,后来在网上搜了一下才恍然大悟:他的相声其实跟何云伟一样无趣。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4)

经典合作

老郭当初介绍徐德亮的时候讲过,他是有师承的三弦演员。

但是我一直对于徐德亮的印象只在开口跪。因为他的嗓子跟烧饼有一拼。

徐德亮的包袱里有老郭的影子,从通俗的地方抖,但是在咬文咂字之间又充满了晚会的感觉。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5)

徐德亮近照

包袱抖不好,在开口的时候观众就会猜到,就闷了,泥了。

包袱抖的好,是在最后一刻才响。徐德亮抖的包袱大多都是在老郭抖包袱的切口抖出了闷活。

如果同样的包袱老郭能抖出10分,岳云鹏张鹤伦能抖出7分。

那徐德亮只能抖出4分。

就好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端上桌之后一尝却发现没放盐一样。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6)

徐德亮王文林

徐德亮的三弦我没听过不能评价,但是他的相声只能和当初德云社里还没长大的张云雷媲美了。

当然跟现在的“流量之王”张云雷相比,更不能同日而语了。

关于他的退出,网上流传的版本很多。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7)

还是因为钱

很多人离职,钱不能满足是第一要义。

我们都是俗人,谁都不能例外。

这一点无可厚非。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8)

郭高徐

还听到过一种说法。

徐德亮之所以跟郭德纲闹掰是因为他想替搭档王文林鸣不平。

老爷子年纪大了,最大的梦想是,能拥有一辆豪车,方不枉此生。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9)

豪车梦

退出德云社后,听到徐德亮在媒体上揭露的所谓德云社内幕,我当时挺震惊的。

一个成年人为何连牌坊都不会立?

从德云社没红之前到退社之后,说句不好听的,徐德亮一分不值,那真的是贴出他的牌子大家该散步散步该上网上网。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0)

徐德亮近照

一个公司创业,公司的元老兢兢业业,虽然没做出成绩,但是没功劳还有苦劳。

等公司业绩上去了,老板可以给你升值加薪,但是你因为老板没给你对半分公司就跳槽走人,有点滑稽和荒谬。

遥想当年,徐德亮出书,郭德纲忙到生病,发布会当天从医院赶来为他捧场。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1)

老郭捧场

不但义务为他的新书做宣传,之前还特意抽出时间,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序言。

序言里,老郭对他不吝赞美之词,夸赞他是相声“新文哏”代表人物。

然而,最后一段话或许一语成谶。

老郭略带戏谑地说:

“希望徐贤弟在艺术上突飞猛进、一路长虹,再有二十年,就赶上我了……”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2)

作序

如今是2022年,距离徐德亮在艺术上超越郭德纲,仅剩四年时间了。

徐先生可得加把劲了。

如今的徐德亮,过着一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舞文弄墨,游山玩水。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3)

徐德亮书法

看看下面的生活记录。

好羡慕他!

看到湖面上游过来一只鸭子,就一拍脑门决定中午去吃烤鸭。

估计鸭子再也不想看到他了。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4)

生活记录

这两天,徐德亮在某晚报上发表文章。

用自己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聊了聊书法和字帖,不明觉厉。

不愧是“北大才子”!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5)

徐德亮

还把自己的老父亲晒出来。

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不得不说,徐德亮可能不是个称职的好徒弟,却是个响当当的好儿子。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6)

老爷子

也许可以说,徐德亮当初选择退社,对他自己而言,的确是个明智的选择。

再说说他的搭档王文林。

我挺不想评论这位老先生,毕竟年龄摆在那里,前半生虽不说衣食无着也算是历尽坎坷,老话说70不打80不骂。

但既然讲到徐德亮了,就简单地说一下我的印象吧。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7)

徐德亮王文林

艺术方面我评论不了,老先生经历的年代使然,当初豪杰辈出但是大多都被雨打风吹去。

王先生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功利的人,漂泊半生这也无可厚非。

如果各位有心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在早期的大量电视剧里王先生都跑过龙套,那种就露一面或者半面的龙套,最后还是靠说相声吃饭。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8)

老了

比如在《重案六组》第一季有一集跟相声有关,王先生演了一回一句话的群众,当初看的时候见猎心喜,还特地把从来不看的演员表看了一遍。

最后找到了王先生的真名。

自从王先生退社之后,想起一件事来颇为寒心。在早年的几年刘宝瑞先生诞辰的专场里,刑文昭先生上台说了这么个事。

当初有个剧组要排一部《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电视剧,编剧把刘宝瑞先生刻画成了一个非常花心的人。

当时刘宝瑞先生的徒弟们都非常痛心,因为编剧已经30万把剧本卖给剧组了。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19)

郭德纲王文林

作为一帮没钱没权的说相声的,他们什么都做不了,于是一怒之下退出了剧组!

后来不知为何,王文林在里面跑了个龙套,就露了个后脑勺。演职人员表里有他的名字,看来是收钱了。

当时莞尔一笑,现今想起,同为刘宝瑞先生的徒弟,唉,一声叹息。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20)

熬到了C位

郭德纲后来接受采访,回忆王文林。

语气里都是感慨。

也是勾起了很多心酸又美好的往事吧。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21)

老郭记忆里的王文林

自从徐德亮带着王文林退出德云社后,14年了,郭德纲再也没有在公众场合提过他们的名字,一次都没有。

他们两个就像清晨的雾气一样,太阳出来,烟消雾散,泯然众人。

总之,不管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希望他们都好,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传递正能量。

俱往矣,数相声人物,还看今朝!

记者采访郭德纲谈徐德亮(不可一世的徐德亮)(22)

德云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