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流鼻血是什么原因怎么办(流鼻血的这些原因你注意了吗)

一直在流鼻血是什么原因怎么办(流鼻血的这些原因你注意了吗)(1)

鼻出血有个正式又拗口的名字叫“鼻衄”。

由于鼻腔黏膜处的血管十分丰富,又暴露在呼吸气流的外部环境中,所以鼻出血在日常生活中可谓是屡见不鲜,也困扰着不少患者。尤其在某些天气干燥的环境中,或者在某些手贱挖鼻之后。

应该注意的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鼻出血,背后可能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同的原因,处理起来也有所不同。

概括说来,日常大众鼻出血的病因最主要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类。

鼻出血的局部因素

首先来讲讲鼻出血的局部因素:

一直在流鼻血是什么原因怎么办(流鼻血的这些原因你注意了吗)(2)

1. 外伤是常见的原因,例如拳击和挖鼻等,都属这一类。而且一些较严重的鼻外伤,还可导致较永久的鼻中隔结构改变,成为以后反复出血的危险因素。

2. 鼻中隔偏曲。

许多人的鼻中隔都不同程度的偏曲,但如果偏曲严重,可形成一个凸面和一个凹面。很容易理解,凸面处鼻中隔软骨会把黏膜撑得比较薄,由此黏膜张力高,其上的血管就显得格外表浅;加上凸面侧受呼吸气流的影响更明显(气流直接冲击),长此以往,此处的血管容易出血,尤其是在干燥天气里。

3. 鼻炎患者的鼻腔黏膜受炎症刺激,容易出血。

一直在流鼻血是什么原因怎么办(流鼻血的这些原因你注意了吗)(3)

鼻出血的全身因素

接下来说说让大家感觉好怕怕的鼻出血的全身因素:

1. 血液系统疾病。

常见于许多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也见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等)的患者;维生素C和维生素K缺乏也会导致容易出血。

这类患者还常可见皮下瘀斑、口腔易出血,甚至消化道出血(拉黑便)等其他症状。

2.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正如水压高容易爆水管,血压高也容易爆表浅血管,尤其是在便秘、过度用力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初期并无什么特殊症状,但有相当部分患者就表现为鼻出血。

3. 其他疾病,如尿毒症、风湿、肝病、疟疾等。

上述病因只是最为常见的几类,还不包括一些少见的。由此看来,简单一个鼻出血,在医生眼中可能存在数十种的可能。

出血时怎么办

所以,鼻出血时,你该怎么办?

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立即处理的事情,争取迅速止血,再寻求病因进一步处理。但是也要避免过度紧张,因为如上所述,血压高起来也会加重鼻出血的。

对于出血量较少的情况,可用指压法紧捏双侧鼻翼(单侧出血可只压出血侧鼻翼)持续15分钟。同时利用低温血管收缩的原理,在前额处敷以湿毛巾。

一直在流鼻血是什么原因怎么办(流鼻血的这些原因你注意了吗)(4)

此外,填塞法也是常用的止血方法,可用干净的棉球等塞住鼻孔并辅以指压,压迫止血。

一直在流鼻血是什么原因怎么办(流鼻血的这些原因你注意了吗)(5)

等血止住之后,可用棉签挑绿豆大的“金霉素眼膏”涂于鼻中隔处。

不可取的做法

另外,出了血之后千万别去抠掉血凝块。

虽然我知道有个血凝块堵在鼻子里的感觉很难受很难受,但是!千万要忍住,别手贱,让血凝块自己慢慢脱落,强行剥落会导致再次出血的!

一直在流鼻血是什么原因怎么办(流鼻血的这些原因你注意了吗)(6)

民间有用仰头法止鼻血的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因为仰头这个动作并不能止血,血不从鼻孔流出,反而流向后部鼻腔,进而流向咽部,随着吞咽进入消化道。如有不慎,还可能进入气管。

血液进入消化道是有刺激作用的,进入气管更是有窒息的风险,所以仰头是不可取的。也常常有人反映鼻出血第二天后咳出的痰是含有血的,因此加重了心理负担,这些血正是鼻血进入咽部所致。

家庭处理与手术治疗

对于长期反复出血的患者,可在家中备好“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等止血药物,在出血较少的情况下直接滴于鼻中隔处。

如出血较多,可用浸湿了止血药物的棉球塞住鼻孔。

如果更激进一点,可以选择手术。

例如,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可行鼻中隔矫正术,降低凸面黏膜张力。

一直在流鼻血是什么原因怎么办(流鼻血的这些原因你注意了吗)(7)

如果鼻中隔位置正常,仅是鼻粘膜血管长得较表浅,可直接用划痕、激光、射频等方法破坏此处的血管网,避免再次出血。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病因分析中讲的,鼻出血还见于许多全身内科疾病,鼻出血的治疗不能只停留在鼻腔的止血,还应根据原发病积极治疗。

对于合并身体其他部位出血、瘀斑的患者,应该去血液科检查治疗。

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去心血管内科检查治疗。

最最重要的还是预防。

平时保持空气湿润,在空气干燥时可戴口罩。避免抠鼻、用力擤鼻。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调节血压、情绪等。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