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描述什么的(文质彬彬一词的来历)
大家先看下面三个人物形象,哪个更贴合“文质彬彬”一词的描述呢?
左边那人像个粗野大汉,酷倒是挺酷,只是不够斯文。右边那人则过于斯文,像个书呆子。只有中间这位帅哥,斯斯文文、纯纯酷酷的,符合“文质彬彬”的感觉。
真正的“文质彬彬”是这样子吗?文质彬彬,其原意差不多就是上文描述的样子。
不信?请看《论语》第六篇《雍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啥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的气质呀,如果质朴多过了文采,未免太粗野;如果文采盖过了质朴呢,则又太书呆子气。只有“文“、”质”配合恰当,“文质彬彬”了,才能成为君子。
那么,问题又来了,您给举个例子呗,倒底什么人“质胜文则野”,什么人“文胜质则史”,又什么人“文质彬彬”,你家《论语》有说吗?
文质彬彬首先,孔子的弟子大都属于“文质彬彬”。
“子曰”为证:“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狂简”就是“质朴”,“斐然成章”就是“有文采”,两者都有,而且不知道怎么裁剪才能变得更好,说明已经“彬彬”了,这不就是“文质彬彬”吗?
质胜文则野
再者,谁“质胜文则野”呢?
子路,必然是子路。
因为他曾被孔子骂作“野哉”,还敢当面斥责老师“子之迂也”,他若不野,实在无人可野了。
文胜质则史
最后,谁“文胜质则史”呢?
季文子,必须是季文子。
鲁襄公给他定的谥号就是“文”。而且孔子都嫌他行事过于谨慎,像个书呆子。
“三思而后行”就是季文子的名言。孔子听了后,还给了个评论:“再,斯可矣”。意思是说,三思太多啦,思考两次就够了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