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最近上海一老师课堂上公然质疑南京大屠杀历史,令人生气。众所周知,我们需要牢记历史。借此,有必要进行一些历史回顾。

日军入侵神州大地,抗日战争十大战役!这里讲的(自行归纳)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1)

  1、淞沪会战(1937年)

  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公共租界的日本人聚集区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西撤结束。  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他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历时三个月,连军校教导队、税警、保安队都上了,最终伤亡30万人,有这么一句话:“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国军部队整建制阵亡,整个军队的中层被一次性清洗掉,直接导致军力全面下降。

电影《八佰》就是反映那段历史。

  2、南京保卫战(1937年)

  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详细部署则命令按“参谋总长指示”办。于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

  此战,中国军队以10万之众浴血奋战,英勇地反击了日本侵略军。但日军以8个师的兵力分兵进逼,使守军处于三面被围。背水一战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军事当局在组织指挥上采取消极防御,使守军处处设防被动挨打,最后决定突围又未拟定周密计划,致使大量部队困于城内,惨遭日军杀戮。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2)

电影《金陵十三钗》就是反映那段历史。

  3、太原会战(1937年)

  这是一场由国共两党军队协同作战的战役。

山西的地理位置,位于黄土高原以东,向北是广袤的塞外地区,向西是华北平原、向西可进入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山西就是中原王朝北方的重要边塞,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要想出塞外必须占据山西,要想控制富饶的华北平原,同样必须占据山西这一重要屏障,所以山西素有“华北锁钥”之称。

  太原会战历时2个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3)

  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北平-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惟娘子关方面防范疏漏,被日军乘虚而入山西省会太原。

  虽然最后会战以失利告终,但太原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会战。太原会战中光忻口战役就伤亡日军约两万人,创造了华北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

  4、徐州会战(1938年)

  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临沂地区,又将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4)

  随后,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企图与日军决战,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尽管如此,这次会战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保卫战赢得了时间。

  5、武汉保卫战(1938年)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5)

  武汉是平汉,粤汉两铁路的衔接点,又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南京失守后,这里成了全国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的中心。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战线大到皖,豫,赣,鄂4省数千里地,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战线之长,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是抗战中任何战役所不能比拟的.会战后,日军由于战线延长,兵力与资源不足,不得不放弃"速战速决"的企图,抗日战争逐渐进入相持阶段。

据日军发表的统计资料,第11军战死4506,负伤17380人,第2军战死2300,负伤7600人,还有900病死的,连同海军及陆海航空兵的伤亡人数,总计约3.55万人。

  6、长沙会战(1939年)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发动了3次长沙会战,但均遭失败。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有多狼狈?饿得走不动路,哭着向中国军队下跪。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6)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7)

被打伤的日本兵

在打扫战场时,在一处废弃石灰窑里抓到日本兵12人,这12个日本兵面容枯槁,衣衫破旧,饿得连路都走不动。牟龙光拿起一把砍刀走过去,鬼子立刻将三八大盖高高举在头顶,跪在地上央求着牟龙光等人不要用大刀砍他们的头。

牟龙光听说过日军最怕被大刀砍头,在以往的战斗中也曾有过日本兵被砍下脑袋的经历,但他没有想到日军会如此惧怕砍头。几个鬼子甚至丢下步枪,抱着脖子趴在地上,怎么拉也不肯起来。由此,日本兵害怕大刀砍头的确是真,而非虚言。

此战,日军整体上已是强弩之末,中国已经开始象征着被压着打,无还手之力的时期即将过去,无论是地理还是实力,开始此消彼长,是抗战中两国较量的分水岭。

天炉战法,也由此得名扬威。

  7、桂南会战(1940年)  日军为切断中国由南宁至越南河内的国际交通线,并在南宁地区开辟其海军向内陆作战的航空基地,1939年11月15日,日军在钦州湾登陆。

  1940年1月上旬,日军由粤北抽调兵力到桂南进行反扑。1月27日,日军由南岸突破邕江,进占永淳.我守军与日军展开激战,克复永淳,到2月8日,日军相继攻陷昆仑关,进占宾阳,上林武鸣等地。此时,日军兵力分散,后方空虚,补给困难,时时遭受攻击,遂于2月9日起开始南撤,我军乘势不断给日军以打击,至11月30日,先后收复龙州,南宁,钦县,镇南关(今友谊关)。历时一年的桂南会战结束。

  8、上高会战(1941年)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上高会战,是国民党军唯一一次在人数不及日军(由于吃空饷、部分编制不存,国军总共只有约40000人,日军也只有70000余人)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8)

  这次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炎黄子孙奋勇抵御外侮的这段光辉业绩必将彪炳史册,百世流芳!

罗卓英将军有诗云:“应知万马埋轮日,莫使虾夷片甲回。”

这里重点解释一下“虾夷”,这是北海道的古称,是古代日本人对他们自己的蔑称,虾夷是指他们毛发长如虾须。

  9、滇缅之战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天险,从滇西开始反攻。将士们坚持血战8个月,连克日军重兵防守的腾冲,松山,龙陵,芒市等重要城市。1945年1月下旬,终于和中国驻印军在畹町胜利会师。

  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以数万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反攻作战的完全胜利。这场胜利,打通了中印公路,解除了日军对中国战场西侧的威胁,打破了日军对美援华物资的封锁,同时减轻了盟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在国际上博得了崇高的荣誉。

  著名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是以中国远征军向缅北滇西进行反攻的事迹进行拍摄素材的。

  10、湘西会战,最后的正面大战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9)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10)

  1945年上半年,日军在中国广阔的战场上已陷入全面被动和被包围歼灭的狼狈境地。这时,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已拟定出中国战区总反攻计划,调整了战斗序列,我正面战场从抵挡敌人进攻转入反攻。1945年3,4月间,日军为破坏我靠近前线的野战机场,纠集重兵向湘西发动进攻。

也叫雪峰山战役。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从而威胁当时国民政府首都——重庆,故又称“芷江会战”。双方投入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湘西会战最后一战主战场为雪峰山东麓的洞口县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

  由于制空权完全被我军掌握,日军陷入了手足无措状态,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新任总司令冈村宁次被迫于5月8日下令停止攻击,狼狈逃窜,我军乘胜反攻。

  至六月七日,日军所占地区全部收复,并毙,伤日军24000余人,日军的部队开始一个番号接着一个番号的被中国军队歼灭,中国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

长沙会战第二次胜利(抗日战争十大战役)(11)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