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打过的第八套广播体操(揭秘广播体操的起源发展史)

“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停!伸展运动,预备,起!”

现在如果让您再听到这样子的广播声音,是不是会唤起您的青春甚至是童年记忆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广播体操”的历史。

那些年我们打过的第八套广播体操(揭秘广播体操的起源发展史)(1)

广播体操创办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创编一套全民健身操,以此动员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为什么要“动员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呢?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当时中国人的体质太差了,被西方国家的蔑称为“东亚病夫”。

那么“东亚病夫”来历如何呢?

“东方病夫”一词最早出自上海《字林西报》(英国人主办的英文报纸)于1896年10月17日登载的一篇文章,作者为英国人,梁启超先生是这么翻译的:“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1950年8月,体总筹委会向前苏联派出了新中国第一个出国访问的体育代表团,希望学习并效仿当时苏联的体育制度。杨烈是12名成员中唯一的女性。

杨烈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侨商家庭,青年时代就东渡日本学习体操和体育管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毅然中断学业,辗转奔赴延安投身革命。

从苏联回国后,体总筹委会确定了学习前苏联经验发展体育运动的方针,并且明确规定,在恢复经济时期,不搞大型运动会,着重抓普及。体育工作要由学校到工厂,由军队到地方,由城市到农村,把重点放在学校、工厂和部队。

此时,杨烈的报告提交到体总筹委会,建议创编一套全民健身操,以此动员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她的这个建议,恰好与新中国成立之初,把发展群众体育运动放在首位的思路不谋而合,很快便得到了批准。

一年后,也就是1951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了。

而在政府的推广下,广播体操就如现在的广场舞一样,成为了最风靡的运动,到了七十年代,更是几乎全民参与。而1997年,国家体委公布了第八套广播体操,得到了最广泛的普及,也就是80后、90后最熟悉的一套广播体操。

可以说当时这套广播体操算是我们学生时代的“梦魇”,是让学生非常深恶痛绝的,因为广播一响,就得早早的爬起来做早操啊。

笔者是农村的,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得去几公里外的镇上上中心小学,寄宿的学生生活就开始了。夏天的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就得被广播吵醒,然后有15分钟穿衣服、叠被子、洗脸、刷牙的时间,然后就得到操场集合做广播体操。现在基本上是做不到六点就爬起床了,想想就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棒棒哒。

那些年我们打过的第八套广播体操(揭秘广播体操的起源发展史)(2)

虽然咱们对广播体操是“深恶痛绝”的,但是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祖辈们却是非常积极参与的。

曾有记者采访一位老职工,他是这么回忆的:“回想旧社会,我们当店员的生活都没有保障,哪里还谈得上做操呢?解放后,党关心我们职工健康,规定每天工作八小时,得病可以享受公费医疗,而且还开展体育活动,增加我们体质。我们职工都把参加体育锻炼当做工人当家做主的权利,职工都带着浓厚的阶级感情做操。”

而且很多名人和广播体操也有莫大的关系,比如说1990年5月,国家体委又继续推出了第七套广播体操。还特意请来当时最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做模特。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连杰。

七十年代,用的是第五套广播体操,北京厂桥小学有一名小学生,因做广播体操姿势十分标准优美,被选为全校的领操员,还上了当时相当稀罕的新闻纪录片。在纪录片的这次露脸,让什刹海体校的老师发现了这个很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他被选拔进了什刹海体校,专门练习武术。

这个孩子名字叫李连杰。

广播体操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只能算是一项基础的健身运动而已,可是很多外国朋友却觉得很稀奇,不少老外在看到咱们的学校学生,每天早上都要做广播体操后,误以为学生们每天都在练武术,于是便幻想咱们中国人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那般都是会武术的,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误会了。

记得有这么一个段子,话说一个校长到美国考察,对方非得看看中国功夫。结果我们聪明过人的校长就做了一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引来阵阵掌声,还说: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各位亲们,你们当年跳的是哪一套广播体操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