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越剧电影有哪些(Z世代玩转越剧微电影)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上海越剧院积极推进龙华题材微越剧创作,完成了《新生》《她!》《渔光曲》《自古英雄出少年》4部微电影,并于日前举办放映分享会。

三十年代越剧电影有哪些(Z世代玩转越剧微电影)(1)

三十年代越剧电影有哪些(Z世代玩转越剧微电影)(2)

本项目得到了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的支持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之后,影片将通过上海广播电视台七彩戏剧频道、戏曲频率、百视通及其他网络媒体进行推广传播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三十年代越剧电影有哪些(Z世代玩转越剧微电影)(3)

13岁的欧阳立安是汉阳县委的小交通员,负责将党的秘密刊物《大江报》和各类信件分发到各地联络点。为保险起见,他每次都将报刊信件折成长条塞在棉裤腰间,这天刚到最后一个交通站,他一进门就被埋伏的敌人抓住。面对敌人的逼问和搜查,他机智的应对、周旋,在对方放松警惕后,他又寻找机会迅速把情报藏了起来。敌人撤退后,为提醒其他同志此处有危险,欧阳立安小心翼翼在墙上画下了暗号。

编剧:刘倩

导演:沈矿、夏琦

唱腔设计:赵斌

作曲/配器:侯雪凝

造型设计:刘歆卉、蒋沁颖

服装统筹:周娟

演员表:

赵一兰 饰 欧阳立安

姚 磊 饰 邵棠

张艾嘉 饰 陆阿宗

《她!》

三十年代越剧电影有哪些(Z世代玩转越剧微电影)(4)

1925年,在中国妇女协会成立大会上,向警予发表了关于“教育救国”“妇女解放”的主题演讲。演讲中,她回忆起自己女扮男装报考湖南第一师范未果、后在周南女中读书时立志要办女校的事情。那时的她本以为办女校会有很多人来报名读书,但事实却恰好相反,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女孩子读书是没有用的。如何才能改变陈旧的观念,改变国家积贫积弱、人民受尽压迫与剥削的局面?她把问题抛给了观众……

编剧:刘倩

导演:朱燕鸣 余维盼

副导演、摄影指导:姚量量

唱腔设计:叶建遥

作曲、配器:曹勤升

舞美设计:朱燕鸣 曹正炜

灯光设计:曹志伟

录音制作:施磊

演员表:

朱 洋 饰 向警予

顾爱军 饰 向瑞龄

姚 磊 饰 吴知事

《渔光曲》

三十年代越剧电影有哪些(Z世代玩转越剧微电影)(5)

1934年春,作曲家任光为作新曲赴黄浦江采风。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光一样闪亮的姑娘——小渔。小渔是黄浦江上的渔女,她心地纯净、笑容灿烂、快人快语,和她聊天让任光的心情也舒畅起来。

很快,乌云遮盖了阳光。外国资本家的渔船在江海上疯狂掠夺、伤人性命和当地渔船主对渔民们抽筋扒皮似的剥削都让任光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人民遮天避日的苦难。而小渔的死更是让任光的心陷入泥潭。他的音乐从欢快到沉重、愤怒、痛苦、迷茫,“我能做些什么”,他不知道。

当手指垂落触碰琴键,音乐跳入了任光的脑海。几乎就在一瞬间,音乐成为了他手中对抗黑暗、寻找光明的武器。《渔光曲》伴着这利刃而生,伴着对小渔的怀念而生,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呼吁消灭剥削和压迫,至今传唱!

编剧:安树

导演:徐伟 朱燕鸣

副导演:姚量量

唱腔设计/作曲:赵斌

配器:侯雪凝

舞美设计:朱燕鸣 曹正炜

灯光设计:曹志伟

造型设计:刘歆卉、蒋沁颖

服装统筹:周娟

演员表:

冯 军 饰 任光

王婉娜 饰 小渔

姚 磊 饰 黑皮

《新生》

三十年代越剧电影有哪些(Z世代玩转越剧微电影)(6)

上海,梅雨纷纷,玉莹漫步来到龙华。一声呼唤,带她来到1928年,风雨交加的血色黄昏……

那里,有位女子名叫陈玉莹。她来到龙华,收敛安葬兄弟的遗骸,但是未能如愿。痛苦之极,朦胧之中,她看到了哥哥陈延年和弟弟陈乔年。兄弟跨越高墙而来,与她重逢。一个美好的世界,绿意盎然,如诗如画,兄妹三人高谈阔论。陈玉莹明白兄弟为何而生,为何而死……在冷夜沉沉的时代,是他们,化作一缕光明,刺破黑暗。

时光飞逝,百年风云。玉莹感受到革命者的青春犹在,理想犹在,一腔热血,流到今天。旧生命已远去,新生命在成长。

今朝盛世,如你所愿。

编剧:魏睿

导演:吴佳斯

副导演:谭昀

唱腔设计:黄莺

编曲、作曲:贺贤赟

服装设计:张颖

演员表:

李旭丹 饰 陈玉莹

裘 隆 饰 陈延年

冯 军 饰 陈乔年

弘扬海派红色文化

走近龙华,先烈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对国家、民族、信仰的无限忠诚,用热血染红了龙华沃土和信念之旗。“龙华”题材是上海本土的红色题材,亦是上海宝贵的精神遗产,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

以“龙华精神”为主题,开掘烈士事迹,弘扬烈士精神,是文艺工作者肩负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2019年,上海越剧院推出根据胡也频、蔡博真、伍仲文等烈士事迹改编的小戏《桃花血》《囚车上的婚礼》,广获好评。本次越剧微电影创作在此基础上继续整理、挖掘“龙华烈士”题材的深厚价值,并通过网络传播扩大题材的影响力。

延续越剧艺术传统

自1954年越剧电影《梁祝》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公映起,越剧和电影始终保持着亲密联系,先后诞生了如《红楼梦》《祥林嫂》《西厢记》《双飞翼》等在内的多部优秀越剧电影。

越剧从老一辈艺术家如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等开始,都非常善于从电影中汲取养分,用以丰富表演方式和表现手段。此次越剧微电影的创作便是延续越剧电影创作传统的一次新尝试。电影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表现载体,越剧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品格,这给越剧和电影的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

探索网络传播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艺术传播的形式和载体亦在不断更新,微视频、短视频更是以短而精的特点吸引了大批观众。

越剧微电影的创作便是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步伐,探索传统艺术网络传播的新途径,使其更广泛地走近、吸引年轻观众,焕发新的活力。

此次拍摄的4部影片,每部时长在20-30分钟左右,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特点。

4部影片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提升青年创作能力

本次创作聚集了大批青年主创主演,他们大多来自上海越剧院,或是上越青年创作沙龙成员。

从题材研发、剧本讨论起,多位媒体青年评论人、艺术院校青年教师等也参与其中,这是上越青年沙龙创作与评论同行的延续。

大部分主创主演均是首次“触电”,从自己组建班底到寻景搭景,从表演幅度的把握到镜头、景别的运用,他们一步步摸索,在实践中探究舞台艺术与影视创作的不同,也拓宽了艺术视野,丰富了创作经验,提升了综合创造能力。

更重要的是,除了艺术上的成长,此次创作还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青年主创主演们始终怀着对烈士的敬仰,用心体会、用情创作,和先辈们进行了一次撞击心灵的对话。

来源:周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