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彻最后两部电影(张彻集结众明星弟子的动作大片)

作为香港功夫电影史上的宗师级大导演,张彻不仅执导了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突破百万的电影《独臂刀》,还开创了华语影坛独有的“暴力美学”风格,而他培养和打造的一批又一批张家班弟子,也成为七十年代武打片领域的扛鼎级人物。不过到了八十年代,张彻电影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再有从前的吸引力,不过彼时已是花甲之年的他,仍拍出了一部众星云集的豪华功夫动作巨作——《上海滩十三太保》。

张彻最后两部电影(张彻集结众明星弟子的动作大片)(1)

故事讲述了抗战时期,爱国人士高先生(江明)得黑帽子(王羽)之帮助,偷到了伪政府的卖国证据,欲经由上海带回香港公布。富商沈刚夫(陈观泰)受托保护高先生离沪,这富商别号“一夫当道”,手下有“浪子富翁、教头快刀、学生少爷、熊虎鹰豹、眼镜烟嘴、长枪难逃”等多名高手,并称“十三太保”,但其中部分高手已经被内务官洪述武(常枫)暗中收买。后来,在洪述武的手下一路追杀之下,高先生在烟嘴(江生)的保护下来到旅店,后又辗转至眼镜(王钟)的裁缝店、富商陶大业(梁家仁)的别墅、浪子叶不凡(姜大卫)的赌场。影片最后,被收买的太保们为了民族大义倒戈相向,与洪述武及众打手展开血腥较量,终助高先生顺利登船。

张彻最后两部电影(张彻集结众明星弟子的动作大片)(2)

早在1970年,张彻就曾执导过一部《十三太保》,以唐末黄巢起义作为故事背景。而这部《上海滩十三太保》,则把故事背景放在了抗战时期,并以“高陶事件”为故事原型进行改编。作为张彻导演晚期的代表作品,本片具有十足的诚意,在86分钟的时长里,用6轮打戏将影片撑起来,平均下来,14个主要动作演员每人出场6分钟左右,也只有张彻导演敢这么拍。

张彻最后两部电影(张彻集结众明星弟子的动作大片)(3)

本片在影像风格方面,也延续了以往张彻导演电影里的阳刚之美、男性的力量感以及对冗长打戏片段的处理,为了平衡本片的文戏与武戏,张彻导演在将近70分钟的打戏里设置了多个悬疑点,譬如到底谁是杀手,我们不知道,电影中的人物们也不知道,这种不安之感的营造,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非常契合的。

张彻最后两部电影(张彻集结众明星弟子的动作大片)(4)

除此之外,本片在打戏的设计上也追求新意,每个人打得很漂亮,酣畅淋漓不说,他们各自出场使用的招式,以及最后的死法都是不一样的。譬如从最开始的长枪小杨,到码头上的教头,其战斗值的层级是逐渐递增的,而前面所有的打戏,其实都是为影片最后快刀项方(程天赐)和教头对战这场重要打戏所做的铺垫。

张彻最后两部电影(张彻集结众明星弟子的动作大片)(5)

影片最后,本被派来杀死高先生的快刀反过杀死恶人魏啸天时,魏啸天问他:“你完全破坏了杀手的规矩,看你以后怎么混”。快刀回答:“以后不混了,杀了你,对杀手的规矩,我自己会有交代”,因此,快刀最后才会假借与教头比武为由,让自己死在教头手里,这不仅维护了杀手的规矩,也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民族大义。这场打戏放在片尾至关重要,不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还让片中的人物一下子立了起来,让人肃然起敬。

张彻最后两部电影(张彻集结众明星弟子的动作大片)(6)

片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学生关伟(刘德华)为了保护高先生,最后死在了女朋友陶小妹(朱海玲)的怀里。电影在处理这一片段时,闪回了一些两人相识与相爱的画面,产生出的催泪效果,甚至不亚于林觉民的《与妻书》,靠的是细腻、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观众。

张彻最后两部电影(张彻集结众明星弟子的动作大片)(7)

本片虽集结了张家班众多明星弟子,不过遗憾的是电影开拍之前,重要弟子之一的傅声因车祸不幸离世,这也让张彻备受打击,片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也一下子没了着落。其后,张彻在别人的提议下,将片中本属傅声的角色交给了当时初出茅庐的刘德华来演,多年之后,华仔曾多次表示与自己同辈的演员中,只有自己一个能有机会和张彻导演合作,这让他感到非常荣幸。

张彻最后两部电影(张彻集结众明星弟子的动作大片)(8)

2009年,由陈可辛监制,陈德森执导的《十月围城》在内地公映,最终票房突破2亿元人民币。该片在刚发布预告片时就曾被影迷拿来跟《上海滩十三太保》对比,可见张彻导演对后来的动作片导演影响有多大。如今重看这部电影,虽然其视听语言风格已经有些过时,但片中的动作设计,动作演员们实打实硬碰硬的对决,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张利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