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为什么离开魏国(锦绣未央北凉大魏真实历史如何)

最近《锦绣未央》电视剧大热,小编在沉迷剧中跌宕起伏、勾心斗角的剧情的同时,突然想考究下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北凉、大魏王朝?真实历史又是如何?待小编细细道来:东晋之后,天下大乱。中国历史进入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是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等十六国。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南北分裂,民族矛盾激化,形势十分混乱。少数民族矛盾尤为突出,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爆发,民不聊生。其中北凉就是十六国之一。

未央为什么离开魏国(锦绣未央北凉大魏真实历史如何)(1)

北凉:匈奴族酋长沮渠蒙逊所建。都张掖。历二主,共三十九年。401年蒙逊诬男成谋反,段业斩男成,蒙逊以此为借口攻灭段业,仍称凉州牧,改元永安,因此亦有人以此为北凉立国之时。蒙逊自称张掖公。412年迁都武威,称河西王,凉州牧。是河西一带最强大的势力。420年灭西凉。433年蒙逊去世,其子沮渠牧犍继位。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锦绣未央》中北凉公主心儿的父亲河西王应该就是按照这位沮渠牧犍来刻画的。

沮渠牧犍自小深知臣藩之礼,同时向南朝宋国和北朝魏国报丧。向北朝进献他的妹妹兴平公主,被太武帝拓跋焘纳为右昭仪。北魏加册他为“河西王”。南朝宋文帝也厚报其使,也加封他为“河西王”。沮渠牧犍即位时,北凉的形势已不容乐观。北魏势力大增,开始收拾五胡十六国的残局。西域诸国,已改奉北魏为宗主,对北凉呈东西夹击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北凉的生存。牧犍继续奉行臣属于魏的政策,勤于进贡。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则另有打算,他为了控制河西走廊,保证往来西域的交通,需要安抚沮渠牧犍。公元437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将妹妹武威公主嫁给沮渠牧犍,以控制北凉,这完全是一场政治婚姻。武威公主当上北凉的皇后以后,不改公主秉性,对国家大事又显得过于热心,引起了沮渠氏人的非议。但沮渠牧犍出于对大国的敬畏,对武威公主表面上还说得过去。时间一长,沮渠牧犍对武威公主就有些厌恶了。沮渠牧犍不久就和自己妖艳的寡嫂李氏打得火热,拓跋焘知晓后雷霆震怒。此时太武帝终于征服了东边的北燕,高句丽也被赶到渤海以东去了,而且对剽悍的柔然始终保持战略优势。拓跋焘终于有时间来收拾北凉了,后面的故事就是北凉灭亡,沮渠牧犍被杀,至于历史上有无未央,大抵是小说虚构的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