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助刘邦诱杀韩信(萧何灭韩信3族后)

韩信是个落魄人:做官没人推举;经商不能生计;躬耕没有良田。所以,他在亭长家中混过饭,在屠夫胯下打过转。堂堂七尺男儿,竟靠漂母一饭之恩,才能潦倒度日!狼吞虎咽的韩信,口中一边噎着残羹剩饭,一边说:“大娘,韩信若有一日飞黄腾达,定以千金之礼报您一饭之恩”!

萧何助刘邦诱杀韩信(萧何灭韩信3族后)(1)

原本满是笑意的大娘,愤怒地将破碗打碎,她哽咽地吼道:“七尺多高的汉子,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老婆子是可怜你,才给你一口饭吃!我是图你回报的人吗”?一时间,韩信脸红如血,吐出口中残羹,冲漂母遥身一拜,仗剑向江淮而去。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

韩信投奔了项梁,不为伐无道、诛暴秦;不为尊义帝、复楚国;只为果其腹、展其志。在韩信身上,我看不到一丁点人才的迹象,只看到了天才的诞生!古今善战者,无论贫穷富贵,必有师承之处:

吴起生于万金之家,师承孔子徒孙,虽弃儒家而从兵家,但不能否认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白起虽为布衣之身,但也不至于有饿死之患,一刀一剑全凭军功进爵,是死人堆里爬出的杀神。同时代的张良,更是韩相之子,韩灭之后得《太公兵法》,自博浪沙刺秦皇以来,流落江湖十数年,理论与磨练兼备。

这些人的经纬之才,都可以找到源头,唯有韩信之才无法揣测。早年丧母,少年几乎饿死,壮年从军而不战,汉王拜将就是石破天惊,当为略不世出的天才也!没有人教他识字,没有人赠他兵法,项梁也没带他打过大仗,但他就是能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还没怎么上过战场,就成了天下名将。

萧何助刘邦诱杀韩信(萧何灭韩信3族后)(2)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项羽有得到韩信的机会,却一次次错过了天下!韩信多次求见项羽,向他进言取天下之法,得到的却是搪塞和推脱。失望至极的韩信,持剑离开了楚营,投奔了刘邦。他要用他的热诚,得到刘邦的认可;他要用他的才华,为汉取得天下!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但是英明的主公千古难求,愚蠢的君主各有各的特色。无人问津的韩信,决定当次逃兵,离开汉军大营。入蜀的路上,不断有人逃跑,韩信做了其中的一员。然后,就被一起抓了回来,成了待斩的囚徒。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適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和韩信一起逃跑的人,一个个砍了脑袋,十三人的鲜血染红了大地。韩信吓得精神一震,连忙大喊:“王上不想得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我这样的壮士”!夏侯婴非常欣赏韩信的勇气,将他救了下来,并将他的事迹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得津津有味,见完韩信却大失所望,让他做了治粟都尉。

萧何助刘邦诱杀韩信(萧何灭韩信3族后)(3)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刘邦看不上韩信,有心人却注意到了韩信,那就是丞相萧何。一次次聊天中,萧何对韩信的认知,不断在刷新。韩信再次出逃时,萧何急的策马离营而去,于月夜之下追上了韩信。韩信满眼含泪,对萧何重重施了一礼——他从来没有过朋友,今天却有了!

“报,王上!士兵都跑了”!“让将军们去追”!“将军们也不见了”!

“那丞相哪去了”?“没有跑成的士兵说,他们看见丞相跑成了”……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一两天后,萧何带着韩信归营。刘邦满是怒气的脸上,有着发自内心的笑意,他骂萧何说:“别人跑也就算了,你怎么也跑了”?萧何让开了身子,指着韩信说:“大王如果只想要汉中,他没有用;如果想得天下,非用他不可”!

萧何助刘邦诱杀韩信(萧何灭韩信3族后)(4)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刘邦登台拜将,韩信一日而成大将军!韩信不无惋惜地说道:“项羽叱咤之时,千百人不敢妄动,神威在世却不能用将,此为匹夫之勇!有将士生病,他急得落泪,吃的给他们分一半,将士有了功劳却吝啬赏赐,此为妇人之仁!得了关中咸阳,却因留恋故土,做了西楚霸王,此为沐猴而冠!他分封的章邯三王,是秦朝的降将,老秦人恨得牙痒痒。大王约法三章,秦人视您为明主。三秦之地,一道檄文可定”……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起,萧何很少再见到韩信了。一计定三秦、京索退楚军、疑兵破魏国、背水平赵地、十面围项羽……从齐王,到楚王,再到淮阴侯。韩信与刘邦等人,一次次隔膜下,彼此越走越远。有时候,都在一个长安城,相见却比不见难……

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

直到有一天,吕雉找到了萧何,她说:“你追来的淮阴侯,如今要谋反了”!萧何低下了头颅,悲怆之色一闪而逝,提笔写道:“陛下平定了叛乱,今天举国同庆。老弟你就算身体抱恙,也必须来道贺,这是老哥主持的”!

萧何助刘邦诱杀韩信(萧何灭韩信3族后)(5)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韩信带着萧何的书信,进入了长乐宫。那紧闭的宫门,再也没有打开。半天后,一队队羽林卫,封锁了长安城。喧嚣声中,传来了:“淮阴侯谋反,皇后有令——夷灭三族”!

但《韦氏族谱》记载:韩信夷灭三族后,门客私藏了3岁幼子韩潆,并交给了萧何。萧何见幼子无辜,托书给南越王赵佗,将韩潆送到了南越国。韩潆为了隐藏身份,将姓氏左侧隐去,改之为“韦”,这就是广西韦姓的由来。800年后,在隋唐之际,韦姓已是岭南世袭家族,其源流分为两支:一为彭祖之后;一为韩潆改姓之后。如今,韦姓已有四五百万人,大多集中在广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