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回味好的茶(胶已人潮汕工夫茶)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虽然保健养生并不是我们潮汕人爱喝茶的唯一理由,但饮茶确实对健康有不少好处,包括改善情绪、提高认知力、降低血压、预防心脏病和糖尿病等。

茶富含微量元素,包括氟化物、镁和锌。不过,茶最大的保健功效来自三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儿茶素、咖啡因和L-茶氨酸。

茶作用于人体健康的机制:儿茶素是一种“多酚”,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分子,可防止细胞损伤;咖啡因让你清醒;喝茶让人精神放松,则主要归功于L-茶氨酸这种氨基酸。这三种活性化合物也影响茶的香味和口感。

入口回味好的茶(胶已人潮汕工夫茶)(1)

潮汕工夫茶

潮汕功夫茶-潮州工夫茶 的历史

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亦称“潮州功夫茶”,是我国古老的汉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源于宋朝,兴于明清以后,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

潮汕功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即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海内外颇负盛名。《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最。”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茶,已经成为潮汕地区的一种文化、一种传承。然而,不管是潮汕人,还是其它地区的人,提起潮汕地区的茶,人们却经常把“工夫茶”和“功夫茶”混在一起。因为不管是这二个字的拼音发音,还是潮汕话口语发音(只是口头语发音相同),它们都是相同。而很多人只知道潮汕的茶叫为“工夫茶”,却不明白潮汕地区的“功夫茶”。

“功夫”=“工夫”

功夫”与“工夫”经常通用,但在表示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习惯用“工夫”;表示本领和造诣等义项时,习惯用“功夫”。

潮语中的"工夫"有着考究、细致而用心之意。在潮汕地区,称做事过分细致的,叫做"过工夫"。有一句潮汕俗语:“工夫饲鸡龟”里面的“工夫”就是指做事过于细致。而在茶的前面加上"工夫"二字,说明潮汕人把喝茶看作是一件很讲究的事。因为“工夫茶”就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泡出来的好茶。“潮州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所以叫作功夫茶。冲泡功夫茶,从取水、烧水、净杯、冲茶等动作都要一气呵成,也十分讲究。我们日常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讲究,有茶童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入口回味好的茶(胶已人潮汕工夫茶)(2)

喝茶.....

“胶已人”情怀:一壶好茶一壶月,只望月圆勿再缺

“一壶好茶一壶月,只望月圆勿再缺,万里乡情满腔爱,今夜伴月回……”这首传唱多年的潮语歌曲,听着总是那么的亲切。它,唱出“胶已人”的心声,也唱出了潮汕工夫茶的名气。

潮汕工夫茶,是我们“胶已人”的以乌龙茶为主要用茶,以精致配套的泡茶器具,遵照并讲究独特程式的一种茶叶冲泡和品饮方式。

著名诗人李曙光:“淳朴的乡亲捧起你/捧起对生活的诚挚和热爱/海外的赤子捧起你/捧起对故乡缠绵的眷恋/一杯功夫茶,是一阙古老的歌谣。”

一泡功夫茶,表现出潮汕人彬彬有礼的优秀内在品质,唤起潮汕“胶已人”人彼此之间的亲切感。

潮汕文化中的大部分生活俗语与功夫茶息息相关。潮汕平原的地貌环境、人文氛围互相融合,创造了儒雅有礼的“胶已人”文化。

不少潮汕俗语就体现了潮汕人饮功夫茶的谦虚的优秀品质,敬茶与请喝茶之间,充分表现了“胶已人”的温文尔雅。

“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能说潮汕话,就必定能讨到一杯茶喝”……

一泡功夫茶,还能体现潮汕人的爱心。客无亲疏,每当你进了门,主人便会立刻冲泡起功夫茶,一杯香浓的功夫茶,一番热情的话语,为你驱走疲倦,为你带来温馨。宋人杜小山说:“寒夜客来茶当酒。”郑板桥也说:“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可谓茶香飘飘,香飘四海,人情冷暖,情暖人心。喝一杯潮汕功夫茶,享受许多温暖的人情味,令人回味无穷。

事实上,无论是在潮汕本土,还是去到广州、上海、北京;还是去了新加坡、泰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异国他乡,只要你看到工夫茶,即便你只是看到一套工夫茶具摆放着,你也可以用肯定的口气对主人说,“你是潮汕人”。工夫茶,几乎成了潮汕人身份的一种标志。

“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这种文化不仅仅是茶知识、茶历史,更多的是通过环境熏陶而流淌、传承在潮汕人血液中的独特情怀。在潮汕在海内外,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男人还是女人,都对茶有一种深深的文化认同。

入口回味好的茶(胶已人潮汕工夫茶)(3)

茶道礼仪

潮汕功夫茶 :“茶道” 收获 --- 静

茶,已经成为潮汕地区的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自古以来,在人们认知中的开门七件事就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是在潮汕地区,“茶”却成为开门的第一件事。潮汕人把茶叶称为“茶米”,就是把茶看成米一样重要,甚至比米更重要。潮汕人宁可没米下锅,也不能没米(这里指茶米)下壶(泡茶的紫砂壶)!古有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潮汕地区却是“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茶。”

在潮汕地区的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卖呷茶,娶无亩”,它的意思:不会喝茶就娶不到老婆。

潮汕功夫茶就有一套传统:“茶道”礼仪。

酒满敬人 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容易烫到客人的手,有时甚至会因为太烫导致茶杯掉地上碎掉,这样会给客人造成难堪。

先尊后卑 先老后少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茶杯不便收回,就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从最年长的开始斟起,第二遍时就可以按序斟茶。

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用食指和中指在桌面轻弹两次表示感谢。

先客后主 司炉最末

司炉,在这里指冲茶人,在一些严格讲究的场面,司炉要等到其余人都喝过茶了才可以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从年长者开始敬起,还需要先敬客人来宾。

强宾压主 响杯擦盘

客人喝茶提杯时不能把杯脚放在茶盘沿上轻磨,茶喝完放杯时要轻手,不能发出很大的声响,否则有“强宾压主”、“有意挑衅”的头冲脚惜 二冲茶叶

冲茶时,头道茶必须倒掉,除了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饮用,而且在潮汕习俗中,要是让宾客喝头道茶就是欺侮他们的意思。含义。

新客换茶 待之有礼

在宾主欢聚一堂,品茗聊天的时刻,若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立即换茶以表示欢迎,否则是会被认为“慢客”的细节。换茶叶之后的二道茶要新客先饮,若新客一再推卸便叫“却之不恭”

暗逐宾客恰如其道

虽然潮汕人热情好客,但有时因各类原因不方便接待、或是不想接待宾客时,主人可长时间不换茶叶饮用,这样,宾客知道主人已经暗暗下“逐客令”,为了不自讨没趣,便会起身告别,而主人还会表示“惋惜”之情。

茶三酒四踢桃二

饮茶最好三人,哪怕再多人也用三个杯,大家轮流用这三个小杯喝,饮一次洗一次。

三茶杯

有一种说法是三个杯子形成一个品字,一方面代表着品茶,另一方面代表团结、友爱和互相谦让的美好品德。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还有一种说法是潮汕工夫茶三个杯,一个给当地的朋友,一个给自己,还有一个是家,代表对家乡的思念。因为人在异乡,心里总是想念家的,想念父母,兄弟姐妹。

三个小杯,即为“品”字,一方面有细细品味的含义,另一方面,三个小杯也代表天、地、人,因为茶生长于田间或山头,汲取风霜雨露,集天地精华于一身,而冲茶者心平气和,享受其中,亦能泡出一壶好茶。

潮汕工夫茶艺,它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代表,是中国茶道的“活化石”。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我们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连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

在中国饮食、玩乐等日常生活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味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洗濯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苏东坡在《汲江煎茶》诗中写道: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写时声。枯肠未易禁散碗,卧听山城长短更。

生动描写了苏东坡在幽静的月夜临江汲水煎茶品茶的妙趣,堪称描写茶境虚静清幽的千古绝唱了。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心融神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天乐”境界。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通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且可成为男儿中之豪情。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

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 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蓄,静可洞察明迹,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所以: 泡茶是经营,品茶是收获。

入口回味好的茶(胶已人潮汕工夫茶)(4)

泡茶法

中华:潮汕:日常 :工夫茶 泡茶法

工夫茶确实是既考究又科学的饮法中的极致,是对《茶经》“精极”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潮州茶文化学者林宇南在《潮州工夫茶艺冲泡技术规程》的基础上总体归纳成中华工夫茶八段21式行茶法。

工夫烹法八段:1、治器 2、纳茶;3、候汤;4、冲茶;5、刮沫;6、淋罐;7、烫杯;8、洒茶;

21道程式:备具添置器、榄炭烹清泉、茶师洁玉指、扇风催炭白、佳茗倾素纸、凤凰重修炼、孟臣淋身暖、热盏巧滚杯、朱壶纳乌龙、提铫速高注、甘泉润茶至、移盖拂面沫、高位注龙泉、烫盏杯轮转、关公巡城池、韩信点兵准、恭敬请香茗、先闻寻其香、再啜觅其味、三嗅审其韵、复恭谢嘉宾。

潮汕传统的十八道工夫茶艺流程 :

一 焚香静气:焚品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二 叶嘉酬宾:展示所泡茶叶让客人观赏一番;

三 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火煮沸;

四 孟臣沐禁:即汤洗茶壸;

五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六 悬壸高冲:把盛开水的壸提高冲水,充分震荡茶叶,使茶不停翻动,清洁茶叶;

七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淘沫伂茶叶重加清洁;

八 重洗仙颜:用开水淋洗茶壶,即洗净茶壶外表又提高壸温;

九 若琛出韵:即汤洗茶杯;

十 玉液回壶:即把已经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个茶壶使茶汁调得更为均匀;

十ー 游山玩水:沿着杯壁斟茶一圏;

十二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十三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十四 三龙护鼎: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有雅观,三根手指即为三龙,此时另外一只手可做护杯姿势;

十五 喜闻幽香:闻乌龙茶的香味;

十六 鉴赏三色:认真观察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种颜色,因而为三色;

十七 初品奇茗:观看、闻香后开始品茶汤味道;

十八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茶农栽种,制作佳茗,同时也感谢泡茶者全心全意热情敬献茶礼茶艺。

日常生活中,我们是简化为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高冲低洒 : 茶加入沸水时要高冲,出茶水时要低洒,

盖沫重眉:筛茶斟茶时要连续不断沿几个茶杯洒入,

关公巡城:像关公巡城般连绵不断,一巡茶最后只剩几滴浓酽的茶水,

韩信点兵:要一点一滴分配到各杯中,如同韩信正在点兵,茶成。

泡茶待客,对于“茶叶”也是有讲究的

1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2

“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3

“暗下逐客令”

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遇到饮茶时间过长或是互相的话不投机,主人故意不换茶叶,这时,客人就要知道这是主人“暗下逐客令”,只有抽身告辞。

4

“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

冲泡工夫茶是一个陶情冶性的过程,讲究细腻的烹法程式,每一次冲饮就是一次短暂的艺术享受。潮汕工夫茶虽程式繁复,但却充满生活情趣,既讲物质功能,又追求精神效应。潮人对工夫茶细微程式这般专注,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正是这种生活理念,影响并造就了潮人精益求精的文化性格。

入口回味好的茶(胶已人潮汕工夫茶)(5)

喝茶.....

“胶已人”情怀:品茶

潮汕工夫茶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一种情感依托,有其特别的思想内涵。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

潮汕工夫茶因不受环境限制,且三五成群共饮而深受人们喜爱,遍及海内外。潮州工夫茶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的大众文化,扎根于人民群众,既雅又俗的文化精神的表现。在生活美学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工夫茶的茶事生活,让疲累的身心得到片刻的宁静的同时,通过对于“和、敬、精、乐”的工夫茶道精神的领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从容淡泊,和谐豁达的人生态度。

工夫茶之隆情,使其茶艺超凡而“入俗”。工夫茶的雅趣,让品茶者难得清闲,乐于赋闲。工夫茶的厚韵,蕴含国人苦尽甘来的生活观念,而工夫茶的义理,则明白无误地透示着传统思想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喝茶,本是一件平常的生活琐事。但毕竟与一日三餐皆须填饱肚子的吃饭相比,有再高一层的功能需求。而这种基于解决了温饱需求的高层次生理需求通常也演化出更高一层的精神追求。所以,当喝茶并非为了止渴、喝茶并非为了消食去腻时,便是品茶。品茶要有经验,要有学识,要有修养。

品茶要有感觉,要有顿悟,要有心机。当品茶成为时尚,成为艺术,成为文化之后,茶道便是一种积淀着民族生活意识.民族伦理观念、民族精神追求的生活美学了。工夫茶的确不亚于一门高深的学问。如果你懂得"天人合一"的义理,工夫茶圣殿之门便打开着恭迎你入室了。

一泡工夫茶,泡出的是海外“胶已人”苦涩的故乡梦;泡出的是潮汕“胶已人”浓浓的家乡情。

一泡工夫茶,表现的是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 表现的是潮汕“胶已人”的生活习性。

一泡工夫茶,体现的是潮汕“胶已人”的细腻心灵; 体现的是潮汕“胶已人”的精致的生活追求;体现的是潮州“胶已人”儒雅、谦让、好客的美德。以往,有潮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

而今,有茶人的地方渐见工夫茶的影子。这是潮汕人独特的的生活方式,一种活态的潮汕文化现象。

悠悠的日子因为有了工夫茶而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品茶,亦是在品生活的真谛和生命艰辛的韵味。这既是工夫茶道与环境和谐的体现,又是潮汕人生活态度的体现,反映了潮汕人与环境和谐相融,对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

器为茶之父:工夫茶茶具

茶仙陆羽说过: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

工夫茶的茶具,是一套精美的工艺品。传统的潮汕工夫茶具共有十八件套,分别是:茶壶(或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筷、锡罐、茶巾、竹筷、茶桌、茶担等。

工夫茶具的装饰是结合工夫茶本身的特色和茶艺及造型溶为一体,给人以素雅、古朴、清新的感觉和享受。技艺精湛的制作者还善于在瓷质工夫茶具上绘以山水、花鸟画,釉上彩,釉下彩以及富有哲理韵味的诗句,品茗赏艺,论字评画妙趣浓于茶,足见潮人对茶具倾注了多么诚挚的心血,如“潮州八景”图就凸显了极为高雅的地方特色。如此精巧的器具,在品啜之前,已经产生先导效果,让宾客受到一次艺术的熏陶。

茶炉、羽扇、铜筷 “潮汕风炉”,又称“红泥小火炉”,一般高一尺二寸,炉心深而小,有盖和门,小炉门边往往刻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增添茶兴;羽扇,用来煽火,特制的羽扇大不过巴掌,由洁白鹅翎编成,别有风趣;铜筷,用来钳炭、挑火,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茶锅 又称“玉书碨”、“砂铫”,俗称茶锅仔。“砂铫”用砂泥制成,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

茶壶俗称“冲罐”、“苏罐”,又称“孟臣罐”。茶壶式样很多,一般使用江苏宜兴产的紫砂泥制茶壶、广东潮州产的手拉朱泥壶。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要诀,即“小、浅、齐、老”。不管款式、色泽如何,“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此外,讲究“三山齐”,即壶嘴、壶口和壶把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是品评茶壶好坏的最重要标准。紫砂茶壶重“养”贵“老”,保养得好,使用越久,越是珍贵。

茶杯 又称“若深杯”、“白令杯”、“白玉杯”。茶杯讲究“小、浅、薄、白”,小则能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薄则茶能起香,白则衬托茶色。日常所见一般使用瓷质、陶质、瓷陶混合小茶杯。

茶洗茶洗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一般是“一正二副”三个。“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来浸冲罐,一个用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茶船 茶船形状有碗形、盘形等多种,上层是茶盘,用来放置茶杯,下层用来接收废弃的茶水。

茶垫 主要用来放置冲罐。

水瓶与水钵 水瓶与水钵都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水钵,大小相当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

特色茶叶

潮汕工夫茶艺以茶具精巧雅致、茶叶沏泡的技法讲究、品茶步骤的讲究以及以茶寄情为主要特点。步骤严谨,技艺考究,以乌龙茶为主要茶料也是其标准特色,茶具有炭炉小、砂铫小、茶壶小、茶杯小巧精致的特点。潮汕比较有名的乌龙茶产区是潮安凤凰山与饶平等地,以凤凰“宋种”茶最为出名。

凤凰单丛茶叶

凤凰单丛产于凤凰山区,该区海拔高度在1100米以上,最高的乌岽顶达1498米,是粤东第一高峰。山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层深厚,云雾多,曰照短而漫射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是理想的植茶之地。

相传南宋末年,宋帝卫王赵昺南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生津止渴,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还有“凤凰鸟闻知宋帝口渴,口衔茶枝赐茶”的传说,因此又称“鸟嘴茶”。

至清同治、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为提高茶叶品质,人们通过观察鉴定,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方法,将优异单株分离培植,并冠以树名。当时有一万多株优异古茶树均行单株采制法,故称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茶成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挺直肥硕油润的外形特色;优雅清高的自然花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回甘的滋味;橙黄清澈明亮的汤色;青蒂绿腹红镶边的叶底和极耐冲泡的底力,构成凤凰单丛茶特有的色、香、味特点。

铁观音

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有“好喝不好栽”之说。“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是制作乌龙茶的特优品种。

铁观音,至今仍为工夫茶客所钟爱。在海内外多次名茶评比中,铁观音经常名列前茅。铁观音滋味醇厚,向有“七泡有余香”之美誉。其外观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一层白霜;又因揉捻手法精巧,条索紧结如镙头,纳茶入罐十分方便,故成为工夫茶之佳选。

我们潮汕人爱茶,称之为“茶米”,把茶与赖以生存的粮食等同起来,既取形又达意,使茶事不可动摇地成为潮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