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插门的女婿(男友最终决定倒插门做上门女婿)

倒插门的女婿(男友最终决定倒插门做上门女婿)(1)

听说,我的高中同学,今年27岁的小芳,跟父母闹得很凶,简直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我很是惊诧,这小芳可是独生女啊,而且,在我们班上,那不能说是家境最优渥的,但也差不多了。小芳的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母亲在一所重点高中担任教职,据说现在已经是副校长了。

一、高中时有位家境优渥漂亮又有能力的独生女同学。

可以说,小芳家是经商世家加书香门第啊,也完全称得上是儒商之家。当时,班里的男生们趋之若鹜,小芳也有过两段短暂的恋爱,但都无疾而终了。你们说什么,我为什么不去追小芳,这不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啊。呵呵,那是因为我看得清,小芳是独生女,家境优渥,他们家要的,不是女婿,而是上门女婿。

不要说当时,就是现在,我依然是心高气傲那样式儿的,何况,青春年少时,谁也看不起的年龄,我可能到小芳家做上门女婿吗?所以,身为同班同学,也就是遇到小芳了,多看几眼,多说几句话的份儿,至于追,是不可能的。我真的不是那种,为了爱情,可以放弃自己一切的人。

果然,小芳最终还是到了招上门女婿的时候,这一年,我大学毕业七年,年纪也到了28岁,当然,我已经结婚生子,成家立业。

以小芳的样貌能力,家境和父母情况,招个优秀的上门女婿,根本不成问题,小芳大学毕业后,也考进了当地一家银行工作,工作上也是顺风顺水。而她招的上门女婿,是她在工作中认识的一家合作伙伴的经理。

倒插门的女婿(男友最终决定倒插门做上门女婿)(2)

二、现实版白富美看上了勤奋会来事儿的农村打工小伙子。

这个小伙子以他的勤奋、会来事儿打动了他,据小芳的了解,他家是农村的,上边还有一个哥哥,三十挂零了,还没结婚,父母也是忙时种地,闲时打工,四个人存的钱,明年准备给哥哥在城里买个房,让哥哥赶紧找个对象结婚生子,不然,再往后,可能就得打一辈光棍了。

两个人一来二去,就恋爱了,而且,这过程中的曲曲弯弯咱不提了,总之,这个比小芳小了两岁的小伙子,非常乐意当上门女婿,到小芳家去生活。剩下的细节,两个人就心照不宣了。小芳的想法是,两个人结婚,小伙子倒插门进来后,给小伙子的大哥10万块钱,加上他们一家人的积蓄,大哥很快就能实现城里买房,结婚生子的愿望了。这多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可是,当小芳把这件事情,跟父母说了之后,父亲只问了几个问题,并得到小芳肯定的答复后,在沉默半响后,就向小芳表明了态度,小伙子需要带10万块上门,否则,还是不要了。

倒插门的女婿(男友最终决定倒插门做上门女婿)(3)

三、在父亲一顿询问农村小伙的具体情况后,小芳首先沉默了。

整个询问和沟通过程如下:

父亲:小伙子和小伙子哥哥都多大了,上过大学没有?小芳:他25,哥哥30岁,他高中毕业,哥哥初中毕业。

父亲:一家四口,是过去几年有人得过大病,或者家里有什么大笔开销吗?小芳经向小伙子核实后,确实没有。并经再向小伙子核实,大哥买房,只有16万,这16万,是他们家四口人,过去十几年存下来的钱。如果加上小芳准备给的10万,其实,想在小芳和小伙子所在的省城买房,30%的首付,其实还差四五万。

父亲:小伙子的父母和大哥,是常年在外打工吗?小芳:不是,大部分时间在家种地,偶尔出来打零工,小伙子是长期在省城打工,挺勤奋靠谱的。

父亲:那这大哥买房付首付后,这每个月的贷款,应该至少有2600多块,这个钱,他们怎么还?是弟弟还吗?这个问题,小芳跟小伙子核实后,小伙子表示,父母和大哥,主要在家里种地,闲时就出来打零工,一年能够存下两万块钱,就不错了。他计划,以后每个月,要给大哥1800块钱,帮助大哥还房贷。何况,大哥以后赚的钱,还要娶妻生子养家。

到这个时候,小芳自己都听出不对劲儿来了。这话说,扶弟魔扶哥魔一般都是女的啊,这个小伙子,怎么有扶哥魔的潜质啊。合着,这小伙子,提前就开始赡养大哥和父母了。这是把自己当商品,给“卖”了吗?

天聊到这时,父亲就丢下一句话:小芳,这样,他上门也可以,反正,咱们家的所有产业,未来也是你和你老公的,但是,让他拿10万块彩礼出来,你不能帮他,从现在开始,我将严格控制你的支出,当然,你的工资,我们不管,但是,家里的钱,你不能再拿。这不管是恋爱,还是结婚,都是很严肃的事情,不是儿戏。遇人不淑,损失钱财事小,万一,受伤,甚至搭上性命呢。

母亲这时也说了:小芳,你也不要光为我们考虑,我们也不是说,非要招上门女婿,遇到合适的、三观一致、稍微门当户对一点儿、上进没有歪心思的,你当然可以嫁,我们也支持你。至于这个小伙子,我不评价,你自己悟吧,人生是你自己的。

倒插门的女婿(男友最终决定倒插门做上门女婿)(4)

四、童话故事里穷小伙迎娶白富美的情节,并没有上演。

这事的过程,后来,我们同学们,没人知道,但结果是,小芳最终还是招了上门女婿,几次同学聚会,那人我们也见过,是我们本地人,是小芳的初中同学,人得体大方,挺靠谱的,据说,两年时间,已经是小芳父亲的得力助手了。而小芳当初工作上遇到的勤奋会来事儿小伙子,最终没有走进小芳家的大门。

听了小芳招上门女婿的这个过程,我和同学们,都觉得挺感慨的,不得不说,这上门女婿,也照样得好好看人品和性格,而不是为招上门女婿而招上门女婿。不能说,娶个媳妇,你就得挑,招个上门女婿,是个男人就行。这种看法,确实大错特错了。

我感觉,反而是上门女婿在人品要求上,更要比儿媳妇和女婿,要高得多。因为,他要协调多方的关系,自己承重于一身啊。没有很高的人品和性格,光靠会来事儿,是根本玩不转的。这可不是会来事儿就行,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复杂生活啊。

虽然我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但事实上,在我的高中同学中,就有不少独生子女了。而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山西省,还是相对比较重男轻女的,这生了独生女,或者双女的家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希望招个上门女婿的。这种情况,到了今天,自然更为常见。

倒插门的女婿(男友最终决定倒插门做上门女婿)(5)

当然,这相当一部分女方家境,往往比较优渥,至少在自己当地,是属于拔尖的,而我们山西各村各社区明显男生多于女生的情况,也为招上门女婿,提供了很大可能。现实中,娶老婆真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双方相爱就成了。而是集双方家境、父母情况、房子、车子、三金、彩礼、宴席、生子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总和。

不管是男方和女方,十几年前咱们讨论还可以,但最近三五年,绝对不会存在那种,我就看对眼了,就是“有情饮水饱”的情况,这种所谓的有情饮水饱,恋爱还有可能,但是谈婚论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于是,在相当一部分男生这里,要么打一辈子光棍,要么做上门女婿之间选择,其实,不管你嘴上网上说得多么硬气,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不少男生,选择了做上门女婿。不要觉得,上门女婿不好做,请问你,女婿和儿媳,就很好做吗?何况,儿子和女儿,就好做吧?这好不好做,真是因人而异的,大部分人和家庭,还算是正常的。奇葩的,毕竟是少数。

倒插门的女婿(男友最终决定倒插门做上门女婿)(6)

五、决定做上门女婿倒插门还需要给女方彩礼吗?确实是要给的。

我们回过头来,说一说小芳这个事件当中:男友决定来我家倒插门,我家想再要彩礼10万,合理吗?

不管是之前的多子女时代,还是现在独生子女时代,女婿入赘到女方家,虽然是少部分,但却都是经常性存在的事情,一个村子或社区,有几个女方家招了上门女婿的,都非常正常,而且普遍。

虽然跟女方嫁到男方相比,数据小比例低,但绝对数量也是很大的群体。如果说,全国有4.5亿家庭,那么,上门女婿家庭,绝对有超过500万个。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群体。

男方嫁到女方家,除掉极特殊的个例外,主要的核心原因就是男方家,较为贫苦,而且是两个或多个儿子,家庭负担重,这个倒插门的男方,今后就是女方家的儿子了。

其实,上门女婿,地位跟儿媳妇或女婿,那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是称谓变了,岳父母变成了父母,自己的父母,反倒成了岳父母一样。而且,儿子当了上门女婿后,一般很少去负责养老的,能够逢年过节回去看看父母,就不错了。至少,我所在的城市和农村,独生儿子,是不可能当上门女婿的,怎么着,也会娶个媳妇进门。

但不管上门女婿也好,还是儿媳妇和女婿也罢,这年轻人的婚姻生活当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公婆每天怼儿媳,看不惯儿媳,以及岳父母每天怼女婿,看不惯女婿,还有父母每天不正眼看上门女婿,天然的看不起人家,总觉得不顺眼。

这样的父母辈,不管是哪一种家庭情况,可以说,都是来讨自己儿女“债”的。年轻夫妻离婚的原因,十个,倒有四五个,都是这种情况,父母的因素,倒占了一大半。

按照山西省各地的风俗,上门女婿,倒插门到女方家里,确实是需要带钱过去。但一般,都是带个三五万过去,交给女方。小芳父母要求的这个10万,确实多了。也不符合风俗。显然,这是小芳父母,在了解了男方的情况后,明显对男方不满意的表现。但这个不满意,也是正常的,别说上门女婿,就是女婿,又有多少,是岳父母满意的,不吵架的。

倒插门的女婿(男友最终决定倒插门做上门女婿)(7)

六、年轻夫妻婚后要不要跟父母同住?虽必要一定不要同住。

具体到小芳的选择,显然,小芳在工作中认识的这个小伙子,确实是典型的男版“扶哥魔”,如果他倒插门到小芳家里,不是两好合一好,反而是有损。因此,最终小芳放弃了这段恋爱。但是,如果不存在这个小伙子所说的问题,那么,小芳就该尽量说服自己父母,上门女婿带三万五万,就算多了。

而且,结婚后,就算是上门女婿,小两口最好也自己过,别跟父母搅和到一次,否则,短则几个月,长则三五年,小两口离婚的可能性,大大爆涨。对上门女婿的家庭,父母所在乎的,只是生的孙辈跟自己姓,剩下的,其实跟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的家庭没有区别,只要满足父母这一点既可,剩下的,完全可以自专。

当然,如果非要跟父母同住,那也可以,满足两种情况:第一种,父母能生活自理时,最多住三个月,不能再长,再长,必出矛盾,你要明白,我国的父母,几乎个个,是要争夺家庭家长权利的,一住超过三个月,你家的事事,都得他作主,这是矛盾的根源,尤其是父母能生活自理时,这种东管西管,儿女家凡事都要插一杆子作主的心理和行为,几乎没有例外。

第二,父母生活不能自理了,可长住。这时候,父母都生活不能自理了,就算想管想作主,也不可能呢,最多,每天听他们唠叨几句就得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呗。毕竟,自己照顾父母,要比送养老院放心多了。(全文完。作者:董江波,笔名冷得像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